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这里烽烟难熄——波黑战争在继续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这里烽烟难熄——波黑战争在继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这里烽烟难熄——波黑战争在继续
这里烽烟难熄——波黑战争在继续
1994年,波黑地区可说是最不太平的。只有400万人的波黑,战争竟持续了32个月,死20万人,伤50万人,200万人流落他乡,可仗仍然在打。联合国的2.4万蓝盔部队驻进波黑,北约的空中军力在亚得里亚海的规模仅次于海湾战争。炸也炸了,谈也谈了,和平方案出台了一个又一个,但战争黑云就是挥之不去。
波黑没有和平的影子,不等于没有色彩,而且1994年战场的鲜明特点是浓墨重彩。2月5日中午,随着突如其来的一声刺耳的呼啸,一颗直径为120毫米的迫击炮弹落到位于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市中心的露天市场,68人当场死亡,200多人受伤。“二五惨案”震惊了全世界。
谁是凶手?波黑穆族一口咬定是塞族武装所为,而塞族则称之为一场精心导演的“骗局”。联合国调查小组先后进行了不下10次的调查,最终也未能搞清到底责任在谁。
2月9日,一个由法国提出、经美国修改、北约批准后得到联合国认可的最后通牒出笼。通牒规定,以2月20日午夜为最后期限,波黑交战各方必须将拥有的全部重武器撤离萨市20公里以外。
随着北约加紧调兵遣将,最后通牒像达摩克利斯利剑一样悬在塞族的头上。就在人们惊恐之际,大国间的幕后外交却使这场危机发生戏剧性的转折。2月17日,俄罗斯外长突然宣布,波黑塞族已接受俄国建议,决定撤走重武器。19日,塞族及时将数百门重炮和坦克等重武器撤出距萨市20公里以外的地方,交给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管。
2月21日,美俄两国总统就停止实施北约最后通牒达成协议。3天后,美国提出了一项由波黑穆、克两族建立联邦,然后与克罗地亚共和国结成邦联的新计划。3月18日,有关各方在华盛顿签署了结盟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称穆克联邦协议为“波黑走向和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使波黑力量平衡从三足鼎立变为两军对垒而已,并未找到消除危机的根本办法。
果然,就在穆、克两族于3月26日就组建联邦军队达成协议后的第二天,穆族武装迫不及待地从波黑东部和北部对塞族武装发起强大攻势。塞族很快顶住了穆军的进攻,集中兵力在戈拉日代地区进行猛烈反击。
萨拉热窝居民逃避战火
为阻止战火蔓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同有关大国协商后,要求北约采取空袭行动。北约遂向波黑塞族发出第二个最后通牒。波黑塞族再次表现出了其外交策略上的灵活性,在北约最后通牒限期到来之前数小时停止攻城,同时按规定撤走了全部重武器。
7月5日,由美、俄、英、法、德5国代表组成的波黑问题国际联络小组,根据欧盟提出的51:49的领土划分比例,推出了波黑版图划分方案。克族因获益最多而痛痛快快地接受了;穆族因断定塞族不会接受也勉强同意了。塞族实在找不出感到满意的理由,塞族议会在经过两次激烈辩论之后,拒绝了这一方案。
在此关键时刻,一向作为波黑塞族坚强后盾的南斯拉夫联盟,希望波黑塞族不要再为一点点地盘而延误和谈进程。在劝说和敦促无效的情况下,南联盟断然封锁了与波黑塞族的边界,中止了双方一切政治和经济联系。但是,不论是西方的高压、俄罗斯的劝说,还是母体共和国的一再警告,都未能改变塞族的强硬立场。
从10月下旬开始,战场上一直处于守势的穆族武装首先在波黑西北部的联合国安全区比哈奇市向周围地区的塞族军队发动了战斗以来的第二次强大攻势。塞族进行了战术性撤退,为的是“引蛇出洞”,把穆军引出安全区,然后予以全歼。两周后,塞军便进行了反攻,不仅很快收复刚丢掉不久的全部失地,而且乘胜追击,直逼比哈奇城下,从东、西、南三面对该市进行了合围。
波黑穆族在比哈奇战役中的失败,提供了一个信息,即塞族对穆族仍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空袭可以“惩罚”塞族,但却结束不了波黑战争。
比哈奇之战使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波黑政策。12月初,在布鲁塞尔召开北约盟国部长会议和国际联络小组5国外长会议时,美国终于同意在波黑最新和平方案中对塞族作出让步,而不再坚持塞族必须先接受和平方案再坐下来谈判,同时,接受了欧盟和俄罗斯关于和平谈判是解决波黑危机的唯一途径的看法。
在战场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并掌握了主动权的波黑塞族开始把目光转向谈判桌。应卡拉季奇之邀,美国前总统卡特从12月18—21日对波黑交战各方进行了调解。3天的穿梭活动终于取得了成果:交战各方达成了8点协议,其中包括从12月23日开始实行为期4个月的停火和就达成全面和平协议进行谈判。舆论认为,这是卡特今年以来斡旋国际问题取得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经过卡特的斡旋,波黑总算有了一个宁静的圣诞平安夜。但已无人敢轻言:和平就要来了。
如果说波黑战场在前20个月是波黑三派的内战,那么,1994年2月以后,登台较量的已是美俄英法德几个大国。大国在争斗,也在合作,它们有的需要波黑战争,有的需要波黑和平,但都需要通过波黑展示它们的大国地位和声音。
相关参考
阿拉伯河两岸烽烟突起——两伊战争爆发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军突然出动以米格-23为主的各种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及各主要军事基地进行了空袭霎时间,阿拉伯河两岸烽烟突起,炮火弥漫,两伊战争的序
波黑战争是二战之后欧洲地区爆发过最大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从1992年宣布开战以来,持续到1995年结束,总共长达四年,造成了波黑社会的混乱不堪和政局动荡。自1990年起,南斯拉夫共和国便开始走向解体。
兄弟失和兵戎相见——波黑爆发内战萨拉热窝一群要求和平的示威者遭枪击后四处躲藏1992年是南斯拉夫联邦战火不断、走向彻底解体的一年。1991年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两个共和国因宣布独立而引发的内战又在波斯
南亚再次燃起烽烟——印巴克什米尔再战1965年8月24日至9月23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问题又打了一场局部战争,南亚局势一时十分紧张。克什米尔是查漠和克什米尔的简称,两地面积共21.8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
格罗兹尼起烽烟——车臣同俄罗斯对抗1994年年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又面临一大政治难题——车臣问题。车臣是俄罗斯联邦21个共和国中的1个,在高加索山脉的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元昊(又名曩霄),小名嵬理(西夏语为“惜富贵”,似汉语小名“来福”之意),其母为卫慕氏。由于当年率党项骑兵袭取回鹘甘州城成功,拓土夺城,元昊凯旋后即被其父李德明立为太子。“性雄毅,多大略,能创制物始”
第一名赤壁:最受关注的古战场(湖北·咸宁)烽烟指数:★★★★★思古指数:★★★★★这里发生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聚集了曹操、刘备等一带枭雄;后来,苏东坡等文人骚客均不惜笔墨,留下千古名句;而今,人们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为什么会让多尔衮的后代,继续当亲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尔衮的一生,无论生前身后,都极为曲折。对清朝来说,多尔衮一生立下汗马功劳。从平定天下到治理天下,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