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泉是谁?苏老泉是苏轼还是苏洵啊

Posted 苏洵 苏轼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老泉是谁?苏老泉是苏轼还是苏洵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苏老泉是谁?苏老泉是苏轼还是苏洵啊

2、“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小故事 苏老泉到底指的是谁?

苏老泉是谁?苏老泉是苏轼还是苏洵啊

苏洵号“老泉”,又称老苏,是苏东坡的父亲,这是南宋以来传统的说法,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明清学者对此纷纷提出质疑,认为“老泉”是苏轼之号,苏老泉即苏东坡。但是又有人持不同意见,至今仍众说纷坛。宋朝末年出现的《三字经》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忧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此书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撰,一说是宋末广东人区适子所作,后由另一个广东人黎贞续编加注。注说:”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苏轼之父。“由于《三字经》为孩重启蒙读物,流传极广,从此”苏老泉即苏洵“之说深入人心。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明代学者郎瑛。他在明嘉靖年间所着《七修类槁》中,明确提出“老泉为子瞻号”。他写道:“老苏号老泉,长公号东坡,人所共称也。而叶少蕴《燕语》云: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其所居之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又,梅圣俞有老人泉诗,东坡自注云:家有老人泉,公作此诗。又尝闻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共一印,而吾友詹二有东坡画竹,下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据此,则老泉又是子瞻号矣,然岂有子犯父号之理?而欧阳公作者苏墓志,但言人号老苏,而不言其所自号,亦可疑者。

岂此号涉一老字而后人遂加其父耶?叶、苏同时,当不谬也。“郎瑛引用北宋文学家叶梦得(少蕴)的笔记材料,说明苏东坡又号老泉山人。古人讲究避讳,父子不能同号,“老泉”绝不是苏洵之号。他又引用欧阳修所作的苏洵墓志铭,说明只是别人称洵为“老苏”,而无“老泉”之号。郎瑛由此推断,是后人误将“老苏”篡改成了“老泉”。叶梦得、欧阳修两人都是苏家父子同时代人,材料较为可信,所以郎瑛此说甚为确当。明代不少学者赞同此说。明万历年间学者张燧所编《千百年眼》一书中,引述了郎瑛观点,并断定“老泉是子瞻号”。

但是,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着的《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中,仍然坚持说: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当时称为老苏。此书是“三言两拍”中名篇,又编成评话、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老苏即老泉”之说久盛不衰。一些文人笔记,如《瑞桂堂暇录》等,都说“老泉携东坡颍滨谒张文定公……”学者王文诰在《苏诗总案注》中写道:“东坡姊八娘为程正辅妻,正辅名之才,即母夫人侄也。八娘以事舅姑不得志卒。

老泉遂与正辅父子绝。东坡与子由共绝之,凡四十二年,至惠州始释憾。“还是把“老泉”之号加在苏洵头上。

不过,赞同郎瑛观点的文士学者越来越多。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戚牧《牧牛庵笔记》、吴景旭《历代诗话》中,都对“老泉”作了考证,均认为是苏东坡之号。《牧牛庵笔记。东坡别号》中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尽人皆知;又字子平,知者已少。至老泉居士,则皆以为乃父明允先生。

其实老泉亦东坡之别字也。原版《晚香堂帖》尾有“东坡、老泉”二印,铃苏拭名下此其明证。《历代诗话》引用“蜀中诗话”说,苏东坡《老翁泉》诗曰:“井中老翁娱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公来无踪去无迹,井石团露水生花。翁今与世两无与,何事纷纷惊牧竖。改颜易服与世同,无使世人知有翁。”如果父亲大号“老泉”,东坡是绝不会如此作诗讽喻的。所以吴景旭说:“如此,则老泉之号,未应属明允也。”他还举述苏询《嘉佑集》中有《老人泉铭》,东坡也作过《老人泉》诗。又东坡《送贾讷倅眉》诗曰:“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自注云:“先君葬于蟇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翁泉。”

可见,“老人泉”或称“老翁泉”,是苏洵之墓茔地,东坡晚年为纪念先人而自号老泉山人。清末民国初年,章太炎在增修《三字经》时,就把其中的“苏老泉,二十七”改为“苏明允,二十七”。似乎已属定论,其实又不然。解放后,一些出版物中仍有将苏洵称之为苏老泉的,有的学者也坚持此说,《历代文选》就载录道:“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始发愤学习。”曾枣庄《苏轼评传》也取此说。而流传的《三字经》浅注等小册子中,更是明白写道:“苏老泉,宋朝人,姓苏,名洵,字明允,号老泉,苏东坡的父亲。”

近年来,有些同志撰文又提出这一悬案。《求索》杂志发表冬子《苏老泉应该是苏轼》一文,文中除了复述叶梦得等的材料,又引用古香斋本施注苏诗卷三十四《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云:“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此诗僧名泉公,古体诗不避字复,改唤“老泉”,纯属戏呼,若果父号“老泉”,能如此呼乎?所以断定“老泉”是苏东坡之号。近人又举述钱大听《十驾斋养心录》中所载,东坡祖父名“序”,所以东坡给人作序,都写“叙”字,而从不写“序”,为避祖父讳。如果他父亲又号老泉,东坡怎会在诗中直书“却有老泉来唤人”呢?可见“老泉”断非苏洵,而确是苏轼自己。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小故事 苏老泉到底指的是谁?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父亲。一门三苏,除了苏轼和苏辙,作为父亲的苏洵也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也许苏洵的名字在后世没有苏轼的名声来的响亮,但是却也不能忽视他个人的才学和文名。作为一位历史名人,尽管没有自己的儿子出名,但是却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供后世人认识这位北宋的文学家。

  糖与墨

  苏洵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认真,一直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用功。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勤能补拙,苏洵认真学习的态度仍然让他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说当时苏洵读书基本上已经读成魔了,心无旁骛到连墨汁与糖都分不清。

  事情发生在有一年的端午节,苏洵仍然依照旧例在书房里专心读书,连早饭都没有吃。程夫人担心他饿肚子,于是便特意为他剥了几个粽子,并一碟白糖送进书房。

  程夫人没有打扰他,将东西放下后便出去了。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她再进去看的时候,发现粽子已经被吃完了。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糖碟却丝毫未动。倒是砚台的周围,散落了不少的糯米粒。

  程夫人再定睛一看,发现苏洵的嘴边上乌黑一片。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心中只觉好笑。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苏洵教子

  苏洵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等他的儿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后,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整日贪玩,对书本并不感兴趣。在多次劝导无效之后,苏洵决定换一种方法教育自己的儿子。

  从此之后,每当苏轼和苏辙两人玩耍之时,苏洵就躲在他们旁边看书,但是当两兄弟走过来的时候,却有急急忙忙的将书藏起来。两兄弟古灵精怪,认为自己的父亲一定藏了什么好东西。于是在苏洵外出之后,两兄弟将书给偷出来,并且认真的读起来。此后,渐渐的两兄弟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家。

  焚书铭志

  苏洵读书晚,但偏偏太过自傲,仗着自己聪明不将旁人看在眼里。他认为读书并不是一件难事,同辈人中没有谁比他高明。但是后来他第一次参加乡试,却不幸落第。这次惨痛的教训,让苏洵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将自己以前所作文章拿出,仔细阅读,最终说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当下便将自己所作的文章全部焚烧殆尽,立志从头再来,发奋学习。

  苏洵这样一种破釜沉舟,从头开始的魄力是现代人们需要学习的。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里的苏老泉一般来说指的都是苏洵,但是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苏老泉指的可能是其字苏轼。

  宋朝词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道:“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东坡其所居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又于卷册间见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共一印,其所画竹或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

  叶梦得是宋朝词人,与苏轼苏洵大致同处于一个时代,他所说的还是可以信的过的。而《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里的苏老泉指的的确是苏洵,苏洵也的确是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的。也许后人有人将苏洵与苏轼的号弄错了,才导致了一个苏老泉两个人的疑惑。

相关参考

苏洵为何27岁才开始读书 苏老泉是苏洵吗

  苏洵  也许苏洵的名字在后世没有苏轼的名声来的响亮,但是却也不能忽视他个人的才学和文名。作为一位历史名人,尽管没有自己的儿子出名,但是却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供后世人认识这位北宋的文学家。  

为什么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是《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是三苏之一,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苏洵、苏轼、苏辙被当时人称...

苏洵为什么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苏洵代表作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是《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是三苏之一,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苏洵、苏轼、苏辙被当时人称...

苏洵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考上进士的?

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名话说的就是北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字面上意思是苏洵二十七岁了,才开始发奋读书。但是我们一想不对啊,苏轼与苏辙都是苏洵教出来的,苏洵二十八岁时得了...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唐宋时期有在散文方面十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而三苏正是这八大家之中的人。并且三苏还是父子三人,那么三苏

其实才女苏小妹是苏轼的姐姐并没有嫁秦观

历史上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大多出自野史和小说,正规史书上记载并不多,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苏小妹并不存在。近读苏洵《自尤》诗,发现苏小妹不但真有其人,而且非常有才,只是命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没

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

  然而有一位伟大的女性,也许她的名字没有孟母和岳母她们声名显赫,但她却成绩斐然,功德无量。她就是苏洵的妻子,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  苏轼母亲程氏在18岁时嫁入苏家,当时苏洵年仅19岁,还是一个未

苏洵——只要有心,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

说北宋的时候,苏轼的老爹苏洵读书很不用心。二十好几了,书一点都没读进去。打算稀里糊涂的混日子。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二十七岁。不知是脑子开窍了,还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总之,这位老兄是觉悟了。往日不读的书,

苏轼与苏辙名字有什么含义 苏洵为什么要这样取名

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和他的名字之间,或许会有着某种联系,因为名字寄托着他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和培养,所以他也就会照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去发展。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族“三苏”,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弟弟

苏学士义藏嫩蕊茶

宋熙宁二年,苏轼为父亲苏洵守孝期满,重回朝中任原职。阔别京师几年,他突然发现,现在的朝局已经不是他二十岁时看到的天下了。眼下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朝廷分成两派,一派守旧,一派推新政,各结党羽,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