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长孙皇后
Posted 皇后
篇首语: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长孙皇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公元601—636),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属鲜卑族人,因世代为魏室显宦,位居宗室之长,故改称为长孙氏。长孙皇后自幼好读书,兼学经史,有很高的文化修养,13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太原起兵成功,次年,世民被封为秦王,她被册立为秦王妃。武德 (公元618-626)年间,世民兄弟之间猜忌滋甚,争宗夺嫡。秦王妃孝顺高祖,恭敬皇帝的妃嫔,消释猜嫌,尽力为秦王弥缝补失,是很有政治谋略的。秦王准备发动 “玄武门之变” 时,引将士入宫授兵甲,秦王妃即亲临慰勉,使众将士无不感奋。公元627年,李世民即帝位,立秦王妃为皇后。长孙皇后自己卓具才能,也十分重视朝中有才识的能臣。唐太宗一向以善用人、能从谏而得到称道,皇后在这方面对他的规谏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一次,太宗罢朝后愤愤声言: “会须杀此田舍翁!” 皇后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总是当众侮辱我! 皇后退入内舍,急忙换上朝服拜见太宗说: “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明故也,妾敢不贺!”太宗听完,怒气全然消释。皇后常常以她的才智与胆识,保护了像魏征那样的能臣。她那灵活机动的参政方式,以柔克刚的政治艺术,往往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
长孙皇后一生勤学不倦,曾撰作有关女性的专著 《女则要录》 10卷,还写有论文。直到她去世之后,太宗读到 《女则》等著作,“览而增恸”,凄然对近臣说: “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 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简介 长孙皇后怎么死的 长孙皇后的子女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别称:长孙皇后 字号:观音婢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化鲜卑人 出生时间:公元601年3月15日 去世时间:公元636年7月28日 主要作品:《女则》,《春游曲》 主要成就:辅佐
关于长孙皇后的小说 《长孙皇后》文/隽涓 上马能战下马能谋的长孙皇后。 嫁给了绝世帝王的长孙皇后。 最后却写女则成为一代贤后的长孙皇后。 这样的人的内心必然是丰富迷人,值得探究的 《隋唐红颜
文德皇后和长孙皇后是同一个人吗文德皇后和长孙皇后是同一个人。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
唐太宗一朝最显赫的外戚世家,非长孙家莫属。宫内有长孙皇后坐镇,朝堂则有长孙无忌大权在握。这两兄妹一同撑起了长孙家的富贵天,让长孙家迈入一品勋贵之列。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李世民为秦
长孙皇后是怎么死的长孙皇后的死因有多种说法。目前最广为人们所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死于气疾(“后素有气疾”《新唐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长孙同人小说中都把气疾归类于肺病,因为“气”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呼
重生大唐救长孙皇后大业九年,年仅十二岁的长孙氏嫁给了李世民,婚后长孙氏回永兴坊省亲,舅舅高士廉的小妾张氏在长孙氏居住的地方看见了一匹高头大马,而且鞍勒等物准备得一应俱全,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于是高士
众人认为卫子夫与长孙皇后,那位更加优秀能发生巫蛊之祸,证明卫子夫在晚年汉武帝心中的分量不怎么高啊,唐太宗对长孙皇后那是绝对的信任,毕竟他们曾同生共死。光是信任二字,卫子夫就远远不及长孙皇后。没有信任,
重生大唐救长孙皇后大业九年,年仅十二岁的长孙氏嫁给了李世民,婚后长孙氏回永兴坊省亲,舅舅高士廉的小妾张氏在长孙氏居住的地方看见了一匹高头大马,而且鞍勒等物准备得一应俱全,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于是高士
【名字】 长孙皇后的名字于史未有记载,但很多人说叫长孙无垢。据《观世音经信笺注》中所载,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平生】 长孙皇后(600―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
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是怎样协助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帮李世民做了什么?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是他唯一一位皇后,尽管长孙皇后去世得很早,李世民也没有再立一位皇后。长孙皇后被后世看作是皇后界的担当,给予了她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她最能担得起千古第一贤后的称号。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