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太原大捷
Posted 尚书
篇首语: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太原大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太原大捷
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长驱直入长安城。郭子仪、李光弼不得不放弃河北,率军赶往灵武。肃宗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李光弼为户部尚书,二人并拜相。叛将史思明引兵攻掠河北,原来收复的河北郡县,又被史思明占领。
757年正月,史思明率10万兵众围攻太原。李光弼的兵力不满万人,但是军纪严明,战斗力很强,叛军在太原城外围攻了一个月,不能攻打进去。李光弼下令用石炮向敌营发动猛攻,一炮轰出去就能炸死二十多名叛军,史思明的部众有十分之二三被击毙。李光弼还指挥部下挖地道通往叛军营地,乘叛军营地陷蹋、兵众惊乱之机,再命令官军发起进攻,斩杀和俘虏叛军数以万计。
正当太原城两军攻守激战之时,从洛阳传来了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的消息,史思明只好离开太原,回军守范阳,留叛将蔡希德等继续围攻太原。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乘叛军主帅史思明刚撤走,又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主动攻击兵力强盛的叛军,于二月大败蔡希德军,斩杀叛军7万多人,取得了守卫太原的重大胜利。
相关参考
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在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伏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1937年8月,侵入山西的日军分两路南下,向雁门、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夺取太原。开赴晋东北前线的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
通过对宁远大捷简介,了解明军和后金的交战历史,也能对明朝末期的大将袁崇焕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宁远之战发生在明朝最后第二个皇帝天启六年。当时的后金(后称满清)势力在辽东崛起,统一了女真族,并开始对明朝发
万家岭大捷是1938年武汉会战中,在万家岭一带中国军队围歼日本军队第106师团大部的一场战役。中国方面为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的第四军,第七十四军,第六十六军,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新编第十三师
通过对宁远大捷简介,了解明军和后金的交战历史,也能对明朝末期的大将袁崇焕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宁远之战发生在明朝最后第二个皇帝天启六年。当时的后金(后称满清)势力在辽东崛起,统一了女真族,并开始对明朝发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杆、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杆、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
机械键盘也能做到IP68?民间大佬拆解开搞感兴趣郾城大捷的起因是因为金国耐不住寂寞了,挑起了一场战争,但是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岳飞,吃了败仗,宋朝才扬眉吐气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郾城大捷的起因和经过。郾城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成功伏擊戰,歷史上稱之為平型關大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成功伏擊戰,歷史上稱之為平型關大
廊坊大捷发生于庚子年初,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骇人听闻的战役,这次战役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敢于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勇气与决心。廊坊大捷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它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气节,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