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用五十袋米毒死了三千倭寇 明朝胡宗宪
篇首语:人起心发,树起根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竟用五十袋米毒死了三千倭寇 明朝胡宗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竟用五十袋米毒死了三千倭寇 明朝胡宗宪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
在明朝一帮子官二代、富二代中,胡宗宪可算是比较有真才实学的一个,虽然家里几代都是锦衣卫高官,却没有沦落为纨绔子弟。抗倭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功劳,胡宗宪这个人比较圆滑,他抗倭不像有些人只知道打打杀杀,他喜欢用计谋,经常搞搞离间计,挖个坑什么的,把一帮子倭寇玩的团团转。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胡宗宪用50袋大米轻松干掉3000多倭寇的事情,
当时,四万多倭寇兵分三路从沿海地区向杭州挺进,其中一路攻到了杭州城下,另一路拿下了嘉善和嘉兴直逼杭州,正带领一千多人在宁波一带剿倭的胡宗宪,赶紧带人回援。但是他兵力太少如果去杭州解围,恐怕不仅解不了围还会被两路倭寇包了饺子。
于是胡宗宪就想着在路上截击从嘉兴赶去杭州的倭寇,可是这路倭寇也有一万多人,一比十的比例可不好打伏击。于是胡宗宪就使了个计,派人搞了两艘船,装上50袋大米,这些可不是一般的大米,是提前用毒药泡过的。挑选了部分手下假扮成地方官员和随从的摸样,为了把戏演好还带上了官方文书,插了一杆到嘉兴犒劳军队的旗子。
这些人开船迎着嘉兴的方向就去了,路上果然遇到了从嘉兴赶去杭州的倭寇,一看倭寇来了这帮子人赶紧跳水逃命了。倭寇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对于这种情况见怪不怪,看着两船的粮食物资喜笑颜开,拉回去做晚饭了。
胡宗宪的轶事典故:
东南御倭战争
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推荐戚继光任参将,俞大猷为胡宗宪部将。并允许戚继光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汪直采用招抚策略,对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再将陈东处决。胡宗宪之后为了招抚王直,让他去杭州旅游,但是却被死脑筋的御史王本固杀掉,胡宗宪面对倭寇的愤怒侵袭,只得采取战争手段。他使俞大猷戚继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继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图,创造多次大捷。但他为减轻浙江压力,曾经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
金云翘传
相传,王翠翘被俘后曾向胡宗宪请求埋葬徐海,胡宗宪不许;请求去做尼姑,还是不许,而是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小兵。王翠翘对胡宗宪说道:“你诛杀归顺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么地方了?”她面对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负了你呀!”遂写诗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黄昏。
胡宗宪的评价:
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点。他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的确可圈可点,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也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世宗的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他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简单干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对曾经做错的事也要付出代价,尤其是触犯皇权的行为,更要严惩。世宗对胡宗宪屡次保全,让他尽展其才。胡宗宪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运降临之时。
胡宗宪的死,虽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是这也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18]困扰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终于在胡宗宪的手中得到控制,这对胡宗宪的才干来说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为人的确不够光明磊落。首先,胡宗宪与赵文华及严氏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次,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好色,这是不争的事实。胡宗宪通过在浙江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浙江盐银等手段,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有“总督银山”之称。其中,有一些花费是用在招抚倭寇上。以胡宗宪微薄的俸银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奢靡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非议。胡宗宪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怪了。[19]
不过,“千里做官只为钱”,明代官员贪污的非常多,无论是前代“三杨”还是抗倭名将戚继光,都有贪污事迹。而且胡宗宪贪污的钱财有些用于抗倭斗争,有些用于与上级搞好关系,这也是应该考虑的。不过胡宗宪贪污数额确实过于巨大,加上严嵩一倒,无人保他,他厄运也确实该降临了。
相关参考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戚继光了,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的抗倭英雄,此人就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为官,都是锦衣卫出身。data-filtered="filtered"在
历史秘闻 只知戚继光抗倭,却不知此人更厉害,用50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戚继光了,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的抗倭英雄,此人就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为官,都是锦衣卫出身。data-filtered="filtered"在
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能能臣。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可以说如果大明朝没有胡宗宪的话沿海的倭寇根本无法摆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
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能能臣。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可以说如果大明朝没有胡宗宪的话沿海的倭寇根本无法摆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
导读:这是个很难用世俗眼光读取的人物。他无权不快,依附奸相严嵩,伙同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陷害前任张经;他媚上,累献祥瑞阿谀皇帝;他生活放纵,挥金如土,酒色不绝。他识人善任,提拔出俞大猷、戚继光、卢镗
自明朝开国以来,倭患就一直存在,历代皇帝都曾出兵整治过倭患,只程度不同而已。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百姓因为屡次劫掠的倭寇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此朝廷派大军征缴倭寇。 说起嘉靖年间的抗倭大将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