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谁是第一伯乐

Posted 人才

篇首语: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和刘备谁是第一伯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和刘备谁是第一伯乐

2、谁是曹操的第一功勋谋臣

曹操和刘备谁是第一伯乐

和刘备都是三国很厉害的人物,他们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过二人相比,谁更看人准呢?或许有人说是曹操,你看曹操那些人物都很有本事。不过有一点,曹操的人才大多是别人中途投奔而来的,因为曹操在三国里面,势力最大。曹操量才录用、唯才是举,相比一下,刘备看人最准。

刘备的人才好多是自己发现的,因为刘备的实力最弱。

其一,在三国诸位巨头中,刘备是唯一一个草根领袖。因为吃过很多苦,所以才想早日从逆境走出来。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来不放弃对成功的渴望。如果没有鉴识人的功夫,自然无法去甄别人才。

刘备当年孤苦无依,在家要投军招募乡勇的第一批人才,就是这样得来的。比如张飞,二人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号称万人敌,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都是不可小觑的人才,能在刘备无立锥之地的时候,看上刘备,然后始终如一的跟随刘备,可见刘备的号召力。

其二,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人才,著名的“三顾茅庐”,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当时刘备驻扎在新野,兵力微弱,没有谋士。听说很有智谋,就和关羽张飞,历尽艰辛万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当时刘备已经四十七岁,而诸葛亮才二十多岁,刘备当时已经是豫州牧、宜城亭侯、左将军,名满天下,厮杀大半生,要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子,可见刘备的诚意。

其三,眼毒,看人准。当时刘备手下有很多能人,比如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刘备很信任马氏兄弟,马良曾担任刘备的秘书。马良的弟弟马谡也很有才略,但刘备能看出这个人夸夸其谈。

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刘备死后,诸葛亮让马谡镇守街亭,最后失利,诸葛亮一边斩了 马谡,一边痛心疾首的说:“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 言,因此痛哭耳!”

其四,玩转诸葛亮和曹操。在三国里,曹操是奸绝,诸葛亮是智绝。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都是足智多谋的人物,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被刘备玩得团团转。曹操得意的时候,刘备被压榨的无计可施,在曹操手下,处处韬光隐晦装孙子。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居然大白天说胡话,骗取曹操的信任,当时曹营的荀攸等人劝曹操早一点杀害刘备,刘备居然逃脱,可见刘备确实非寻常人可比;在孙权手下也是如此,著名的刘备招亲不就如此。

另外大家都说诸葛亮是神算,可在刘备托孤的时候,居然只有跪地痛哭的份。

曹操知道司马懿有虎狼之心,今后可能会加害自己,自己的后人仍然对司马懿言听计从;刘备知道诸葛亮很有本事,因此对诸葛亮很放心,而且刘备用诸葛成为佳话,种种迹象表明,刘备比曹操看人更准。

谁是曹操的第一功勋谋臣

曹操帐下谋士众多,他们运筹帷幄,为魏国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辅臣云集,就无人像诸葛亮在蜀国那般被众星拱月,对垒谁是第一功勋谋臣也见仁见智。在笔者看来,则以荀莫属。

荀字文若,豫州颍川人。永汉元年(189年)举孝廉,任守宫令,即为皇帝掌握笔墨、纸张的那类小官。因董卓专权弃官归家,又以颍川是四面受敌之地,劝乡里人离开故土。荀自身到了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但预料袁“终不能成大事”(《三国志・魏书十・荀传》),于初平二年(191年)毅然转投曹操。曹操将他比作张良,时年29岁的荀自此最早投奔曹操的顶尖谋士。当然,资历并不等于功绩,而且就出谋划策来说,荀的名头也不如郭嘉、荀攸响亮。陈寿称其“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既如此,何以将荀推上功勋榜的首席?

首先,荀为曹操确立了纵横乾坤的重大方略。

一是奉天子而令诸侯。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自长安返回洛阳。在是否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营发生争执。不少人以韩暹、杨奉与张扬联合,不易制伏为由予以反对。荀力排众议,认为如今天子虽回洛阳,那里一片荒芜、草木丛生,义士有保护朝廷的想法,百姓因感念旧日繁华而悲伤。“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指出韩暹、杨奉难以成大患,如果不及时决定,等其他人万一生出此心,再考虑就迟了。这一建议提壶灌顶、石破天惊,被曹操采纳后,形成其他豪强无可比拟的战略优势。

二是拚袁绍以定北方。建安二年(197年),袁绍写信给曹操,言辞骄慢,令其大怒。荀阅信后说:“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如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已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德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能为!”(《三国志・魏书十・荀传》)一席话令曹操心结顿消,确立了与袁绍决一雌雄的心理准备。荀还提出先取吕布的步骤,从而为官渡之战扫平了障碍。建安四年(199年),围绕是否抗袁问题,曹营又展开一场辩论,孔融等人认为袁绍地广兵强,恐怕难以击败。荀指出:“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而一切皆如荀所料。

三是缓设九州以安人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兼任冀州牧,有人劝说他恢复古时所设置的九州,从而控制更广阔的区域。荀认为,这将使全国惊骇,许多人担忧会被逐个剥夺地盘,天下就不易图取。希望先平定河北,再修复旧日京都,然后南征荆州,等天下大定,才商议恢复古制,这才是国家的长久利益。曹操于是搁置了原打算。

第二,荀为曹操组合了征战南北的智库群体。荀虚怀若谷,极善于举荐人才。

他先推荐戏志才,使之成为曹操很得力的谋士。戏志才去世后,曹操给荀写信称:“自志才之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荀于是举荐郭嘉。由于荀一般在后方调度,曹操此前还曾问他谁可替代随军谋划,荀推荐了荀攸、钟繇。建安十年(205年),河东叛乱,曹操又让荀举荐贤才。荀称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傅子》)。杜畿果然成功平乱,并广施仁政,颇具政声。据《后汉书》所载:“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当是时,群雄并起,群雄之争即人才之争。可以说,荀所举之人,其价值都非一城一池可比。试想刘备因得诸葛亮辅佐,局面为之大变。荀攸、郭嘉、司马懿与诸葛亮均是同等级的人物。倘若没有荀攸、郭嘉用谋,曹操与袁绍的角力鹿死谁手,真难以预料。可见,荀对曹魏功莫大焉。

第三,荀为曹操稳固了赖以立足的后方阵地。

长期以来,荀“居中持重”(《三国志・魏书十・荀传》),有随曹操出征,而调度后方军国大事,所起作用有如萧何之于刘邦。兴平元年(194年),时任兖州牧的曹操东征陶谦,委任荀主持留守治所鄄城。恰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反叛,并暗中迎接吕布。吕布到达后,张邈遣人告诉荀说:“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其军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大家都很疑惑,荀则料定张邈叛变,速布置防备。豫州刺史郭贡率几万兵马来到城下,有人说他与吕布同谋,都非常害怕。郭贡要求面见荀,前来援助的夏侯认为不宜冒险,但荀推测郭贡尚未打定主意,正可前往劝说。郭贡见其毫无惧色,认为鄄城不易攻下,便带兵离去。荀又派程昱劝说范、东阿两县,终于为曹操保全了三城。可以说,也在危难之际为曹操保住了立足的根基。兴平二年(195年),曹操获悉徐州牧陶谦去世,欲乘机夺取徐州。荀劝阻道:“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三国志・魏书十・荀传》)为此建议曹操也稳固兖州,收获已成熟的麦子,积蓄粮谷,彻底战胜吕布。若现在攻打徐州,吕布将乘虚侵扰,就会失去兖州,以致无安身之地。曹操采纳其意见,储存粮秣,积蓄实力,不久大败吕布。建安元年(196年),荀又建议对关中将帅施恩布德,以腾出手来对付袁绍。建安六年(206年),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打算南击刘表。荀认为应乘袁绍兵败势穷时加以平定,假如现今远征长江汉水,万一袁绍收集残余,趁虚攻击背后,大事就完了。曹操纳其策,遂挥师北进。待彻底扫灭袁绍残余后,荀于建安十二年(208年)建议曹操出其不意攻击荆州,刘表之子刘琮速降。

相关参考

谁是曹操的第一功勋谋臣

曹操帐下谋士众多,他们运筹帷幄,为魏国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辅臣云集,就无人像诸葛亮在蜀国那般被众星拱月,对垒谁是第一功勋谋臣也见仁见智。在笔者看来,则以荀莫属。荀字文若,豫州颍川人。永汉元年(18

到底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 郭嘉和荀彧

谈及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向来都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郭嘉,有人说是荀彧。支持郭嘉的人认为,曹操曾多次表露痛失郭嘉的伤感,并且也曾写信给荀彧一再称赞郭嘉。那么事实上郭嘉真的是第一谋士吗?曹操盛赞郭嘉的背后

甘肃陇南有多重要?引得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

甘肃陇南有多重要?引得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果没有去过甘肃省,提到甘肃,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提到几句名诗或几个场景: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

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

刘备此人爱才、重才,并且识才。在汉末诸侯中,论起有伯乐之明的诸侯,首推曹操和刘备。于是刘备虽然起身微末,却能够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骁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能够拥有诸葛亮这样的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

赤壁之战后,曹操和刘备为什么都说周瑜坏话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男子,不仅气宇轩昂,而且风度翩翩,《三国志》记载「”长壮有姿貌”,他就是吴国第一任大都督周瑜。二十一岁时他就跟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孙权继位后,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

谁是袁世凯的伯乐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是古代春秋时期郜国(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引申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古人云: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汉韩婴《韩诗外传》);世有

战国四大名将各有所长,战法各异,谁是第一猛将?

战国四大名将各有所长,战法各异,谁是第一猛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春秋战国时期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既然这样,自然少不了征伐四方,纵横捭阖的

赵云未进前三,吕布屈居第二,谁是第一

三国史上,众多名将活跃在战场上,但是关于他们的排名却一直没有个定论。今天,小编重新给大家梳理一下三国十大名将的排行榜。第十,孙策。孙策是孙权的哥哥,与周瑜交好,也是一代青年才俊。但是,孙策去世的太早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是第一

一场战争的好坏除了指挥者的指挥外,谋士的出谋划策在战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诸候的成功与不成功关键就在领导者对谋士的运用。三国中谋士星罗棋布众多,从而使长达百年的战争显得更加波澜壮阔。曾在网上看到了一篇

张姓仅排第四,王姓未入榜,谁是第一

早在先秦之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固有“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的说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姓氏就合二为一。由于人口的迁徙以及其他原因,每个地区各姓氏的人口比例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