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核裁军谈判
Posted 历史
篇首语:饱带饥粮,晴带雨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核裁军谈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核裁军谈判
核裁军谈判
自从世界上有了核武器,似乎人类就不再能够管束它。特别是进入 “冷战” 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核武器愈来愈多,质量愈来愈高,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也愈来愈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两国意识到,如果任这样的状况继续,不仅他们谁也不可能打赢一场核大战,而且由于核武器的失控,还可能让更多的国家拥有这种灭绝性武器。于是,从1963年起,美苏两国开始一轮又一轮的谈判,目的在于限制核武器的增加,逐步禁止核试验,以至最后达到防止爆发核战争的目的。
从那时起到现在,时间已过去40年,当事国也由美苏变成美俄,但双方的核武器不仅没有减少,反倒变得比过去更多、更先进。如果他们的核武库打开,并任其爆炸,地球将被毁灭。更令人忧虑的是,从他们那儿开始的核裁军谈判,既没有把他们自己的核武器裁下来,也没有阻止核武器在全球的扩散。今天的 “核俱乐部”,早已不止美俄等少数几个大国,而是有十个左右的国家了。
核武器裁不下去的根本原因,是谈判双方谁也不愿让步,谁也不愿吃亏。因而桌面上谈,桌面下建。而那些原本没有核武器的国家,见两个超级大国拥有那么多核武器,并且经常以此威胁别的国家,觉得自己如果没有那个东西必然受制于人,也勒紧裤带研制核武器。这样,美苏没有“谈” 成,其他不少国家已经造出。
不过,核裁军谈判也并非一无所获。美苏当年的一些谈判成果,直到今天也还有重要意义。尤其是1972年5月26日,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订的 《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就对双方战略核武器的基本构架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条约规定,双方都不能研制反弹道武器。而这一点,正是今天美国研制NMD的法律和道义障碍。所以美国不顾俄罗斯和世界各国的坚决反对,一再声称1972年的条约 “已经过时”,甚至扬言要单方面退出。
事实告诉人们,核军备的裁减,是“谈” 不下来的。尽管 “谈” 是不可缺少的。
美俄核裁军谈判
相关参考
欧洲 1989年3月6日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及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开始举行
1989年3月6日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及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开始举行欧洲常规裁军谈判与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是1989年3月6日同时开始举行的两项多边国际谈判。这两项谈判是根据欧安会维也纳续会
1973年10月30日中欧裁军谈判开始举行中欧裁军谈判,全称为“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60年代末期,针对苏联倡议召开欧安会的和平攻势,作为参加欧安会的先决条件而由美国首先提
1985年3月-1991年7月苏美一揽子裁军谈判苏美从1981年11月30日开始在日内瓦举行的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于1983年底陷入僵局之后,1985年3月12日又重新开始,并结合战略武器和太空武器
历史百科 裁军谈判达成妥协——英法美日意签署《伦敦海军公约》
裁军谈判达成妥协——英法美日意签署《伦敦海军公约》自从1927年英美日三强在日内瓦举行的海军会议失败后,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美国决定建造6艘大型巡洋舰;日本决定建造4艘万吨级以上的巡洋舰;英国
欧洲的常规军备谈判60年代后期起,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各种类型的裁军谈判开始出现。裁军谈判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和人民要求和平安全的心声。裁
1991年7月31日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签署历时9年之久的美苏削减战略武器谈判,终于于1991年7月31日,美苏首脑在莫斯科达成协议,正式签署条约。该条约的签署是继中导条约之后,美苏两国在核裁军领
1958年2月17日争取核裁军运动1958年2月17日由伯特兰·罗素和约翰·科林斯主教发起的要求放弃使用核武器和大量削减英国防务开支的运动。运动最初由1956年复活节在伯克郡奥尔德马斯顿的原子武器研究
1932—1934年国际裁军会议国际裁军会议,3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举行于瑞士日内瓦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各国一直没有停止过裁军的宣传。从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开始做
1925年宇垣裁军方案制订1925年以加藤高明护宪三派内阁陆军大臣宇垣一成命名的陆军裁军行动。其实质是以裁军为名加强日本军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资本主义急剧发展,生产出现过热现象,导致通货膨胀,财
世界裁军大会1932年2月~1934年6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主持召开的裁减军备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为限制对手的军备,掩盖自己扩军备战事实,纷纷提出裁军口号。国际联盟盟约亦规定会员国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