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选择五月初五鬼节凶日投江?
Posted 屈原
篇首语: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屈原为什么选择五月初五鬼节凶日投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屈原为什么选择五月初五鬼节凶日投江?
楚怀王不听屈原劝谏被秦国扣留后,客死秦国。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怨愤之辞,子兰闻之大怒,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溆浦。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五月五日,楚郢都被秦攻破,屈原作《忆往日》,怀沙自沉汨罗江。屈原为什么选择农历五月初五“鬼节”凶日投江?也许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史之谜。
两千多年前的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屈原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楚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汉北。后被楚顷襄王再次逐出郢都,流落到现在的怀化市溆浦县。
《屈原列传》《渔父》:“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由此说明,屈原自己也承认是流放于溆浦。
溆浦是沅水中上游地域最大的河谷盆地,四周山高岭峻,中部是一开阔的平地。考古出土文物证实,这里在战国至西汉时期,是个民族众多,文化发达,战事频繁的战略要地。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屈原在溆浦生活了10多年,“溆浦”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涉江》一诗中的“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屈原虽然一路跋涉,历时经年,才到达溆浦。
溆浦是屈原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生活地方,使他从殿堂走向了民间,接触了群众,并从民众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学营养,创造了楚辞。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陈书良介绍,屈原在溆浦生活了16年,创作了除《怀沙》之外的所有作品。可以说,溆浦是楚辞之源,是屈原文化的摇篮。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楚怀王被秦国扣留,最后客死秦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选择农历五月五日,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农历五月初五是屈原的祭日。国内专家考证,屈原在世时,农历五月是楚国南方的凶月,五月初五是凶日和鬼节。屈原为什么选择一个“鬼”节凶日来投江自沉?溆浦屈原学会副会长舒新宇认为,屈原早在溆浦就已萌生了“忽乎吾将远行”的离世思想;在《离骚》中也两次说到要像彭咸(原殷朝贤臣,因谏不成而投水自尽)那样投水而死。此后在《思美人》、《悲回风》中同样多次提到“彭咸”。可见屈原是“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深思熟虑,当然会有一番精心安排。”,楚国破了,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客死秦国,自己自然有为楚怀王不听劝谏的亡国之痛,决心以死殉国。
屈原本是个浪漫气质十分浓厚的诗人,对自己出生日子和时辰的吉祥及其含义十分看重,并写进《离骚》中向世人炫耀,他是太阳神的后裔、日月之子、得天地正气的人。“舜帝是楚人的太阳之神和光明之神,并且楚人同样是在五月五日祭拜舜帝。”屈原在溆浦创作《涉江》时,就想象自己跟随舜帝畅游昆仑瑶圃,“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既然活着时没法去瞻仰,也没有办法去劝谏昏庸的楚怀王拯救楚国,眼看楚国被秦国灭亡,就只有一个办法实现亡国之痛和瞻仰舜帝的愿望。所以,屈原有意在南方的“鬼节”,舜帝的祭日及太阳开始升起的这一日投水,以便随同冉冉上升的太阳融为一体,与心仪已久的先帝尧、舜以及彭咸等忠臣相聚一堂,昭示报国忠心,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美政”和“德政”。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法定放假一天。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既作为纪念屈原,又作为恶月恶日驱避日。认为五月为“恶月”,瘟疮灾疫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故在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以避邪趋毒,父母都在端阳节这天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端午。
相关参考
楚怀王不听屈原劝谏被秦国扣留后,客死秦国。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怨愤之辞,子兰闻之大怒,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溆浦。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溆浦作为他流放的栖身之地?为什么要选择农历五月初五投江?两千多年前的这些谜团又有了新的论点。在昨日下午开幕的首届中国・溆浦屈原文化节――屈原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屈原研究者进行了深
屈原为什么投江今天的人们每年能够在五月初五吃上粽子,过上节日要多亏了屈原的贡献。屈原当年纵身一跳,跳到了汨罗江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今天的人们会如此的惦念他。越剧中的屈原关于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江这种自杀的方式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个节日,注定与22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紧密联系在一起。屈原21岁时即被楚怀王委以重任,封为左徒,在其早年从政早年间,可以说仕途十分坦荡。但是在当时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个节日,注定与22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紧密联系在一起。屈原21岁时即被楚怀王委以重任,封为左徒,在其早年从政早年间,可以说仕途十分坦荡。但是在当时
来历:屈原看到国家灭亡,伤心不已,写下绝笔之后,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悲忿的怀抱大石,毅然决然的跳下汨罗江。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投江殉国后,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
战国时期,中国的北方已把夏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了。五月进入夏季,蛇、蝎、蜈蚣、蜂、蜮等五类毒虫和蚊、蝇等害虫进入活动、繁殖旺季,致人们受伤后的伤口容易发炎。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很低,这些害虫带来的生病...
战国时期,中国的北方已把夏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了。五月进入夏季,蛇、蝎、蜈蚣、蜂、蜮等五类毒虫和蚊、蝇等害虫进入活动、繁殖旺季,致人们受伤后的伤口容易发炎。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很低,这些害虫带来的生病...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