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魏初风俗
篇首语:任何人的知识不可能超过他自己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魏初风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魏初风俗
北魏初年定都平城后,鲜卑人拓跋部的衣食住行仍相当质朴。平城西为宫城,城四角有哨楼,周围矮墙,城门没有屋,城外没有壕沟。南门外立两个土门,门内立庙,开四门,各随方色,共五座庙,一世一间,瓦屋。佛狸所居云母等三殿,为二层楼,住在楼上。饮食用的厨房,名叫 “阿真厨”,在西边,皇后允许皇孙常到这个厨房求食物。殿西为铠甲兵仗库,土屋40余间,殿北为丝绵绢布库,土屋十余间。太子宫在城东,也开四门,瓦屋,四角有哨楼。妃妾所住,都是土屋。女婢男仆1000多人,有的织绫罗锦锻贩卖,有的卖酒,有的饲养猪羊,有的放牧牛马,有的种菜,都是为了逐利。太官掌粮80余窖,每窖4000斛,一半为谷,一半为米。还有悬挂食物的瓦屋数十间,尚方掌管的冶铁坊、木工坊。他们穿的长袍短衣,都由宫内婢女制做。太子自己另有仓库。外廓绕宫城南,全部筑为里巷,里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南巷为防奸巧,必经搜查。城西有祭祀天的坛,坛上立49个木人,高丈余,白头巾,白丝裙,马尾披,经常在四月四日杀牛祭祀,围绕坛奔驰演技取乐。城西三里有刻写着 《五经》 和魏《国史》 的石碑,碑基为从邺取来的石虎制造的文石屋基,都长丈余,共16枚。
车服分大小二类,都是五层楼,有四轮,要200人来拉,为防倾倒,四周都有绳索。妃后车有杂彩帷幔,没有仪仗旗帜。太后出,有妇女穿铠甲骑马护卫于左右。皇帝皇后常乘饰银雕镂的羊车,不施帷幔,偏坐垂足辕中。在殿上,也叉腿而坐。殿中挂苏草帐,施屏风,坐毡褥。前有金香炉、琉璃杯、金碗、杂食器皿。新年在城门杀雄鸡、挂苇绳桃棍除邪,与汉仪同。
相关参考
春节风俗——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
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既然谈及藏族,就要了解藏族独特的民族风俗。让我们从饮食、服饰、礼仪、节日、禁忌等方面来感受一下卜别具特色的藏族风情。藏族的饮食习惯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藏族的饮食习惯。藏族的农
回族的风俗传统: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
苗族的风俗传统: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一、服
清明节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传说西汉的窦太后自小秃头,家人嫌她丑陋,就不准她出门看星。当然,并不是每个女孩都像窦
羌族的风俗习惯: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
羌族的风俗习惯: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
回族的风俗有哪些?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新疆共有回族约73万多人,新疆的回族也同口内的回族一样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郊县,回族人在居住区一般自成村落,围清真寺而居。也有和汉族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