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一座历史的丰碑——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一座历史的丰碑——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一座历史的丰碑——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座历史的丰碑——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全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标志着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开始。

1976年10月,在神州大地横行10年之久的“四人帮”终于被打倒。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为之欢欣鼓舞。此后两年,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帮派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党和国家组织的整顿,冤假错案的平反,开始部分地进行。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教育科学文化工作也开始走向正常。党内外同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固然是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同时也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华国锋是由毛泽东在1976年“批邓”运动中提议担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的。他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但是,他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压制1978年开展的对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197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的错误的影响,这次大会不但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在经济工作中,不仅继续坚持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而且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大计划。这一切表明,由华国锋来领导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是不可能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大的变革、大的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这是历史应该铭记的一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拉开了帷幕。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批判了“两个凡是”,充分肯定了邓小平提出的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观点,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会议果断地废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重申中国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并作出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号召“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陈云(左)和叶剑英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反对突出个人和宣传个人崇拜,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会议认为当前这一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强调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全会指出,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地解决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问题,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必须改革我国现行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加快农业的发展。

全会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所作的错误结论。

为维护党规党纪,切实搞好党风,全会还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首的由100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它结束了粉碎江青反党集团后两年徘徊、步履维艰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思想活跃、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新篇章,迎来了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气象,开始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创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绘制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

绘制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

中国历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

共产党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在邓小平的推动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197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

历史百科 革命途中发生严重挫折——中共中央召开庐山会议

革命途中发生严重挫折——中共中央召开庐山会议中共中央于1959年7月2日—8月16日先后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两次会议总称为庐山会议。7月2—15日,会议按原定计划总结经验教训,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已经重演过的

您好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

1.【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的十个重大事件】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

中共五大书记饮酒趣事

1945年6月19日,在陕北延安杨家岭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五人被选举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后来成为党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五大书记”。如今,五大书记传奇的革命人生经

历史百科 一个闪烁马列主义光辉的文件——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一个闪烁马列主义光辉的文件——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内容: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政治上:果断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3.组织上:审查和解决党

苏联 苏联·1987年1月27日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召开

1987年1月27日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召开1987年1月27日—28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了题为《关于改革和党的干部政策》的报告。全会根据戈的报告通过了《苏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党的干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