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宰相系列

Posted 张九龄 宰相

篇首语: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宰相系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宰相系列

2、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历史四大宰相

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宰相系列

武则天有个亲戚,是个小女孩,因为父亲很早去世,按照传统,进入皇宫,由武则天负责带大,随后在公元705年,到公元713年,风云变幻,各路人马都走到了台前。

大唐的权力,从李显传到韦后,从李旦传到李隆基,最后打败太平公主,李隆基荣升新皇帝,搬入皇宫,和武氏第一次相遇。

在茫茫人海中看了一眼,并没有引起波澜,宰相们添油加醋的警告,使李隆基对武氏,产生了兴趣,最后走到了一起,生了七个娃,前面死了仨。

为了保护孩子,伤心的武氏,决定走上夺权的老路,由李隆基封为惠妃,地位堪比皇后,挤掉李隆基的原配王氏,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太子。

太子李瑛在李隆基所有的儿子中,排行第二,据说因为老大身上有缺陷,为了不影响唐朝皇帝的整体颜值,李隆基才临时决定,立了老二做太子,但是在武惠妃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后,李隆基却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政事堂中,作为宰相的首辅,和太子关系很不平常,太密切了,太子和权臣结合,成了李隆基的心病,从这时候起,皇帝有了废立太子的打算,今天历史崔要介绍的人物,就是那位支持太子的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是历史四大宰相系列的最后一位:

1、张说,策论天下第一的唐朝宰相

2、宋璟,唐朝的纪检干部

3、李隆基时代的总设计师姚崇

张九龄,公元678年,在广东韶关市出生,张家能在韶关落脚,是从他爷爷的爸爸那辈开始的,张九龄的曾祖父叫张君政,是韶关长史,按照职位,属于副市长的级别。

张君政的长史,在这里做了十几年,因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儿子、孙子都进入了官场,但是官不大,类似县令、参军的位置,直到张九龄的出现。

经过祖辈三代人的打拼,张家在广东,算是根深蒂固,和官场的大人物,也能联系上,而张九龄从小读书成绩很好,为了孙子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家人们从张九龄的小时候,就开始了铺路。

能进入官场,名声特别重要,这意味着起点比别人更高。

唐朝早期的诗人王勃,经过家人的安排,和当朝宰相取得了联系,通过写信,发表自己写的诗篇,为的就是得到宰相的一句好评:此神童也!

在文人圈,有了这句评语,名气就算打响了。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写的好不好,主观因素太多了,大家觉得你有名,那文章自然是好的,这个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影响非常大。

诗人陈子昂,上京赶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后来出一千两银子,买了把胡琴,将文章自比胡琴,珍贵却没人赏识,为了引起重视,直接把胡琴砸了个稀巴烂,从而成名,第二年,就得了个进士及第。

张九龄的家族,打通不了宰相的门路,在广东,还是吃得开的,所以第一封信,他写给了广州刺史王方庆。

结果就简单了,王方庆给张九龄的评价:此子必能致远。

当然,张九龄本身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毕竟到了王方庆这种级别的官员,如果对方能力不达标,要开口给个极高的评价,等于砸了自己招牌,钱再多,也是不会干的。

公元702年,24岁的张九龄考中进士。

一年后,张九龄写了第二封信,对方是策论排名第一的张说。

张说是文化圈的名人,看到张九龄的信,也很欣赏,但是能为张九龄说话,除了信的内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张说落魄了。

因为帮宰相魏元忠说话,被流放到广西,路过韶州,张九龄的父亲就安排,让张说给小家伙一个评语。

为了这个评语,张家给张说的好处,无非是在他落魄的时候,保证吃饱穿暖,不会受罪。

这是张九龄和张说的第一次见面,此后两家的关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神龙革命后,回到京城,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三次当选宰相,为了当年的一个承诺,把张九龄当成了自己人,因为两人都姓张,结成了本家亲戚。

对于张九龄来说,投奔张说,是进入仕途的捷径,但不可避免的是,张九龄的职业生涯,和张说捆绑在了一起。

公元713年,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随后张九龄也被姚崇罢免,回了家。

为了摆脱张说的影响,张九龄做了一件,当时看来特别无私的事情,向中央上交提案,内容是修建梅岭古道。

梅岭古道从广东的南雄市,到江西大余县,是条山道,在秦朝,也有一条,主要用于军事,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路也造的不好,通行不便,张九龄便上书朝廷,重建一条。

朝廷的批文很快就下来了,但是修路的钱,得自己想办法。

造路修山,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最能得到民心,也能得到国家的肯定,公元718年,张九龄重返京城,担任礼部员外郎。

正所谓好事成双,三年后,张说从幽州归来,进入政事堂,担任中书令。

大靠山回来了,在官场混得不怎么样的张九龄,迎来了最好的机会,在公元723年,升职成为中书舍人。

照着这个模式,发展下去,等到张说光荣退休,中书令的位置,就是张九龄的,高官厚禄,也是指日可待。

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无论张说如何推荐,皇帝就是不批,张九龄的官,中书舍人成了尽头,上不去了。

公元726年,宇文融、崔隐甫和李林甫,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免官,回家养老了。

张九龄呢,中书舍人肯定没了,从中央下来,回家乡,做了桂州都督、岭南按察使。

公元730年,张说去世。

中间的这四年,张九龄日子过得倒很轻松,做做官,没事了,回家看看亲人,约三五好友,看看风景,做做诗。

但是,张说死后,张九龄突然被召回了京,原因是皇帝,要亲自提拔他,升他的官。

张九龄回到京师的第一份工作,是替皇帝写诏书。

这是一份类似秘书的工作,皇帝有什么话,要和大臣或者百姓们说,自己不会扯着嗓子喊,而是写下来,让太监们读,皇帝也不会写,他只说一个意思。

怎么把意思表达出来,还能把文章写出花来,这就是负责写诏书的人,该考虑的问题了。

张九龄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两年,写了上百篇诏书,中间也想过退休,可惜皇帝不批,两年后,皇帝对55岁的张九龄,完成了考核,在仕途上进了一步,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修撰国史。

从24岁,考中进士,进入官场,一路坎坷,在55岁时,完成突破,成为宰相,第二年,更是一步登天,坐上了中书省老大的位置,册封为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始兴县伯。

官做大了,饭票也有了长期的。

当上中书令后,张九龄开始以CEO的方式,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主张的,是休养生息的策略:少打仗,少征税,扶持农业,整顿吏治,把一些混日子的官员,剔除官场。

因为张九龄30年的职业生涯,大部分在地方上,所以他的改革,更多是偏向农民,为老百姓做事,得到表扬也多。

当然,官要做的久,光讨好老百姓是不够的,还要拉拢亲信,方式就是升他们的官。

张九龄是文人、作家,文章写的好,对他脾胃的年轻人,也都是这方面的人才,比如孟浩然、王维,语文的课本上,还有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据说早年,诗圣杜甫,也写过诗集,寄给张九龄,可惜当初张宰相太忙,杜甫呢,太年轻,写作的水平有限,两人就错过了。

成为宰相,不可避免的,就是需要接触,权力的核心部分,包括太子问题,而张九龄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政治智慧,就不够了,站队太早,从一开始,他就坚定的站在原太子李瑛这边。

结果,因为一件事,宰相没了。

公元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宰相牛仙客,因为太激动,说错话,得罪了皇帝,被打死,而周子谅的幕后老大,就是张九龄,当初正是他推荐了周子谅,作为连带责任,张九龄被罢官。

张九龄,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宰相(四大宰相系列)

宰相没得当了,去荆州,做了大都督府长史,从此告老还乡。

公元740年,生病去世。

关于张九龄,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被人说道的最多,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安史之乱的参与者,安禄山。

张九龄作为读书人,是看不惯安禄山这种武将的,安禄山第一次见宰相,没有留下好印象,当时张九龄对他的评语是: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公元733年到公元736年,安禄山两次讨伐契丹,仗都打败了,上报朝廷,张九龄给的回复,就一个字:杀。

结果当然没死成。

安史之乱后,作为安禄山最有名气的反对者,张九龄的传奇,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延伸阅读: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历史四大宰相

武则天有个亲戚,是个小女孩,因为父亲很早去世,按照传统,进入皇宫,由武则天负责带大,随后在公元705年,到公元713年,风云变幻,各路人马都走到了台前。大唐的权力,从李显传到韦后,从李旦传到李隆基,最后打败太平公主,李隆基荣升新皇帝,搬入皇宫,和武氏第一次相遇。在茫茫人海中看了一眼,并没有引起波澜,宰相们添油加醋的警告,使李隆基对武氏,产生了兴趣,最后走到了一起,生了七个娃,前面死了仨。为了保护孩子,伤心的武氏,决定走上夺权的老路,由李隆基封为惠妃,地位堪比皇后,挤掉李隆基的原配王氏,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太子。太子李瑛在李隆基所有的儿子中,排行第二,据说因为老大身上有缺陷,为了不影响唐朝皇帝的整体颜值,李隆基才临时决定,立了老二做太子,但是在武惠妃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后,李隆基却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政事堂中,作为宰相的首辅,和太子关系很不平常,太密切了,太子和权臣结合,成了李隆基的心病,从这时候起,皇帝有了废立太子的打算,今天历史崔要介绍的人物,就是那位支持太子的宰相,张九龄。张九龄是历史四大宰相系列的最后一位

1、张说,策论天下第一的唐朝宰相

2、宋璟,唐朝的纪检干部

3、李隆基时代的总设计师姚崇

张九龄,公元678年,在广东韶关市出生,张家能在韶关落脚,是从他爷爷的爸爸那辈开始的,张九龄的曾祖父叫张君政,是韶关长史,按照职位,属于副市长的级别。

张君政的长史,在这里做了十几年,因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儿子、孙子都进入了官场,但是官不大,类似县令、参军的位置,直到张九龄的出现。

经过祖辈三代人的打拼,张家在广东,算是根深蒂固,和官场的大人物,也能联系上,而张九龄从小读书成绩很好,为了孙子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家人们从张九龄的小时候,就开始了铺路。

能进入官场,名声特别重要,这意味着起点比别人更高。

唐朝早期的诗人王勃,经过家人的安排,和当朝宰相取得了联系,通过写信,发表自己写的诗篇,为的就是得到宰相的一句好评此神童也!

在文人圈,有了这句评语,名气就算打响了。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写的好不好,主观因素太多了,大家觉得你有名,那文章自然是好的,这个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影响非常大。

诗人陈子昂,上京赶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后来出一千两银子,买了把胡琴,将文章自比胡琴,珍贵却没人赏识,为了引起重视,直接把胡琴砸了个稀巴烂,从而成名,第二年,就得了个进士及第。

张九龄的家族,打通不了宰相的门路,在广东,还是吃得开的,所以第一封信,他写给了广州刺史王方庆。

结果就简单了,王方庆给张九龄的评价此子必能致远。当然,张九龄本身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毕竟到了王方庆这种级别的官员,如果对方能力不达标,要开口给个极高的评价,等于砸了自己招牌,钱再多,也是不会干的。公元702年,24岁的张九龄考中进士。一年后,张九龄写了第二封信,对方是策论排名第一的张说。张说是文化圈的名人,看到张九龄的信,也很欣赏,但是能为张九龄说话,除了信的内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张说落魄了。因为帮宰相魏元忠说话,被流放到广西,路过韶州,张九龄的父亲就安排,让张说给小家伙一个评语。为了这个评语,张家给张说的好处,无非是在他落魄的时候,保证吃饱穿暖,不会受罪。这是张九龄和张说的第一次见面,此后两家的关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张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神龙革命后,回到京城,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三次当选宰相,为了当年的一个承诺,把张九龄当成了自己人,因为两人都姓张,结成了本家亲戚。

对于张九龄来说,投奔张说,是进入仕途的捷径,但不可避免的是,张九龄的职业生涯,和张说捆绑在了一起。

公元713年,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随后张九龄也被姚崇罢免,回了家。

为了摆脱张说的影响,张九龄做了一件,当时看来特别无私的事情,向中央上交提案,内容是修建梅岭古道。

梅岭古道从广东的南雄市,到江西大余县,是条山道,在秦朝,也有一条,主要用于军事,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路也造的不好,通行不便,张九龄便上书朝廷,重建一条。

朝廷的批文很快就下来了,但是修路的钱,得自己想办法。

造路修山,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最能得到民心,也能得到国家的肯定,公元718年,张九龄重返京城,担任礼部员外郎。

正所谓好事成双,三年后,张说从幽州归来,进入政事堂,担任中书令。

大靠山回来了,在官场混得不怎么样的张九龄,迎来了最好的机会,在公元723年,升职成为中书舍人。

照着这个模式,发展下去,等到张说光荣退休,中书令的位置,就是张九龄的,高官厚禄,也是指日可待。

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无论张说如何推荐,皇帝就是不批,张九龄的官,中书舍人成了尽头,上不去了。

公元726年,宇文融、崔隐甫和李林甫,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免官,回家养老了。

张九龄呢,中书舍人肯定没了,从中央下来,回家乡,做了桂州都督、岭南按察使。

公元730年,张说去世。

中间的这四年,张九龄日子过得倒很轻松,做做官,没事了,回家看看亲人,约三五好友,看看风景,做做诗。

但是,张说死后,张九龄突然被召回了京,原因是皇帝,要亲自提拔他,升他的官。张九龄回到京师的第一份工作,是替皇帝写诏书。这是一份类似秘书的工作,皇帝有什么话,要和大臣或者百姓们说,自己不会扯着嗓子喊,而是写下来,让太监们读,皇帝也不会写,他只说一个意思。怎么把意思表达出来,还能把文章写出花来,这就是负责写诏书的人,该考虑的问题了。张九龄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两年,写了上百篇诏书,中间也想过退休,可惜皇帝不批,两年后,皇帝对55岁的张九龄,完成了考核,在仕途上进了一步,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修撰国史。从24岁,考中进士,进入官场,一路坎坷,在55岁时,完成突破,成为宰相,第二年,更是一步登天,坐上了中书省老大的位置,册封为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始兴县伯。官做大了,饭票也有了长期的。当上中书令后,张九龄开始以CEO的方式,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主张的,是休养生息的策略少打仗,少征税,扶持农业,整顿吏治,把一些混日子的官员,剔除官场。

因为张九龄30年的职业生涯,大部分在地方上,所以他的改革,更多是偏向农民,为老百姓做事,得到表扬也多。

当然,官要做的久,光讨好老百姓是不够的,还要拉拢亲信,方式就是升他们的官。

张九龄是文人、作家,文章写的好,对他脾胃的年轻人,也都是这方面的人才,比如孟浩然、王维,语文的课本上,还有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据说早年,诗圣杜甫,也写过诗集,寄给张九龄,可惜当初张宰相太忙,杜甫呢,太年轻,写作的水平有限,两人就错过了。

成为宰相,不可避免的,就是需要接触,权力的核心部分,包括太子问题,而张九龄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政治智慧,就不够了,站队太早,从一开始,他就坚定的站在原太子李瑛这边。

结果,因为一件事,宰相没了。

公元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宰相牛仙客,因为太激动,说错话,得罪了皇帝,被打死,而周子谅的幕后老大,就是张九龄,当初正是他推荐了周子谅,作为连带责任,张九龄被罢官。

张九龄,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宰相(四大宰相系列)

宰相没得当了,去荆州,做了大都督府长史,从此告老还乡。

公元740年,生病去世。

关于张九龄,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被人说道的最多,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安史之乱的参与者,安禄山。

张九龄作为读书人,是看不惯安禄山这种武将的,安禄山第一次见宰相,没有留下好印象,当时张九龄对他的评语是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公元733年到公元736年,安禄山两次讨伐契丹,仗都打败了,上报朝廷,张九龄给的回复,就一个字杀。

结果当然没死成。

安史之乱后,作为安禄山最有名气的反对者,张九龄的传奇,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延伸阅读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相关参考

揭秘唐朝宰相张九龄为什么被称为张曲江?

...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终引发了几乎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安史之乱”。在张九龄当政期间,唐王朝虽然繁华到了极点,但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暗流汹涌。张九龄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保持了开元盛世的最后几年的稳定...

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

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

口蜜腹剑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来自宰相李林甫

...中胜出,接替过他的位置成了中书令,开启了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前风雨飘摇的日子。李林甫在任19年,深得唐玄宗的信任

唐代宰相被贬后的抑郁之作,以橘树自比,水平超越40000首唐诗

张九龄是唐玄宗年代的宰相,有关那个时代由盛转衰的细节已不必再赘述。张九龄则是在朝堂之上,完整的经历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转变。唐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张九龄也忠君之事,竭尽胸中之才,共襄盛举;而当皇帝

张九龄的风度无人可及 张九龄为何被称张曲江

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像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

唐玄宗错用谁导致安史之乱 唐玄宗为何不听张九龄忠言

  张九龄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唐玄宗正是由俭入奢而导致失败。他在登基初年,看到当时的风俗奢靡,曾下令销毁宫中的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将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可是到了晚年却穷奢极欲,任人唯亲

张九龄的为官之路 张九龄的家世背景

  张九龄  张九龄因为他的诗而被后人熟知,其实除了文人的身份,张九龄还是唐朝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死后谥号文献,后世被人称为“张曲江”和“文献公”。  其家族显赫,祖上是西汉王朝的

姚崇、宋璟、张九龄只能任相两三年,李林甫为何能坐稳十九年相位

康玄宗一生可谓是大功大过大喜大悲,既一手把唐朝推向了巅峰盛世,也一手为唐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既在长安接受万国朝拜,长生殿里夜夜心,也有仓惶难顾逃西蜀,马嵬坡前挥泪别,俗话说就是既上过天堂也下过地狱。唐

唐著名宰相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气势非凡,难怪会选入课本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开元盛世里出类拔萃的一代名相,张九龄的人生可谓风光无限,这是唐明皇的得意宠臣,不但能力超群,而且风度翩翩,往朝堂一站,那真是尽显盛世气度。唐明皇对此颇为满意,以至于只要有人向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