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战火即将燃遍全球——德意日形成轴心国集团
Posted 条约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战火即将燃遍全球——德意日形成轴心国集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战火即将燃遍全球——德意日形成轴心国集团
战火即将燃遍全球——德意日形成轴心国集团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3国法西斯军事轴心正式形成。这个轴心的建立,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德意日法西斯出于共同对付英、法、美、苏等国的共同目的,早在1936年就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到1940年,迫于形势的发展,德意日进一步互相勾结。此时,日本为了争夺殖民地利益,决定不顾一切地发动涉及英美的太平洋战争。日为了与英美作战,希望得到德国战略上的支持;而当时的德国,已确定于次年6月发动侵苏战争,因而也需要日本的支持,它希望日发动远东战争能够拖住英美。由此,德意日尽弃前嫌,迅速接近。
1940年9月,德特使史塔玛来到日本,同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举行会谈,提出了3国同盟的具体目标,包括努力共同防止美国参战。
早在史塔玛访日的前几个月,日本就一直在讨论是否要加强同德意联盟的问题。以松冈洋右为代表的一派提出了如下宗旨:“对于德国,要扩充防共协定的精神,使之进一步发展为针对苏联的军事同盟;对于意大利,则主要是缔造可以用来牵制英法的秘密协定。”随着9月德国特使史塔玛的访日,日本的这一图谋终于如愿以偿。
意大利外长(坐者左)、德国希特勒(坐者右)和日本大使出席条约签字仪式
日本政府在德国特使到来之前,就数次召开首相、外相、陆相和海相四相会议,讨论外务省提出的《关于加强日德意轴心事宜》的议案,决定了同史塔玛特使谈判的要点。根据这个决定,松冈洋右同史塔玛在9日及10日举行了两天会议,并就3国条约取得了一致意见。
9月16日,日本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与史塔玛的会谈结果。在这次会议上,松冈洋右等人认为3国军事同盟具有防止美国干涉和参加欧洲战争与中日战争的作用,并主张同苏联结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英。
日本在召开御前会议之后,又于9月26日,将日德意3国条约的草本交枢密院咨询。次日晚8时15分,终于在3国条约上签字。德国虽然在联苏还是反苏问题上与日本不一致,但仍含糊其辞与日本签订此约。意大利也同时签了字。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10年,其内容主要是:日本承认并尊重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建设新秩序的领导地位;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大东亚建设新秩序的领导地位;德意日约定,3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现在尚未参加欧洲战争及日华纠纷的一国攻击时,3国须用全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互相援助;上述条款对各国同苏联的现存的政治状况并无任何影响。
条约签字后,松冈洋右还同德国驻日大使鄂图互换了关于德国委任日本统治一战前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以及关于对苏政策等秘密文件。
3国同盟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德国便发动了侵苏战争,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1月18日,德意日又签订军事协定,以东经70°为界,划定了各自的作战区域。
相关参考
导读:1940年9月,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该条约规定当美国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加入欧洲战争时,日本有为轴心国参战的义务,实际上日本已正式加入了轴心国联盟。至此,由德、意、日组成
历史百科 德意日共组反共产主义轴心国——《德日防共协定》签订
德意日共组反共产主义轴心国——《德日防共协定》签订德国和日本于1936年11月25日签署《德日防共协定》,以图“共同抵制共产主义势力的蔓延”。在此以前,德国和意大利也签署了一项类似的防共条约。至此,这
1941年6月2日德意首脑勃伦纳山隘会谈1941年6月2日为进一步协调轴心国部队在北非沙漠的攻势,迅速夺取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以扼住英国的咽喉,迫使英国屈服,德意法西斯双方在勃伦纳山隘举行会议。德军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哈布斯堡王朝大臣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由此直接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令农
1937年11月6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系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全世界参战的国家分属于两个阵营,分别是纳粹和盟军,相比于盟军的国家数目,纳粹集团主要是以德意日为核心,但是相比德国和日本,意大利的实力和贡献非常的有限,二战期间德国也多次受到意大
二战前期,罗马尼亚的统治者,是军事法西斯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元帅。此人1882年6月14日生于罗马尼亚南部的皮特什蒂城,早年在法国学习军事。在一战中,作为一名中级军官在罗马尼亚军队中服役。战争结束后,他又
1943年5月8日“报复”作战计划下达1943年5月,在北非登陆的英美联军及从埃及西进的英军合力将德意联军围困于突尼斯海岸。为防止轴心国重演“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并全歼北非德意联军,英国海军地中海舰
轴心国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按国力的强弱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在这次划分中,英、美、法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当然会招来德、意、日等国的不满。德、意、日等国都有着很强的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历史传
在二战中,英美两国作为对轴心国作战的主要力量,相互支持和依靠,关系十分密切。到战争结束时,这种特殊关系已相当巩固。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