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诸葛亮治蜀

Posted 丞相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诸葛亮治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诸葛亮治蜀

在蜀汉42年的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是诸葛亮在相位的11年。他不忘刘备的嘱托,倾注全部心血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使蜀汉的政治清明,生产发展。

诸葛亮治蜀,以持法谨严著称。他亲自检查丞相府的文书、刑狱案件,革除东汉以来的劣政。还特地为刘禅手书 《申子》、《韩非子》等法家著作。中都护李严和诸葛亮曾并受遗诏辅佐幼主,两人私交很好。后来李严不能按时将军粮运到前方,又妄图推卸责任嫁祸他人。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迁往梓潼郡。曾被诸葛亮誉为“楚之良才” 的长水校尉廖立,由于不满自己的地位,“疵毁群臣”,最终也废为平民,流放汶山郡。当时人称赞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为了把蜀国治理好,诸葛亮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录用。蒋琬本是州衙内一缮写文书的小吏,后来做了广都县长。有一次,刘备突然亲临广都,只见蒋琬喝得酩酊大醉,不理公事。一怒之下要治蒋琬死罪。诸葛亮非常了解蒋琬,知道他平时为政勤勤恳恳,是一位能承担治国重任的大才,请求刘备免其一死。后来提拔蒋琬和张裔一同代理丞相职务。诸葛亮屡次北伐,蒋琬在后方“足兵足食以相供给”,使诸葛亮无后顾之忧。诸葛亮密奏刘禅,建议自己死后,由蒋琬接替他的职务。蜀汉人士信服诸葛亮知人善任,多能守法尽职,使蜀汉政治与同时的魏、吴两国相比,要好得多。

千百年来,人们刻碑建祠纪念这位卓越的政治家。至今保存在成都武侯祠的清人赵藩题写的一副对联发人深省: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仍可作为我们今天的借鉴。

相关参考

死而后已,诸葛亮治蜀

  赏罚分明,任人唯贤>>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临危受命,他面对的是一个经济破败的国家。夷陵大败后,蜀汉势力明显受挫,蜀国的一些强权地主也借机兴兵叛变,云贵地区的“南蛮”更是跃跃欲试,想要侵犯蜀地。而

三国历史 死而后已,诸葛亮治蜀

  赏罚分明,任人唯贤>>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临危受命,他面对的是一个经济破败的国家。夷陵大败后,蜀汉势力明显受挫,蜀国的一些强权地主也借机兴兵叛变,云贵地区的“南蛮”更是跃跃欲试,想要侵犯蜀地。而

蜀汉政权由三股力量组成,诸葛亮治蜀如何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三国时期,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大本营,他在曹丕称帝后不久,自己也跟着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建立了蜀汉政权。可惜的是,刘备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就于22

蜀汉政权由三股力量组成,诸葛亮治蜀如何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三国时期,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大本营,他在曹丕称帝后不久,自己也跟着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建立了蜀汉政权。可惜的是,刘备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就于22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研究历史的人总结四川地区的政治、军事、地理.得出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结论,像治国秘宝一样奉献给统治者作参考。其实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四川虽然偏处西南一隅,但其战略位置却得天独厚,历来

中国历史 七擒孟获

诸葛亮治蜀,是为了以蜀为基地北伐曹魏。但要北伐,不处理好与周边各族的关系,不仅影响战争胜负,而且直接威胁着蜀汉政权的巩固。所以当蜀汉内政相对稳定后,诸葛亮便开始着手解决与南中各族的关系问题。南中(云、

破除了门阀的限制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佩与惋惜之情。那么诸葛亮治蜀用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诸葛亮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

三国历史 破除了门阀的限制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佩与惋惜之情。那么诸葛亮治蜀用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诸葛亮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

诸葛亮北伐:操之过急以后穷兵黩武干蠢事

核心提示:蜀汉毕竟没什么资本,这种疯狂的军事行动虽然强烈表明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决心,也符合他先发制人的战略,但却给蜀汉带来无以估量的损失。本文:人民网,作者:陈卓,原题为:《诸葛亮治蜀(揭秘之正说三国)

诸葛亮去世后,是谁从成都赶往五丈原吊唁的

蜀汉建兴十二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消息传到成都,举国震动。诸葛亮治蜀十一年,赏功罚罪、令行禁止,得到了蜀国百姓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如今一朝去世,把蜀国的烂摊子交予何人?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蜀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