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永远流着血的伤口——斯大林妻子阿利卢耶娃自杀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永远流着血的伤口——斯大林妻子阿利卢耶娃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永远流着血的伤口——斯大林妻子阿利卢耶娃自杀

永远流着血的伤口——斯大林妻子阿利卢耶娃自杀

1932年11月8日,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在克里姆林宫官邸自杀身亡。斯大林先后有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叶卡捷琳娜·泽瓦尼泽,是一个铁路工人的女儿。他们于1904年结婚,1906年有了第一个儿子雅可夫。1907年泽瓦尼泽去世。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是斯大林第二个妻子,1902年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于1898年入党,同加里宁一起在高加索从事革命活动,后移居彼得堡。十月革命胜利后,担任过列宁格勒地区电力协会主席。斯大林早在十月革命前,同他一家就很熟悉。1903年,娜杰日达只有2岁,不慎掉进河中,斯大林把她救起。十月革命时,娜杰日达还是个中学生。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她才17岁,同40岁的斯大林结了婚。婚后就随丈夫去了最危险的南方战线。1921年,娜杰日达生下儿子瓦西里,1926年,她又添了女儿斯维特兰娜。

娜杰日达拼命工作和学习,几乎从来不在孩子身边。国内战争结束后,她先在一家杂志社工作。1929年,在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下,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热情地参加工业建设,娜杰日达想为这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进学校学一门专业知识。开始,斯大林不赞成,但由于娜杰日达坚持,斯大林让步了,她进入莫斯科工业学院化纤系学习。她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学院里无意间听到不少在克里姆林宫深院中不可能知道的事情,有些甚至是骇人听闻的:如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成批人被驱逐,不少人遭枪杀以及农村中严重的饥荒,成千上万儿童以乞讨为生等。她以为斯大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将她所听到的告诉了丈夫。斯大林却尽量回避这些话题,甚至斥责妻子轻信“阶级敌人和托洛茨基分子”的谣言。

娜杰日达是一位聪明、美丽,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的女人,个人的生活非常朴素,平时穿的都是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学习期间,她从不让汽车去接她,同学们也不知道她是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待人接物周到、谨慎,对斯大林前妻的儿子雅可夫十分和蔼、怜惜。雅可夫只比她小7岁,却敬重这位真诚善良的继母。斯维特兰娜回忆她的母亲说:“除了她还有谁能让一家人达到一致,更何况是和睦无间呢。她是家里公认的一家之长。”可是为了信念,她决不妥协,寸步不让。她深深地爱着斯大林,但斯大林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他果断、沉稳、冷漠甚至专横。而娜杰日达对他的内心世界了解并不多,她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人。她感到斯大林变了,逐渐变成了一个极其生硬、极不善于体贴人的人,已不是她青年时代所憧憬的那个人了。这使她十分苦恼,也十分失望。他们之间常常发生一些争吵。在1926年的一次争吵后,娜杰日达甚至打算离开他独立生活,后来斯大林打电话来“求和”,她才回到斯大林身边,但以后经常争吵。她曾不只一次向亲朋好友表示想要离开斯大林,但又始终下不了决心。

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

1932年11月7日晚上,克里姆林宫为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举行盛大的节日宴会,党政高级官员、外国使节和贵宾们云集于大厅,气氛极为热烈。情绪很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喊娜杰日达:“喂,你也来喝一杯。”在这种隆重的场合,斯大林如此对待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别人附属品的娜杰日达,感到莫大羞辱,于是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着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退出了会场。

第二天清晨,克里姆林宫官邸和平时一样宁静,管家准备好了早餐,去叫斯大林夫人,推开门,她惊呆了:娜杰日达躺在血泊中,手中握着一支“松牌”袖珍手枪,尸体已冰冷了。

娜杰日达的死给斯大林以极大震惊,最初几天,他的精神几乎崩溃。在向遗体告别仪式中,他手扶棺木沉默着,不说一句话,他没有去参加葬礼。妻子的死,成为他心底永远流着血的伤口。

据斯维特兰娜回忆:她母亲自杀前,曾给斯大林写了一封遗书,“那是一封很可怕的信,其中充满控诉和谴责。这不是简单的一封私人书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封政治信件”。斯维特兰娜认为母亲的自杀是:“也许命运赐予她死亡,使她免于遭到等待她的更大的不幸吧!”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66年12月斯大林女儿出逃事件

1966年12月斯大林女儿出逃事件斯大林女儿斯·约·阿利卢耶娃,生于1926年。194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大学历史系。1952年,在苏联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毕业后,在莫斯科大学任教。

历史老照片,玩鹰的罗斯福,修路的希特勒,图六梦露和肯尼迪同框

斯大林和他的第二位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二人结婚的时候,斯大林已经41岁,而娜杰日达才18岁。她长得非常漂亮,深得斯大林喜欢。二人婚后度过了一段恩爱时光。可随着斯大林的地位如日中天,娜杰日达却离奇

历史人物 斯大林娶女儿事件及斯大林的女儿简介

  斯大林娶女儿事件: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SwetlanaAllilujewa)是斯大林3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是他最疼爱的“公主”,也是他最彻底的“叛徒”。她终生都在“去斯大林化”,竭力摆脱父亲的

历史人物 红色公主斯维特兰娜逃亡美国 甚至放弃了父亲的姓氏

1967年3月6日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叛逃至美国。“红色公主”斯维特兰娜的少年时代中,她与父亲斯大林十分亲密,但是随着斯维特兰娜的成长,他们的关系逐渐疏离。斯大林死后斯维特兰娜甚至放弃

历史人物 红色公主斯维特兰娜逃亡美国 甚至放弃了父亲的姓氏

1967年3月6日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叛逃至美国。“红色公主”斯维特兰娜的少年时代中,她与父亲斯大林十分亲密,但是随着斯维特兰娜的成长,他们的关系逐渐疏离。斯大林死后斯维特兰娜甚至放弃

棺材里坐起挂着血的尸体 揭秘康熙年间“诈尸案”

深更半夜,棺材里坐起一具“尸体”,眼睛和耳朵里还挂着血,这一幕吓坏了刑部的狱卒,更让监绞官肝胆俱裂,倘若被皇帝知道自己收了噶礼的钱,救他一命,岂不要人头落地?监绞官急中生智,“惧事泄,一斧劈倒,连棺焚

日本欲出資百萬贖回一把指揮刀,卻被祖國嚴肅拒絕,只因刀上9字

銘記歷史,才不會重蹈覆轍,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我國人民團結一心,全面抗敵,又歷時8年,烈士們流着血、流着汗、流着淚,將曾經在我國土地上無惡不作的日本人趕走了,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列宁卧病期间为何要向斯大林索要毒药?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秘书福季耶娃等人提出过索取毒药的要求,被直接要求执行这一任务的是斯

列宁卧病期间为何要向斯大林索要毒药?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秘书福季耶娃等人提出过索取毒药的要求,被直接要求执行这一任务的是斯

揭秘列宁卧病期间确实向斯大林要过毒药

揭秘列宁卧病期间确实向斯大林要过毒药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秘书福季耶娃等人提出过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