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司马懿平辽东

Posted 司马懿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司马懿平辽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司马懿平辽东

三国初期,公孙渊盘据辽东郡 (辽宁新民县以南及朝鲜西北部地区)。魏明帝继位后,曾拜其为辽东太守,以便稳定北方。可是公孙渊朝秦暮楚,首鼠两端,时而杀吴使臣,邀功于魏; 时而叛魏,向吴奉表称藩。曹魏两度派兵讨伐,皆被公孙渊击败。

公元238年正月,魏明帝诏司马懿领兵四万第三次讨伐公孙渊。出征前,明帝反复征求群臣意见,推测可能发生的意外事变,详细询问司马懿对这次战争做何思想准备。司马懿满有把握地分析道:“公孙渊不外三条计策:弃城逃走是为上策;凭借辽水抵御王师是为中策;坐守襄平(辽阳)就等于束手就擒了。公孙渊会认为我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必然先在辽水抵抗,而后退保襄平。”明帝又问这次远征往返需多长时间。司马懿斩钉截铁地答道:“去一百天,破敌一百天,回一百天,休息六十天,一年足够了!”

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果然派数万步骑屯守辽隧 (鞍山西),凭借辽水,抵御魏军。司马懿于是在城南虚张旗帜,诱使敌军把精锐部队全部南调。然后率大军偷渡辽水,突然兵临城北,紧逼敌营,沉船烧桥,截断北路。依仗大、小辽水形成三面环水的自然包围圈。将辽隧敌军围困。紧接着抽调主力,甩开辽隧,直捣公孙渊老巢——襄平县。

此时恰逢天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乘船来到城下。两军相持一个多月,襄平城中粮食耗尽,人相食。司马懿指挥合拢包围圈,筑土山,挖地道,昼夜攻城。公孙渊走投无路,率数万骑兵怆惶逃走,被魏军截住。父子双双被斩首于梁水边。至此,割据辽东近五十年的公孙氏被彻底消灭。

十二月,司马懿胜利班师回到洛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司马懿一生最残暴之事是啥

司马懿平辽东记载在《资治通鉴•魏纪六》。在这一史料的结尾,叙述得很平淡,没有丝毫吸引力,往往被人所忽略,一扫而过。但细读起来还是很有内涵,特耐人寻味。《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八月)任

历史人物 西晋辽东王司马定国简介,司马定国是司马昭的第几个儿子

人物简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之弟,年三岁薨。咸宁初年追封为辽东王,谥曰悼惠,以齐王司马攸的长子司马蕤为嗣。司马蕤死后,司马蕤之子司马遵嗣位。相关史料《晋书·列传第八》:辽东悼惠王定国,年

历史人物 西晋辽东王司马定国简介,司马定国是司马昭的第几个儿子

人物简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之弟,年三岁薨。咸宁初年追封为辽东王,谥曰悼惠,以齐王司马攸的长子司马蕤为嗣。司马蕤死后,司马蕤之子司马遵嗣位。相关史料《晋书·列传第八》:辽东悼惠王定国,年

诸葛亮南征南中和司马懿北征辽东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刘备伐吴图片来自网络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南中,公元238年司马懿北伐辽东。从表面上看,诸葛亮南征南中既结束了困扰蜀汉多年的少数民族叛乱,又为蜀汉增添了北伐的实力;司马懿北伐辽东既结束了辽东公孙

司马懿​远征辽东比诸葛亮七擒孟获要精彩,却被三国演义一笔带过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曹睿此时想诸葛亮死了,你司马懿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替我再解决个实际问题吧。这个问题就是辽东问题,前边讲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

历史人物 公孙渊是谁?三国大司马公孙渊的生平简介及人物事迹

公孙渊(?-238年),字文懿。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太和二年(228年),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

第二十章 明帝深知司马懿之才

  公元227年7月,辽东公孙渊举兵反叛曹魏,第三年正月,魏明帝诏令司马懿帅众4万远征。事不凑巧,)司马懿刚至辽东,天公便下起雨来,连日不晴,致使曹兵无法展开进攻。明帝群臣认为,此天不灭公孙渊也。既然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公孙康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公孙康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职业:军阀重要造诣:击破东夷,称雄辽东相干事宜:斩杀二袁册封:襄平侯官职:左将军、辽东太守追赠:大司马公孙康人物平生承继父位公孙

历史人物 司马懿为何如此暴躁

司马懿远征,擒斩公孙渊!司马懿为何如此暴躁?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辽东太守公孙渊虽然很早向曹魏投降,但其实一直实质上独霸一方,根本不把魏明帝曹叡放在眼里。曹叡十分生气,他派幽

司马家为何以晋为国号? 晋朝国号

司马家族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就是显赫的世家大族,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