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古老婚俗:阿昌族是怎样抢亲的

Posted 阿昌族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昌族古老婚俗:阿昌族是怎样抢亲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昌族古老婚俗:阿昌族是怎样抢亲的

阿昌族的青年男女通常利用生产、节日等聚会场合选择配偶,建立感情;往后男子便经常到姑娘家里去“串姑娘”。“串姑娘”的时间几乎都在晚上。届时,小伙子在姑娘窗前吹起葫芦笙,悠扬悦耳的曲调传递着对姑娘的爱慕。姑娘听到熟悉的曲调,确认是自己心爱的情人后,便立即出门把他迎进家中。这时,姑娘的父母兄弟就有意回避。当屋里只剩下一对恋人时,他们时而悄声细语,时而对唱情歌。时间渐渐地逝去,当初升的太阳从天边冉冉升起时,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分开。

私约抢婚

抢亲是阿昌人缔结婚姻的一种古老方式。一对恋人感情笃深以后,按照阿昌族的习惯必须由男子聘媒说亲。但是,若遭到女方父母的谢绝,一对恋人又不甘心罢休,便私下约定时间、地点,由男子来抢亲。到了约定的日期,男子约集十几位平时相好的伙伴来到女方村外,姑娘估计这时意中人已前来“接她”便借故来到村外约定地点。这时隐藏起来的小伙子们突然出现在姑娘面前,不由分说地上前将姑娘抬起便走。

姑娘遇到这种情景并不惊慌,但为了表示是被抢走的,会高声呼救,其实这种呼救只是向父母和村里人表示自己已被抢走而已。父母和村里人听到呼救声,便仓促赶来,发现抢婚的人不仅个个精明强悍,而且人数众多,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将女子抢回。

女方父母只好无可奈何地叫骂几声,村里人也只虚张声势地追赶一段路,表示对女儿的父母的同情。这时,抢亲的队伍保护着女子渐渐离去。

过往不究

抢得的姑娘一进男方的门,男方就放鞭炮,祝贺抢亲成功和婚礼开始。接着举行拜堂仪式,让姑娘包上高包头,表示已经结婚,任何人再无权娶走。

举行这些仪式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清晨,男子唯恐女方家里来人质询或找麻烦,又悄悄地领着妻子到离家较远的亲戚家或暂时躲进深山密林,直到女方家父母被迫同意这桩亲事为止,才一起回来。

回来后须向女方家补办婚礼手续,给女方家里送去聘金彩礼和嫁妆等,双方也就既往不咎,互相往来,亲密无间,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段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似的。

深夜娶新娘

过去,梁河一带的阿昌族迎娶新娘一般由新郎在深夜去接。新娘由伴娘陪同来到村外,遇到新郎后,伴娘回村。新娘在新郎的陪伴下来到新郎家。

他们到达门口的时间,必须是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刻。他们认为这样才会吉祥如意,以后的生活才会象日出一样生机勃勃。接回来新娘后,新婚夫妇在正堂拜天地,并拜谢父母养育之恩。父母也对新婚夫妇说些祝福的话语。仪式完毕,举行婚宴。婚宴上,亲友和全寨的邻里都祝贺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相关参考

阿昌族男女是怎样恋爱的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会疯。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婚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在婚礼中新娘、新

阿昌族男女是怎样恋爱的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会疯。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婚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在婚礼中新娘、新

阿昌族新郎是怎样接新娘的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青年的恋爱和结婚仪式独特而又有趣。阿昌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大多是在赶街和节日里互相认识的。开头,小伙子问姑娘“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姑娘回答:“我的名字不好听,爹妈叫我××。”如姑娘对小伙子有好感

阿昌族新郎是怎样接新娘的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青年的恋爱和结婚仪式独特而又有趣。阿昌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大多是在赶街和节日里互相认识的。开头,小伙子问姑娘“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姑娘回答:“我的名字不好听,爹妈叫我××。”如姑娘对小伙子有好感

阿昌族的信仰是什么 阿昌族宗教

户撒阿昌族和傣族一样,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节日有“进洼”、“出洼”、“烧白柴”、“泼水节”等。一些较大的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爷(大和尚),群众轮流供给饭食。群众供养佛爷以及宗教节日的布施,耗去大量

阿昌族过年时妇女们都要干啥 阿昌族节日

阿昌族的民族节日很多。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重要节日,同时盛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和云龙县阿昌族大部分地区。窝罗节于每年的正月初举行。阿露节,汉族亦称“会街节”,是陇川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遇农历十月二

阿昌族过年时妇女们都要干啥 阿昌族节日

阿昌族的民族节日很多。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重要节日,同时盛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和云龙县阿昌族大部分地区。窝罗节于每年的正月初举行。阿露节,汉族亦称“会街节”,是陇川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遇农历十月二

阿昌族的信仰是什么 阿昌族宗教

户撒阿昌族和傣族一样,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节日有“进洼”、“出洼”、“烧白柴”、“泼水节”等。一些较大的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爷(大和尚),群众轮流供给饭食。群众供养佛爷以及宗教节日的布施,耗去大量的...

阿昌族饮食风俗简介 阿昌族饮食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

阿昌族饮食风俗简介 阿昌族饮食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