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

Posted 赵匡胤 皇位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

2、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孙?

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赵匡胤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人格魅力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都算得上数一数二。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突然暴毙。让后世百思不解的是,赵匡胤死后,皇位不是传给儿子,而是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按赵光义的说法,他们兄弟之间早就有一份“金匮之盟”。这份盟约是在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时对赵匡胤说,后周灭亡皆因幼主临朝,如果想要大宋江山永固,赵匡胤死后应当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待赵光义死后,再传给赵匡胤之子。赵匡胤是个大孝子,为了让母亲能够安详离世,于是便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但这份所谓的“金匮之盟”疑点重重。宋太祖在世的时候,从来没人听说过有这么一份盟约。而且太祖去世时,次子赵德昭已25岁,最小的儿子赵德芳也已经17岁,完全有能力继承大统。

赵光义继位后,短短几年时间,赵匡胤在世的几个儿子相继死去。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四弟赵廷美,也因屡遭贬斥,忧郁而死。这是否可以印证赵光义的心虚呢?

除了疑点重重的“金匮之盟”外,赵匡胤的突然暴毙也是非常离奇。根据赵光义自己所说,他是奉诏进宫议事,并陪太祖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赵光义奉遗诏继承皇位。这种说法本身就很不靠谱,赵匡胤死前,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的疾病,一个晚上就突然暴毙,身边又只有赵光义一人。他说自己没有加害兄长,你信吗?

另有史料对这一千古谜案做了记载。当天夜里赵匡胤原本想召四子赵德芳进宫议事,结果被晋王赵光义知晓,封锁了消息。赵光义擅自进入皇帝寝宫,左右不得闻。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当夜,太祖驾崩,晋王赵光义继位。这一千古谜案,被后世称为“烛影斧声”。

综上所述,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很可能并不是出于自愿传给弟弟赵光义的。纵观中国历史,从秦朝到清朝,凡是皇帝自己有子嗣的,都奉行的是父死子继的传位制度,从来没有什么兄终弟及。从人之常情考虑,兄弟再亲毕竟也比不上自己亲生骨肉,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这从情理上也站不住脚。

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孙?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把帝位传给你兄弟光义,光义百年后再传给三第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长子德昭。

赵匡胤表示同意,也做出了承诺,于是杜太后让丞相赵普把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记录下来,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但是,这种说法似乎有点不能完全让人信服,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14岁了,次子赵的芳也已经8岁,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他做了17年皇帝当时年龄50岁,也就是说在那时他的长子已经28多岁,完全不存在幼帝执政的情况,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于是另一个历史事件烛影斧声被演绎的绘声绘色,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朔风凛冽,大雪飞扬,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赶到后,宋太祖表示要商议国家大事,屏退了左右侍从,独自与赵光义酌酒对饮。

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远远看见殿内烛火摇晃不定,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其余的人只能在远处看到宫室里烛光下人影晃动,且听到斧钺击物的碰撞声,等赵光义离开后,宦官宫女们进去一看,太祖早已驾崩了,享年五十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从太祖后期来看和赵广义的关系并不和睦,赵匡胤想把都城开封迁往洛阳,就因为赵广义是开封府尹掌管太多的军事要务,宋太祖显然已经感到自己的兄弟对自己有莫大的威胁,而赵匡胤最后死得也很糊涂,看宋史记载他的死文字也非常的少,从赵广义后来毒死李后主来看,太祖很可能是被赵光义毒死。

赵广义登上皇位后,发动对辽战争,希望收回幽云十六州,但在高粱河决战中大败,赵光义只身逃离,差点被俘,赵光义大败后曾经失踪一段时间,朝廷内怀疑其已死,有人提议让赵德昭继位,赵光义回皇宫后得知此事,不久赵德昭自杀(死时29岁)。三年后八贤王赵德芳暴毙(死时25岁),赵光义开始整自己三弟赵廷美(赵匡美),诬陷其谋反,发往边疆流放,并且修改皇族名录,说赵廷美是养子,根本不配是皇族,赵廷美在流放途中病死。

赵光义迫害皇族的做法,遭到他的大儿子(太子)的反对,太子最后竟然以装疯焚烧宫殿来抗议,赵光义被迫转立二儿子为太子,没想到他的二儿子在一次家庭纠纷中被自己的小妾误杀,最后继位的宋真宗是赵光义的最后的小儿子。

耐人寻味的是,宋太宗的后裔在北宋灭亡时全被女真人掳掠到北方去了,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帝位只好由宋太祖的后裔宋孝宗(德芳的第六代孙)继承,而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宋理宗则是赵德昭的第九代孙,这样,从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开始,帝位一直由宋太祖的子孙继承,宋太宗系统从此中断。

相关参考

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孙?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

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刚刚知天命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消息传出,文武百官一时震惊不已。>行伍出身的赵匡胤一向体魄强健,这过去的九个月中,他多次频繁出游,最远的甚至到达了西京洛阳。而且,

历史人物 诸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弟弟

诸樊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弟弟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吴晋结交后,吴国就进攻楚国,吴军进入州来(安徽凤台),楚将子重从郑国赶去救援。吴军最后占领了楚国的蛮夷地区,吴国开始强大了。第五年,

皇帝问大臣:朕该将皇位传给谁

公元976年11月14日凌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并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谜团。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不同的说法,但令人不解的是,继承皇位的不是儿子赵德昭,而是弟弟赵光义。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赵匡

历史秘闻 皇帝问大臣:朕该将皇位传给谁

公元976年11月14日凌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并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谜团。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不同的说法,但令人不解的是,继承皇位的不是儿子赵德昭,而是弟弟赵光义。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赵匡

历史人物 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

  自夏启“家天下”以来,历代帝王传位于子嗣就成了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但奇怪的是,在历史上,竟有两位老皇帝没有按规矩出牌: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独出心裁将皇位传给了孙子;另一个则是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将皇

历史人物 刘备如果把皇位传给刘封,而不是刘禅,蜀汉会更好吗

原标题:刘备如果把皇位传给刘封,而不是刘禅,蜀汉会更好吗读三国时,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不是阿斗太无能,诸葛亮何至于累成那样啊!刘备为什么非要把位子传给无能的阿斗啊!关于阿斗是不是无能,不需要讨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孙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允炆是怎么失踪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历朝皇帝传位的时候,首选当然是自己的儿子,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儿子的时候会选择自己的兄弟,或者过继一个儿子来,名义上

历史人物 为什么赵匡胤会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原因竟然如此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刚刚知天命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消息传出,文武百官一时震惊不已。>行伍出身的赵匡胤一向体魄强健,这过去的九个月中,他多次频繁出游,最远的甚至到达了西京洛阳。而且,

历史人物 赵光义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母亲真的让他传位给赵光义吗?为何赵匡胤却不尽快立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自己儿子?现在唯一能找到的历史解释,记载在宋代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