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魏元忠遭贬
篇首语: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魏元忠遭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魏元忠遭贬
名相狄仁杰死后,魏元忠接替了宰相的职位。当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轻英俊、风流倜傥,他们入朝侍奉女皇武则天,都得到特别的宠幸。张氏兄弟的权势盛极一时,连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等都争相拜访于其门庭,朝中文武官员遇见两张,也得让他们三分。可是,魏元忠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并敢于在武则天面前斥责张氏兄弟为小人。
魏元忠 (?—707),宋州宋城 (今河南商丘县) 人。他是个有名的硬汉,在周兴等酷吏得势时,曾三次被诬陷流放,但他始终不屈服。他反对张氏兄弟仗势弄权,便招来了两张的痛恨和诬陷。两张在武则天面前进谗言说: “魏元忠背后议论陛下,说是太后老了,不如紧跟太子靠得住。” 武则天大怒,下令将魏元忠关进了监牢。张昌宗又贿赂魏元忠的部下官员张说,指使他作伪证。在宋璟、刘知几等知名官员的激励下,张说在廷辩中全部讲了实话,并说: “臣确实没听魏相说过反对陛下的话,只是张昌宗逼我做伪证罢了。”
武则天没有抓到魏元忠谋反的证据,但又不愿让两张下不了台阶,于是撤了魏元忠宰相的职务,同时也把张说流放到岭南去了。
唐中宗复位以后,魏元忠再度被征召入朝拜相。他重登相位后,仍不改忠正之节,又反对武三思、安乐公主等结帮专权,在朝臣中颇孚众望。后来又被宗楚客诬告,贬为婺川 (今贵州务川县) 尉,在赴贬所途中死去。
相关参考
魏元忠魏元忠本名魏真宰,出生宋州宋城县(今商丘市睢阳区),一生经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也是唐朝一位颇有作为的宰相。魏元忠简介>魏元忠(?-707年),原名真宰,宋州宋城县(今河南
魏元忠历任左仆射、中书令、宰相等职,封爵齐国公,还曾平定扬州叛乱,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流放,最终于707年逝世,谥号“贞”。魏元忠武则天魏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当时的人都说他无罪。武则天曾对他
魏元忠是唐代较有作为的宰相,他在军事方面也有一定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一生坎坷,最终死在贬职路上。魏元忠的故事丞相魏元忠与礼部尚书郑惟忠,都是宋城人,都很有才气,从小
魏元忠深秋,长安叶落,禁宫之内一片萧索,西北边陲又传来消息,中书令、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李敬玄,率军18万,在青海湖畔与吐蕃军队会战,大败,工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先锋官刘审礼被俘身亡。唐高宗李治对此
魏元忠魏元忠本名魏真宰,出生宋州宋城县(今商丘市睢阳区),一生经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也是唐朝一位颇有作为的宰相。魏元忠简介>魏元忠(?-707年),原名真宰,宋州宋城县(今河南
魏元忠历任左仆射、中书令、宰相等职,封爵齐国公,还曾平定扬州叛乱,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流放,最终于707年逝世,谥号“贞”。魏元忠武则天魏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当时的人都说他无罪。武则天曾对他
张说张说是唐朝重要的政治、文学人物,一生三度拜相,掌文学之任三十多年,被称作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不过,人无完人,张说为人暴躁耿直又颇为贪
狄仁杰死了以后,魏元忠当了宰相。那时候,武则天宠幸两个官员,叫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个人权势大得不得了,满朝文武官员见到两张,都让他们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是个有名的硬汉,在周
宋璟宋璟别名宋广平、宋文贞、宋开府,担任过凤阁舍人、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尚书右丞相等职,封爵广平郡公,为开元盛世的开创贡献一生。宋璟的故事>解救魏元忠>长安三年(703年),宰相魏元忠被张易之诬构,张
鸟居元忠是伊贺守忠吉第三子,幼名鹤之助,小名彦右卫门,天文八年(1539)生于三河国碧海郡渡村。父亲鸟居忠吉,曾在松平广忠死后,家中无主之时,担任冈崎总奉行。>元忠仅十二岁,就随父赴骏府,做了十岁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