达斡尔族“步通”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介绍

Posted 达斡尔族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达斡尔族“步通”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达斡尔族“步通”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介绍

2、达斡尔族“阿涅”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介绍

达斡尔族“步通”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介绍

火,总是一种象征。人类是从掌握了火而踏上文明的阶梯的。火带来了光明、温暖,火具有的冲破黑暗、凝聚众人的创造力量,是令人崇敬的。那么,当我们辞旧迎新,欢度节日的时候,不也应该燃起那闪烁着喜庆、祥和、兴旺的火吗。达斡尔人就是在院门外燃起堆火的气氛中迎来除夕和新年的。

达斡尔语把除夕(腊月三十)称作“布通”,有“完成”、“封盖”的意思,说明这一天是就要过完一年岁月的日子,当然就要庆贺一番了。这一天,每家从清晨开始,就忙着清扫房屋院落,张贴年画、春联。在几十年以前,达斡尔人家的春联都是用满文书写的,现在则用汉文书写。还写上“福”、“寿”字,贴在大红炕柜和箱子上。

在房门和仓房门上贴门神。在院门外堆起碎草和干牛粪堆,黄昏之际,年夜饭热腾腾、香喷喷的味道从屋里飘然而出的时候,各家院门外的草粪堆陆续点燃,星火点点,青烟袅袅,烘托出整个山村浓郁的节日气氛。达斡尔人认为点燃堆火会使连年的烟火得到接续,以示家庭兴旺,子孙有续。家里长者要绕着堆火,招呼自家的马、牛、猪、狗、鸡,并向堆火投放一些肉块、糕点和饺子,使之散出燎糊味,随着烟火向天空升腾而去。堆火能一直燃烧到初五。

过去,达斡尔人认为“布通”之夜是各种神灵、年内景象预兆显现的时候,所以祭神、占卜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夜里,各家给所供之神、“腾格日”(天)供奉酒肉,上香磕头。感谢神灵在过去的一年里所赐予的收获,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神灵保佑,求得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人们还到村子近处的岔路上烧纸,向已故的亲人寄托哀思。在牛角和仓房的门上涂荞面,以示粮食有好收成。在院里燃起用荞面做的苏子油灯,第二天早上看熄灭后的面灯里落下的人发或畜毛,以卜年内添增人口和牛畜。善于种地人家把十二块燃红的火炭放在炉灶上,象征一年内的十二个月。第二天早上看火炭燃烬情况。

燃成白灰的,认为当月会干旱,没燃烬剩下黑炭的,那个月会有雨水。有的人还看天象夜色,听畜禽叫声,以卜年景。相聚过节的达斡尔人家里灯火通明,一家老小忙活着包新年饺子。新年饺子要包的多一些冻起来存放,以备随时都可以取来下锅。夜里,很多人家吃荞面饸饹,祝家里人长寿平安。吃罢夜餐,晚辈给家里的长辈请安磕头,然后打着灯笼到村中近亲长辈家请安磕头。除夕的夜晚,许多人家也守岁,特别是过本历年的人更是要守岁,通宵不眠。

达斡尔人把正月十四也称为“布通”。这一天在日落之前,种地的人家用草木灰在院子里撒十几道地垄,称为“台烈”,即农田。在其四个角上各撒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称为 “切斤”,即粮囤。把几种粮食各一把撒在“切斤”里。院大的人家撒两个“台烈”。以此祈望当年农业好收成。晚上吃手把肉,给“腾格日”(天)、所供诸神上香磕头。

达斡尔族“阿涅”节 达斡尔族的节日介绍

达斡尔语把春节称为“阿涅”,是最为重视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清晨早起,而且要求青少年要自己醒来起床,这样新的一年里就能做勤劳的人。家里长者要在院里放一张桌子,摆肉、酒、点心供品,全家人给“腾格日”(天)、北斗七星、娘娘神、灶神等上香磕头,祈求诸神保佑和恩赐太平丰年。之后,一家人回到屋里,晚辈给长辈请安磕头,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则要祝福晚辈勤劳、向上,多有收获。

“阿涅”的早餐一般是肉汤饺子。吃罢早餐,人们穿上新的衣袍,由同辈中年龄大的人带领,到村中老人长辈家里请安、磕头拜年。老人长辈则向来拜年的年轻晚辈祝福,给孩子们一些零钱、糖果和榛子。在本村拜年结束后,人们骑马、坐大轱辘车或爬犁到邻村亲友家拜年。“阿涅”里相聚的人们谈论一年的光景,饮酒助兴,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通常持续到初五。

达斡尔族把正月的头几天称为,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马日,初六是牛日,初七是人日。对于初八还有“图比格•乌都日”,即果日的说法。讲究在初五的早晨吃饸饹面,在初七之前不吃烙饼,但在初七时要吃烙馅饼。

在“阿涅”期间,人们开展多样的娱乐活动。青少年成群结队打曲棍球;小女孩们聚在一起玩“哈尼卡”(纸偶)和“萨克”(兽踝骨)。有老人的人家,请来村中艺人,讲民间故事、唱诵叙事诗歌或译说满文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往往是家里的三面大炕坐满了听讲的男女老幼,有时一段长篇故事要讲到天亮,人们这才迎着晨曦回各自的家。妇女们则聚在房屋宽绰的人家,举办民间歌舞晚会,尤其热闹的是举行请“笊篱姑姑”的歌舞晚会。传说“笊篱姑姑”是一位能歌善舞、聪明美丽的姑娘。过去逢年过节的歌舞晚会,总是她出面张罗,给达斡尔山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有一年春节,她在借笊篱回家时,被自家西边牛圈的冻牛粪绊倒,不幸身亡。

从那以后,人们再也看不到她那美丽的容颜、优美的舞姿,再也听不到她那银铃般的欢笑和百灵鸟一样动听的歌唱,十分怀念她。可是时间长了,又记不清她的名字,所以就管她叫“笊篱姑姑”,并把她奉为舞神。举行请“笊篱姑姑”的歌舞晚会时,参加者有六十多岁的老人,有十来岁的娃娃,但多数是以能歌善舞著称的年轻媳妇和姑娘们。

她们把平常用的笊篱“打扮”一番,给它接上木腿,包白布画上脸谱,穿上鲜艳的衣袍。她们先让两个姑娘把“笊篱姑姑”带到院里西牛圈中。随后,姑娘媳妇们倾门而出,唱着词语优美、盛情邀请的歌,在 “笊篱姑姑”周围翩翩起舞,恳请舞神降临赏光。一番敬请之后,舞神应邀。大家便簇拥着舞神进屋,围着“笊篱姑姑”边唱边跳,直到深夜。

相关参考

达斡尔族的节日活动 达斡尔族的捕鱼活动

踏着光滑冰面追赶冰下游鱼达斡尔族历来傍江河而居,渔业是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在达斡尔族居住地的江河流域,盛产几十种鱼,达斡尔人熟悉鱼的生活习性。前不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毅松调研发现,达斡尔...

达斡尔族的节日活动 达斡尔族的捕鱼活动

踏着光滑冰面追赶冰下游鱼达斡尔族历来傍江河而居,渔业是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在达斡尔族居住地的江河流域,盛产几十种鱼,达斡尔人熟悉鱼的生活习性。前不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毅松调研发现,达斡尔...

达斡尔族和蒙古族有什么关系 蒙古族介绍

达斡尔族和蒙古族的关系有56个名族56个文化。每个名族的文化语言服饰都不同,我们应该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达斡尔族和蒙古族是中国的其中少数民族之一。实际上在国际大的民族分类里,达斡尔就是算在蒙古族里的,

完美浪漫,女人送男人花帽,男人送女人丝巾

   每年的4月5日是维吾尔族情人节,维吾尔族传统节日。  每年的4月5日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情人节,并且这个节日只属于维吾尔族,是其独特的文化所形成的。维吾尔人热情奔放、性

溥仪的妻子详细介绍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

1.孝恪愍皇后(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婉容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中国末代皇后,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后编入满族正白旗。婉容的高祖父郭布罗・阿尔景,

达斡尔族的族称族源 达斡尔族的历史

达斡尔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1-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聚居在大兴安岭西北的就是达斡尔族先民。然而,达斡尔族的形成是在明代,从这时期起才有确切记载达斡尔民族活动的史料。在明代,达斡尔族主要聚居...

达斡尔族的族称族源 达斡尔族的历史

达斡尔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1-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聚居在大兴安岭西北的就是达斡尔族先民。然而,达斡尔族的形成是在明代,从这时期起才有确切记载达斡尔民族活动的史料。在明代,达斡尔族主要聚居...

达斡尔族的传统美食 达斡尔族饮食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

达斡尔族的传统美食 达斡尔族饮食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

达斡尔族人跳什么舞蹈 达斡尔族的舞蹈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源流达斡尔族是契丹族的后裔。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入主中原有少数民族之一。契丹族在中原建立辽朝,统治中原二百多年,吸收了中原汉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模式,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