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羊祜献计灭吴
Posted 羊祜
篇首语: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羊祜献计灭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羊祜献计灭吴
晋武帝司马炎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平定东吴,统一中国。而首先积极支持司马炎这一举措,并为其出谋划策的就是羊祜。
公元274年陆抗病逝。羊祜认为时机成熟,上书晋武帝,提出灭吴的建议。他首先针对朝中大臣畏惧长江天险,裹足不前的情绪进行分析说: “凭借险要地势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只能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若双方力量不相匹敌,强弱悬殊过大,即使地势再险要也会被攻破。蜀汉与曹魏的对立就是极有力的说明。眼下长江虽险却不如蜀国剑阁险。大晋的兵力及武器装备又胜过当年的曹魏。孙皓暴虐,国内民怨沸腾。不乘此时出兵统一四海,更待何时!”羊祜抓住吴国沿江为界,北部边境线长数千里这个弱点,建议晋武帝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即选择精兵良将由益、梁、荆、豫、青、徐、扬、兖各州同时分头向东吴挺进。使其多方受敌,顾此失彼,兵力分散。然后,晋军乘虚而入。这样一来,长江这个天险屏障就会失去作用。灭亡东吴,易如反掌。晋武帝听后,十分赞同。不料遭到朝中许多大臣反对,加上秦、凉二州发生动乱,此事就此搁下。
公元278年,羊祜带病再次入朝面见晋武帝陈述灭吴大计。并举荐度支尚书杜预代替自己为荆州都督。12月,羊祜含恨去世。
事隔一年多,东吴灭亡,国家统一。在欢庆胜利的日子里,晋武帝没有忘记羊祜,他双手举杯,流着眼泪说: “天下统一,羊太傅当记头功!”亲自率群臣到羊祜庙中祭奠,将胜利的喜讯告知这位长眠于九泉的功臣。
相关参考
灭吴将领杜预是怎样的将军为何与羊祜齐名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
羊祜羊祜是西晋开国元勋,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等职,被封为钜平侯。羊祜是定策灭吴之人,虽然他没有亲自参与灭吴战争,但西晋按照他生前的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羊祜功不可没。羊祜的作
羊祜羊祜是西晋开国元勋,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等职,被封为钜平侯。羊祜是定策灭吴之人,虽然他没有亲自参与灭吴战争,但西晋按照他生前的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羊祜功不可没。羊祜的作
公元265年,在洛阳的一处宫殿里,新皇帝正以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几乎一样的仪式接受着魏帝曹奂的禅位,这个皇帝就是晋王朝的开创者、西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即位之初,励精图治,西晋的国威是蒸蒸日上。而
公元265年,在洛阳的一处宫殿里,新皇帝正以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几乎一样的仪式接受着魏帝曹奂的禅位,这个皇帝就是晋王朝的开创者、西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即位之初,励精图治,西晋的国威是蒸蒸日上。而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便着手准备灭掉吴国。晋泰始五年(269),晋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他操练士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同时经常与晋武帝商量盘算灭吴的大计,羊祜为晋灭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
战略示意图>> 晋泰始五年(269年),晋武帝以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卫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今山东临淄北);司马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以这些地区作为进军的
施仁政羊祜有远虑羊祜(hù)是西晋著名大臣,为官期间正直廉洁、不畏权贵,名动朝野。司马炎受禅让代魏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大事已定,晋武帝便有灭吴之志,以图统一天下。公元269年,晋武帝命尚书左仆射①羊
>>王(206~285),西晋名将。字士治。弘农湖(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在灭吴战役中益州造楼船,石头收降幡,功勋卓著,千古驰名。但他矜功自伐,负气任志,致使争起朝堂,白璧生瑕。>> 一、受知羊祜造船
晋主一直就有灭吴之意,因朝议多不同意,因此。羊祜镇守襄阳时,因为陆抗反战被撤职,又见孙皓失德,认为有可乘之机,于是上表请伐吴,大臣贾充、荀勖等人力言不可,因此没被批准。羊祜病危,荐杜预以代,司马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