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Posted 士兵

篇首语: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人是如何处置逃兵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人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2、历史经验 赵鼎谏阻诛御医——处置他人,谨慎行事

古人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很多人都听过古代的战场有多残酷,正因为战争是瞬息难测,生死难料,所以有些人就做了逃兵。那么,古代人如何处置逃兵?针对逃兵有哪些刑罚?

东汉末年的战乱中,集团逐渐获取中原控制权。曹操将他军队中的士兵一律划为“士籍”,户口单列,世袭为兵。士兵家属集中迁居到许昌一 带居住,作为人质,如果士兵有逃亡、叛降行为,就连带处罚其家属。士家的女子不得外嫁,只能在士家之间通婚。

另外,曹操还特意制定“士亡法”。原来东汉末 年的法律规定,凡是士兵逃亡的,官府可以逮捕其妻子、子女进行拷打,追究其去向。曹操觉得这样处罚还不足以威慑士兵,在“士亡法”中规定,逃亡士兵的父 母、妻子、子女、兄弟都要株连处死。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记载了一件“士亡法”公布不久后的案件。有一位妇女白氏,由父母包办嫁给了一个士兵,才过门没几天,连丈夫的面都没见过,那个士兵就因失踪被判定为逃亡。负责审判的大理寺依据“士亡法”判处白氏死刑。

上报到朝廷,门下省“贼曹”的官员卢毓引经据典加以反驳,说:“女子要经与丈夫见面同房,才成为人妇,所以《诗经》 有‘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我心则夷’。

而《礼记》又说,女子如果没有在丈夫家的祖庙牌位前见过祖宗,死后要归葬娘家,因为她还没有成为人妇。这位白氏生有未见之悲,死有非妇之痛,而法官就要判她死刑,那么正式成婚的如何来加重处罚?法律对此并无明确规定,法官只是在比附判案,那么按照儒家经典 ‘附从轻’,比附类推论罪应该从轻处罚。

《尚书》也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白氏是经过了正式礼聘及过门的程序,可以处刑,但处死刑就过重了。”曹操 听了他的汇报,感叹说:“卢毓的意见是对的,他引经据典,使孤叹息。”白氏由此才逃得一命。

由此可见,古代每朝每代对逃兵的处置可谓是极其严厉、极其残忍!不过,统治者之所以如此严厉惩戒逃兵,正是因为他们深知逃兵是兵家大忌,更是严重影响动摇军心的不利因素!

历史经验 赵鼎谏阻诛御医——处置他人,谨慎行事

赵鼎谏阻诛御医——处置他人,谨慎行事

作为领导者,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下属的流言飞语,这使得领导者不得不对下属有所怀疑,并思考着这些流言是否属实,如果属实的话,自己又该如何处置他们?古人对此很有智谋,“赵鼎谏阻诛御医”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事例。

宋高宗时期,被金人扶植起来的伪齐皇帝刘豫,在山东散布谣言说,南宋皇帝的御医冯益曾经派人到山东去收买飞鸽,作为进奉给皇上的药物,一时之间,到处在流传着冯益奉旨与齐帝来往。泗州知州将此事上奏给朝廷,右丞相张浚上奏请皇上降旨,斩杀冯益以正视听。

枢密使赵鼎对此有异议,上奏说:“冯益之事确实有点儿蹊跷,让人怀疑。但是,似疑非疑之间,确实又关系到国体,不宜轻易采取杀头之举。然而,朝廷如对他丝毫不加以处罚,外界还真以为是皇上派他去的,这就有损于皇上的圣德了。臣以为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让他到外地去避一避,以解除众人的疑惑。”

宋高宗认为赵鼎考虑得十分周到,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降旨派冯益去了浙东。张浚却对赵鼎非常不满,认为他是故意与自己唱对台戏。

退朝后,赵鼎私下里约了张浚,解释道:“张丞相,我这么做是有理由的。或许您知道,自古以来,凡是处置小人的,都不能太急躁,太急躁了,反而会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勾结起来,给国家造成更大的祸害;行动稍缓一点,可使他们放松警惕,而像狗咬狗似的互相争斗,等到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再来处置他们就容易多了。诚然,若论冯益的罪过,即使斩首也不足以平定天下人的愤怒,然而,如此一来,他们就唯恐皇上杀人杀习惯了,杀了一个冯益,后面还会有‘张益’、‘王益’。因此,必然会千方百计地去游说皇帝,以求减轻冯益的罪行。而现在这么做,既没有挫伤皇上的旨意,又使得冯益的那班同伙见其处罚较轻而不下死力地营救。一些比冯益官小的太监也许巴不得他被贬,以伺机等待提拔,又哪里容得他再进皇宫里去呢?假如现在就排斥他们,他们就必然会因为害怕我们,而愈加紧密地勾结在一起,我们也就难以各个击破了!”张浚听后,这才明白了赵鼎的深层用意,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谋略智慧

作为领导者,处理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过周密的调查和了解,得到确凿的证据之后再进行处置,如此方能使人心服口服,提高领导的威信;相反,如果仅仅因为听信了他人的风言风语,便对下属加以处置,未免容易产生谬误,久而久之,必然人心尽失。

相关参考

岳飞下令,处死40个逃兵,心一软留下来一个,后来竟成世界名将

岳飞下令,处死40个逃兵,心一软留下来一个,后来竟成世界名将!自古以来,当逃兵的下场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在战场上,这样的人也不少,比如说曾经在岳飞的军队中就出现过40个逃兵,岳飞在看到这些逃兵后下令处死

岳飞下令,处死40个逃兵,心一软留下来一个,后来竟成世界名将

岳飞下令,处死40个逃兵,心一软留下来一个,后来竟成世界名将!自古以来,当逃兵的下场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在战场上,这样的人也不少,比如说曾经在岳飞的军队中就出现过40个逃兵,岳飞在看到这些逃兵后下令处死

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逃兵,爺倆照顧他47年,最後被逃兵這樣回報

如果你不懂得生命的寶貴,那麼你將永遠都不能成爲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在當今安穩平和的社會,我們也應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上世紀前幾十年,我們國家的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各

欧洲小国即将覆亡,逃兵率领16位美女隐居山林,百年后再度复国

说起欧洲的保加利亚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个位于欧洲的小国家,在中世纪时期频频遭到拜占庭帝国的侵略,甚至一度亡国。但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位从前线逃亡回来的保加利亚逃兵却率领着16名寡妇在附近的村庄

甲午战争时清军逃兵,为何没被斩,反而在狱中过快活日子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追究责任时,方伯谦是第一个因逃兵被斩首的将领,其实在甲午之战中,逃跑的官员很多,有些甚至连责任都未追究,依旧活得潇洒快活。有一个逃官甚至被判死刑也没死,而且活得很滋润。逃官是谁?甲午

甲午战争时清军逃兵,为何没被斩,反而在狱中过快活日子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追究责任时,方伯谦是第一个因逃兵被斩首的将领,其实在甲午之战中,逃跑的官员很多,有些甚至连责任都未追究,依旧活得潇洒快活。有一个逃官甚至被判死刑也没死,而且活得很滋润。逃官是谁?甲午

古人被灭九族为什么家族亲人不提前逃亡呢

族刑一种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残酷的一种刑罚,我们也会在电视中经常看到株连九族的一些话语,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古代历史上族刑其中的一种方式。族刑,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把犯罪人者的族人家人一起当做罪犯处置。族刑的刑

日本兵看不惯日军当逃兵,留在我国行医70载,为日本的罪行赎罪

一九三七年,日本人掀起侵华战争。掀起了我国近现代史最为悲壮的一幕。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日本士兵,名为山崎宏。山崎宏1908年生人,家中祖上三代行医,1937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时年二十九岁的山崎宏来到东北

抗战时屡立战功的抗战英雄,退守台湾后被诬陷称逃兵,晚年凄惨

我国从不缺少民族英雄,无论你之前是做了什么错事,是怎么被老百姓嫌弃,但是只要你在国家危难时,能挺身而出,那你就是民族英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里面,出现了许多抗日英雄,他们都用自己的性命来捍

10多年的軍事對抗,越南120萬軍隊,爲何出現了大量逃兵

從1979年開始,越南陷入了兩線作戰的情況。越南一方面已經佔領了兩個西部鄰國,需要駐紮部分軍隊。另一方面,越南需要在北部駐紮大量的主力,因爲北部的壓力很大。長達10餘年的軍事對抗,對越南的經濟影響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