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Posted 参议院
篇首语: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亲自主持下,临时参议院用一个多月时间起草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 3月11日,由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公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根本大法。它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7章,共56条。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政权的组织形式改为内阁制,内阁直接向国会负责。同时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等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尚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但它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是有进步意义的。
孙中山把“临时约法”看得很重,又特别强调“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条。他还在约法中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企图以此来约束袁世凯,确保共和制。狡黠的袁世凯一方面表示拥护“临时约法”,说“现在办事以临时约法为根据……毋得歧异,致失民国尊重法律之本意”; 另一方面又表示今后 “再行提议修改”。这样,“临时约法” 暂时定了下来。袁世凯上台以后,首先就破坏了“临时约法”,而代之以实行个人独裁的 《中华民国约法》。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中国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临时约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是其中最伟大的一次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汉语拼音:ZhonghuaMinguoLinshiYuefa;英语:ProvisionalConstitutionofRepublicofChin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年2月8日开始起草,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颁布。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诸多法理上的缺陷,比如没有规定保障人民权利的办法,以及以法律限制人民权利之不当等,这些缺陷使得这份文件从诞生开始就成为当时舆论攻击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中华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孙中山曾经为之发动过两次护法运动,所以有人误以为,这份约法是孙中山亲自主持制订的,而且充分反映了其革命思想。事实上,并非如此。孙中山不仅没有亲自主持制
历史秘闻 临时约法并非孙中山主持制订 孙中山对临时约法的批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孙中山曾经为之发动过两次护法运动,所以有人误以为,这份约法是孙中山亲自主持制订的,而且充分反映了其革命思想。事实上,并非如此。孙中山不仅没有亲自主持制
孙中山虽然发动并领导了护法运动,但事实是,他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无高度认同。当然,护法运动大大提高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影响力,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其影响力背后的虚实。所以,这里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中的重要一环,从传统的三体合一到《临时约法》的三权分立,中国的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至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一澄清。邱远猷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中的重要一环,从传统的三体合一到《临时约法》的三权分立,中国的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至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一澄清。邱远猷教
1917年7月,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领导了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护法运动”,这场运动中所要护的法就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实行的是总统制,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对这一制度的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