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谈经夺席
Posted 经学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谈经夺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谈经夺席
东汉初年有一个人叫戴凭。他从小就聪明好学,16岁时已经精通 《周易》 和其他儒家经典,被郡里推荐为经学博士,担任郎中。
有一天,光武帝召集大臣开会讨论经学。大臣们各自坐到席子上,高谈阔论。戴凭资历浅,不能参与,便站在大殿下倾听,独自一人站了很久,不肯离开。光武帝感到奇怪,问他有什么想法。戴凭说: “这些人解说经书,都赶不上我。但他们地位比我高,我没有席位。” 光武帝马上命他上殿就座,跟大家一起讨论。大臣们提出的质疑,戴凭都广征博引,对答如流。光武帝很高兴,马上拜他为侍中。
有年元旦清晨,百官都上朝拜见光武帝。光武帝命令大家举行说经比赛,互相诘难。比赛规定: 谁阐述意义不通顺,就算输; 阐述得通顺的,就算赢。赢了的人便可拿掉失败者的坐席。戴凭应对自如,左右逢源,夺过一张张的坐席。最后,他竟得了50多张席子,厚厚地重叠在一起。于是京城人编了一句谚语:“解经不穷戴侍中。” 这便是著名的 “谈经夺席”典故的来源。
戴凭不仅精通经学,也很有政治主见,光武帝常常征询他对政事得失的看法。有次,光武帝说: “您是侍中,应关心国事,知无不言。” 戴凭说: “陛下太严厉了。” 光武帝说: “表现在什么地方?” 戴凭说: “有个蒋遵,清廉正派,陛下却因别人讲了一件皮毛小事而抓他下狱。” 光武帝发怒说: “你想结党营私吗?” 戴凭二话不说,叩头离开,自己走到监牢里去了。刘秀知道后召见他,他说: “我不敢用死劝谏陛下,有愧于这圣明的时代。”光武帝明白他的用意,终于下命释放了蒋遵。
相关参考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因此这两个和尚总会在清晨下山去溪边挑水的时候相遇。每次相遇,他们都会相互问好,谈经论佛。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因此这两个和尚总会在清晨下山去溪边挑水的时候相遇。每次相遇,他们都会相互问好,谈经论佛。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