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革命往事:曾受孙中山鼓励加入同盟会

Posted 孙中山 李四光

篇首语:孤独如影随形,我们不能杀死他,只能与他和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四光的革命往事:曾受孙中山鼓励加入同盟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四光的革命往事:曾受孙中山鼓励加入同盟会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作为一名科学家,李四光先生始终冲在救亡图存的前线,赤心报国。幼年时便在父亲的引导下视国家荣辱民族存亡为己任,甲午海战的失败更加深李四光强烈的爱国热忱。

1904年5月,年仅十五岁的李四光由于学习勤奋优秀,获得官费赴日本留学的机会,入日本东京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学习任务虽然很重,但他还是时刻关心祖国命运。经常出入留学生会馆,赴集会,听演讲,并结识在东京京西大学学习工艺化学的马君武。此时,他接受了更多的民主革命思想,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毅然将盘在头上的长辫子剪掉,表明自己站在革命一边的决心。

1905年7月,孙中山由法国来到东京,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筹备同盟会。得知此消息的马君武告知了李四光。李四光听了非常高兴,感到能够有机会见到大家敬仰的孙中山,是很难得的,于是决定前往参加。

李四光在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读书时留影

1905年7月30日,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在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内田良平(黑龙会创始人)宅中举行。由孙中山主盟,与会众人陆续自书誓词。

李四光在誓词中写到:“联盟人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李四光,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 天运乙巳年七月三十日(1905年7月30日) ”。

孙中山

宣誓完成之后,孙中山亲切地摸着李四光的头说:你年纪这样小就参加革命,这很好。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并亲自传授他一些联络手势和暗号。从此,李四光就成为同盟会创建会员之一,也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时年16岁)的一位会员。

孙中山的勉励,对于李四光后来努力学习,立志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有着深远的影响。李四光曾说:“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李四光和他的时代:李四光书信简集》

相关参考

独脚将军的惊险海上突围

陈策,民国初期海军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年少时加入同盟会,早年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曾协助孙中山在广州对抗陈炯明;1930年任海军第四舰队司令,主办黄埔海军军官学校。抗战时因在战场上负伤截断一腿,得了

萧其章简介

萧其章介绍:萧其章,字焕东,号闇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在汀州中学读书时由刘家驹、杨仰程介绍加入中华同盟会。从此,他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

国民党史 李福林

李福林字登同,广东番禺人,1874年生。早年去新加坡经营果园,后回国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兴中会。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组织义军参加革命。1900年在广东都督府警备军任职。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

郭松龄为何起兵反抗张作霖?最后又有何结果

郭松龄在奉军将领中,是别具特色的一个人。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曾加入同盟会,在广州和天津两次谒见过孙中山,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韩淑秀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堂,任附小教员,学生时代加入奉天基督教

郭松龄为何起兵反抗张作霖?最后又有何结果

郭松龄在奉军将领中,是别具特色的一个人。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曾加入同盟会,在广州和天津两次谒见过孙中山,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韩淑秀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堂,任附小教员,学生时代加入奉天基督教

唐家共乐园的历史背景

广东珠海是世界上著名的园林城市,唐家共乐园是这个城市首屈一指的名园。唐家共乐园园主是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唐绍仪是复旦大学的创办人之一,为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辛亥革命后,由孙中山监誓唐绍仪加入同盟会

人物志 税西恒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税西恒,四川沪县人。1880年生。1911年,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进行民主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从事爱国抗日民主活动。1944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进攻西南,国民党军队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林伯渠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林伯渠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参加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帮助孙中山实行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积极作用。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历史人物 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人蔡公时 被日军割耳切鼻惨烈牺牲

蔡公时蔡公时出生江西省九江市,早年在家乡宣传革命和进步思想,之后东渡日本,在日本弘文书院、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并且结识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参加过二次革命、辛亥革命、策划江西独立、讨袁护法运动等。五

中国历史 中国同盟会诞生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建立,带有很大的地域性,活动范围也有限,组织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当务之急。孙中山也一直为建立全国性的革命大团体而奔忙。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