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

Posted 史思明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

2、史思明是谁?史思明是被儿子杀死的吗?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

史思明是宁夷州人,原名叫阿史那,名崒干,因为有战功给,所以唐宣宗赐名为“思明”。史思明年少时和安禄山是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的,在成年之后,两人还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之后,两人同时被唐政府封为捉生将。后来史思明又在一次得到了提升。史思明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因此受到唐宣宗的赏识,大为赞扬他。史思明能到得到唐宣宗的重用,一跃而成唐朝的将军,这都是凭借他的骗术了得,才有了这样的职位。

在安史之乱后,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称帝后,他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感到不满。于是想要找机会除掉史思明。而同时史思明也想将范阳占为己有,不想再被安庆绪控制。之后史思明就向唐廷奉上归降书,降顺归唐了。但这其实是他故意假装归降的,为了就是能够再起,并复叛称帝。在乾元二年五月,史思明更改国号大燕,并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

史思明最后的死是被他的儿子谋杀而死的,死于761年,时年58岁。

史思明怎么死的

史思明,宁夷突厥人,居住子啊营州柳城,他的外貌不扬,但他懂得六蕃语。天宝初年,他战功累累,被唐宣宗封为将军。之后安禄山反叛,略定河北,史思明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八万人的兵队。之后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那么史思明怎么死的呢?他是被谋杀还是病逝的呢?

在上元二年,也就是761年,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与他的部将谋杀,所以史思明是死于谋杀的,只是这个人是他的儿子,最亲的人。

史思明的军队是在安史之乱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次攻陷,都将杀光所有人。在史思明称帝之后,他乘胜攻陕州,但被唐军抵挡在姜子坂一代,使史思明的军队出战不利,于是史思明大怒。这使他的儿子史朝义畏惧,骆悦等人也因兵败感到惧诛,于是力劝史朝义先下手。史朝义起先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威胁说要投降唐军。于是史朝义思虑再三便点头示诺。

当夜,骆悦等人就持刀进入史思明宿营中,正当这时,史思明做梦惊醒,就起身上厕所,听到有声音,便翻墙逃走,但还是没兵将射中坠马。于是骆悦挥手,兵士把史思明捆个结实,幽禁在柳泉驿。史朝义见到骆悦后,就忙问有没有伤着圣人,骆悦回答没有后,一行人便伪造史思明诏书,让史朝义继位。为了扫除后患,骆悦用绳子勒死了史思明。

史思明墓

史思明,初名崒干,是宁夷突厥人,史思明的外貌不扬,但懂得六蕃语,所以他是一个人才,然而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是相当厉害,被唐宣宗重用,并担任了将军。之后在安史之乱后,他自己称帝,成为了燕帝。最后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和部下骆悦等人谋害而死,那么他死了之后,史思明墓在哪里呢?

史思明墓位于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村西约100米处,1981年春进行发掘,挖出之后发现墓当时已被破坏了。地面有高大的封土堆,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大疙瘩”。农民长年在此取土,封土取尽后露出汉白玉石块和石条。

史思明的墓室带双耳室,由汉白玉砌成,东西长有5.54米,南北宽有5.05米。耳室仅西侧保存着有痕迹,长3.1米,宽2米,缺残部分高2.4米。墓道为斜坡的样式,长20.6米,宽3米。墓道相对约100米处有双阙。墓道的末端有相对的壁龛4个,并有壁画残片。

在挖掘史思明墓中的出土器物有鎏金铁马镫、鎏金铜坐龙、铜铺首、玉册等等,象牙化石的带饰等珍贵物品有数十件。其中的玉册是由汉白玉磨制而成,长有28.4到28.6厘米,宽2.8到3.2厘米,厚1.2到2.1厘米。玉册每枚都满刻字有11个,共计252字。

根据史料的记载,史朝义在洛阳宫玉芝殿中将史思明杀死后,用骆驼将他尸体从洛阳驮回范阳,根据出土玉册的记载来看,宝应元年五月十八日丙申,史朝义才宣布史思明遗诏,并为他发丧下葬,谥号为“昭武皇帝”。

史思明是谁?史思明是被儿子杀死的吗?

   安史之乱,既然是安史二字,有了安禄山,另一个便是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不久,安庆绪又被父亲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因战功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后率兵解安庆绪邺城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
 
  或许草原人的血液里,便有野蛮的因子,史思明部下兵将是安史叛军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郡城,都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他对外敌残忍也罢,但对自己的亲身儿子都很残忍。史思明逼他的儿子史朝义建一个军事据点,明明不可能完成。但史思明说如果完不成就要杀史朝义。这真的是亲身父子么?于是史朝义惶惶不可终日,被同样惧怕的部下骆悦等人怂恿着,反了史思明。骆悦等人直接勒死了这个时时威胁他们的史思明。
 
  安庆绪暗杀老爹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又反手干掉亲爹史思明。循环往复,老子杀儿子,儿子杀老子,哥哥杀弟弟,弟弟杀哥哥,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怎么也无法跳脱出来。血脉相残和株连杀戮来获得权力本就是封建政治制度下的专属弊端。只不过由于胡人的血性因子,使得这种倾向来得更加快速和剧烈。
 
  安史两人都相当的嗜血和残忍,且脾气都相当凶横。这是他们长期的军头生活,号令分明的军营,血腥冷酷的战场所留下的后遗症,再加上胡人天性中的弱肉强食的观念。这些可以让他们在军人中合群立威,在军事生活中又足以让他们适应战场形势的变换。战争打起来也非常迅速,其残暴的手法足以吓退敌军。
 
  但是暴君的统治并不会长久,这是历史的必然,君不见一代始皇嬴政也不得善终。用暴力的手法来治理手下军民,迟早会引起众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自己的生命被威胁的情况下,反,是必然的事,安禄山和史思明都被自己的儿子所谋划斩杀,被亲信蒙蔽出卖,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必然。避无可避。

相关参考

史思明是谁?史思明是被儿子杀死的吗?

   安史之乱,既然是安史二字,有了安禄山,另一个便是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不久,安庆绪又被父亲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

竟是被儿子谋杀? 突厥人史思明究竟是怎么死的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

竟是被儿子谋杀? 突厥人史思明究竟是怎么死的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

历史人物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  史思明是突厥人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  史思明是突厥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史思明是突厥人,会六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史思明是突厥人,会六

历史人物 史思明是谁 史思明为什么被儿子所杀

  安史之乱,既然是安史二字,有了安禄山,另一个便是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不久,安庆绪又被父亲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因战功唐玄宗李隆基赐名

历史人物 史思明是谁 史思明为什么被儿子所杀历史名人

  安史之乱,既然是安史二字,有了安禄山,另一个便是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不久,安庆绪又被父亲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因战功唐玄宗李隆基赐名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的史思明称过帝吗?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