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祖冲之求圆周率值
Posted 圆周率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祖冲之求圆周率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祖冲之求圆周率值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当数祖冲之。他求得的圆周率值,是举世公认的重大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 (公元429—500),蓟县 (北京西南) 人。祖父祖昌曾在刘宋朝廷任大匠卿,掌管土木建筑工程。祖冲之从小勤于思考,酷爱学习。长到20几岁,宋孝武帝见他博学多才,派他到华林学省从事研究工作,使祖冲之如鱼得水,更加努力钻研学术。
我国在西汉以前,一般采用的圆周率是 “周三径一”,这是个十分粗糙的数值,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它已不能满足精确的计算要求。魏晋时期的刘徽首创 “割圆术”,即把圆的内接正六边形依次分割到正九十六边形等,得出圆周率为3.14,为计算圆周率和圆面积,建立起相当严密的理论和算法。祖冲之在此基础上反复计算,深入探讨,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过剩近似值为3.1415927 ,π的真值即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1000年后才为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在十进小数概念尚未充分发展之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常用分数表示常量的近似值。为此,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两个分数形式的近似值: π=22/7,叫约率; π=355/113,叫密率。其中约率前人已用过,而密率则是祖冲之首创。在欧洲,π=355/113是德国数学家奥托在1573年才得到的,已比祖冲之晚了1000多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密率称为 “祖率”。
相关参考
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不但精通天文、历法,他在数学方面的贡献,特别对"圆周率"研究的杰出成就,更是超越前代,在世界数学史上放射着异彩。 我们都知道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同一圆的直
祖冲之是南朝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算到第七位的第一人,所以圆周率又被称为祖率。他在数学和天文学上的贡献,对后世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祖冲之的生平以及他
祖冲之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也就是精确到了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别的国家直到十五世纪才有人将圆周率精确到这个程度,所以说
祖冲之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也就是精确到了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别的国家直到十五世纪才有人将圆周率精确到这个程度,所以说
从宋孝武帝即位之后,宋王朝很快就衰落了。在这个时期,却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
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和西方不同的特点,因此数学的发展也略有不同。在中国古代,数学多为农业生产而服务,应天文和历法的要求,古代数学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立的体系。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数学家在不同领域做出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
在古代,科学家并不太受重视,而祖冲之是少有的、以科学贡献在正史中有传记的一位。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的他,不仅是早于欧洲千余年推算出7位小数圆周率的数学家,还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师呢。而他的一系列成...
刘徽——割圆术说到圆周率,诸公想起的肯定是祖冲之,但其实刘徽这个曹魏时的数学家的贡献是更大的。祖冲之算圆周率,只是用了包括刘徽在内的先贤的方法,更有耐性地算多了几位。而刘徽则是有创造性地针对圆面积与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