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晋武帝下诏伐吴
Posted 将军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晋武帝下诏伐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晋武帝下诏伐吴
在西晋朝廷中以羊祜为首的勇战派和以贾充为首的畏战派曾围绕是否伐吴这个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晋武帝司马炎举棋不定,一时难以下定灭吴决心。
七十高龄的益州刺史王濬和镇南大将军杜预多次上疏敦促司马炎早下灭吴决心。不要坐失良机。王濬指出吴主孙皓“荒淫凶虐,宜速征伐”。杜预说明及时伐吴 “有万安之举,无倾败之虑”,一旦成功,“可开太平之基”。当时,晋武帝正在宫中与秘书丞张华下围棋,表章一到,晋武帝点头称是。张华十分激动,推开棋局对武帝说: “孙皓暴虐,诛杀贤臣,已经失去人心,我们乘机讨伐,可使江南迅速平定。陛下不能再迟疑!”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终于下达伐吴诏书,说: “兵兴以来,八十余年,戎车出征,罔有宁岁,死亡流离,伤害和气”。现在已到 “戢兵静役,与人休息”的时候了。但是东吴多次犯境扰边,所以要采取大的军事行动,以便 “南平吴越,北震戎狄。然后得以休牛放马,与天下共享无为之福。” 并且命令凡家有二丁、三丁抽一人从军; 四丁抽二人; 六丁以上抽三人,年龄限制在17岁至50岁之间。“宣敕中外群官,使各悉心毕力。”
诏书下达后,晋武帝遵照羊祜生前的建议,委派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出兵涂中 (安徽滁水流域); 安东将军王浑出兵江西; 建威将军王戎出兵武昌; 平南将军胡奋出兵夏口; 镇南大将军杜预出兵江陵; 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众顺江而下。太尉贾充为帅,杨济为副帅,东西线一共20余万人,兵分六路,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东吴发起总攻。
相关参考
长安城内骄阳炎炎,没有一丝丝冷风,草木也在太阳的晖映下,被烤的气息奄奄。年事以高的汉武帝难以忍耐长安城的酷热,带着侍卫、太监等一千多人,声势赫赫的从长安的未央宫迁徙到了百里之外的甘泉宫避暑。长安城内,
历史秘闻 皇室宫斗父子相杀,汉武帝晚年疑神疑鬼,听谗言下诏伐杀太子
长安城内骄阳炎炎,没有一丝丝冷风,草木也在太阳的晖映下,被烤的气息奄奄。年事以高的汉武帝难以忍耐长安城的酷热,带着侍卫、太监等一千多人,声势赫赫的从长安的未央宫迁徙到了百里之外的甘泉宫避暑。长安城内,
泰始中年,晋武帝司马炎涛兴伐吴之役,下诏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
完颜宗弼,金兀术自公元1140年(天眷三年)顺昌、颖昌大败后,并未放弃与宋划淮为界的打算。因宗弼之请,熙宗下诏伐宋。再次挑起宋金大战。> 公元1141年(皇统元年)二月,克庐州。与宋军战于柘皋镇
西晋历史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继承其父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迫使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他,定国号晋,建都洛阳。晋武帝即位后,大封宗室、继承了两汉的封国制。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浚等人分兵伐吴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公元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第二年,吴国灭亡,分割多年的国家再次统一。是为晋朝。灭掉吴国时,司马炎45岁。他总共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公元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第二年,吴国灭亡,分割多年的国家再次统一。是为晋朝。灭掉吴国时,司马炎45岁。他总共
大明七年(463年)十二月,浙江等地因为剧烈旱灾,造成严重的大饥荒,浙江十分之六的户口饿死逃散。但此时孝武帝刘骏已经病重。 大明八年(464)正月六日,孝武帝在病床下诏说:“东方去年收成不好,需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公元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F等人分兵伐吴。第二年,吴国灭亡,分割多年的国家再次统一。是为晋朝。灭掉吴国时,司马炎45岁。他总共
杜预、王濬灭吴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非常残暴,不光贪图享乐,还动不动就挖人眼睛,剥人脸皮,把东吴闹得鸡犬不宁。晋武帝见时机成熟,于是决定兴兵伐吴。279年,晋武帝派兵20多万,分三路进军,一路是镇南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