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唇亡齿寒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唇亡齿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唇亡齿寒

周惠王十九年(前658年),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去征伐虢国,但途中必须经过虞国。荀息先就用屈地所养的良马和垂棘所产的玉璧贿赂虞公,请求借路。爱财如命的虞公竟然不顾大夫宫之奇的劝阻,满口应允,还请求在晋军前边带路。晋国大夫里克、荀息率领大军,会同虞国军队大举进攻虢国,夺取了都城下阳 (今山西平陆县),虢国只好把都城搬迁到上阳 (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第四年,晋献公为了扩张疆土,又从虞国借路去征伐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前往进谏道: “虢国,是虞国的外围; 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不能让他得逞,已经借过一次路了,难道还能再次借路的吗?所谓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的典故,大概就是说的虞国、虢国这种情况吧!”虞公一点也听不进忠言。宫之奇出来,对自己的儿子说: “虞国将要灭亡了! 只有凭忠、信立国的人,才能留驻外国军队而不受侵害。现在君主把自己所讨厌的战争施加给虢,说明他没有除掉私心; 为了财货而宁肯牺牲与自己有兄弟之亲的国家,说明他自身就不能安定。我们不忠不信,晋国灭虢以后肯定会来图谋我们。” 于是他带着妻儿躲到了西山。

这年十二月,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只得逃往洛京周天子处。晋国回师时,顺手牵羊消灭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和大夫百里奚。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哪里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唇亡齿寒的意思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

成语故事连环画《唇亡齿寒》晋献公假道伐虢

唇亡齿寒出处:《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释义:亡:失去。失去了嘴唇,牙齿就感到寒冷,形容利害休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

成语典故_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

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 晋献公有何功过?

  晋献公时期,晋国想要攻打虞虢两国,奈何两国亲密,攻其一另一个必然相助之,晋国始终无法成功。晋献公一位叫做荀息的大臣就提出了一个挑拨离间的办法,他认为,献公若是将喜爱的良马和宝玉送给虞国的国君虞公,

历史人物 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 晋献公有何功过

  晋献公时期,晋国想要攻打虞虢两国,奈何两国亲密,攻其一另一个必然相助之,晋国始终无法成功。晋献公一位叫做荀息的大臣就提出了一个挑拨离间的办法,他认为,献公若是将喜爱的良马和宝玉送给虞国的国君虞公,

竟是唇亡齿寒的政治错误 光海君被废的原因

光海君可以称的上是朝鲜历史上比较聪明的君主,但是他的野心和聪明没有让他把朝鲜治理的更好,反而是他的多心把自己送出了历史舞台。宣祖在世时对明朝的政策很是赞赏,并且多加学习,在朝鲜遇到危机之时明朝都曾出兵

明知唇亡齒寒,南宋為何要聯蒙滅金

唇亡齒寒是一個十分形象的成語,它是指兩個相互依存的個人或組織之間的密切關係。而國與國之間也常常發生唇亡齒寒之事,而宋朝就經歷了兩次唇亡齒寒的教訓。公元1120年,北宋政府面對新興的金人對遼朝的進攻,背

历史秘闻 明知唇亡齒寒,南宋為何要聯蒙滅金

唇亡齒寒是一個十分形象的成語,它是指兩個相互依存的個人或組織之間的密切關係。而國與國之間也常常發生唇亡齒寒之事,而宋朝就經歷了兩次唇亡齒寒的教訓。公元1120年,北宋政府面對新興的金人對遼朝的進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