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

Posted 奸臣 冯道

篇首语: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

历史上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原则,这种人大多数生于幽谷,存于乔木,闲云野鹤般餐风露宿。能在正史中能博得一席之地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位有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是一位,那冯道便是另一位了,然而这后者却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其实让小编来说,这后者最会做人了。

这位冯大人号称史上最强官场“不倒翁”,五代十国里历事八姓十二帝的奇人,俗话说得好,文人总相轻,司马光骂他“奸臣最大”,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这啊,都是后世给的评价,下面,小编就带诸位看官来揭开这位冯大人的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是个你打我,我打你,你还手我还打你,你不还手我更要打你,而且还要叫上一大帮子人揍你个乖乖的草泥马的时代,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冯道冯大人自带猪脚光环瞬间闪瞎一大票人的钛合金狗眼横空出世。

当然了,大人物一开始也是个默默无闻的主,自古以来,北方地区因地光人多,且与少数民族为邻,纷争连绵,战火不断。而黄河以北的地区更成为游牧民族进军北方的门户,更是中原政权北境的天然防御阵地。五代十国时期,后晋高祖石敬塘反唐自立而契丹扶植,作为条件,石敬塘便是答应在建国之后把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何为燕云十六州?也就是今天津、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共计十六州,割让后的中原地区门户大开,农耕与游牧民族开始了长期的对峙。下面言归正传,我们的主角冯道便是生在兵家必争之地——瀛洲景城(也就是今河北河间)的一号人物。

那时候十六州还没有割让,冯道出生于一个“以农为儒,不恒其业”的家庭,安贫乐道,饱读诗书,信而好古,这也为他后来的为官之道打了个很好的基础。

中国古代奉行中庸之道,这做官啊,要张弛有道,圆滑有度,太耿直了吧,容易惹怒老板,这太畏缩了把,也不好,拉低了整个集团的效益,这冯道便把二者拿捏得很好。老话讲“孝子不辞劳,忠臣不避死”,在晋王帐下任河东节度掌书记时,晋王与梁军对垒,郭崇韬要求裁员,这下子当老大的李重勖不乐意了,然后矛盾最大化。搁现在也就是少东家与总经理之间的仇恨,但那是王子和臣子,二虎相斗非死即伤,没人愿意去撩虎须。但有些结如果不解,那就是死结。这不,冯道知道,偏偏迎难而上,李存勖让他写诏文让三军令择主帅的时候,冯道执笔不书,为陈利弊,不久郭崇韬又主动跟李存勖求和,把未来的君臣失和失和扼杀于摇篮之中,不得不说手段高明,无人不服他的胆识就连李存勖也是。这不,从李存勖称帝后,破格提冯道户部侍郎就可以看出来。

《五千言》中讲道法自然,大道无形,而冯道的道也颇有其理。儒有大儒、小儒、偷儒、贱儒、雅儒、腐儒、酸儒、烂儒之分,那冯道便是雅儒之类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古有柳下惠坐怀不乱,后有大儒朱熹夜敲寡妇门,那冯道便是真真正正的雅儒了。他为人勤俭,晋梁二军对垒,他在前线住一茅屋,伴着一捆牧草睡觉,前军在交战之时掳掠美女无数,送与冯道暖床。这冯道也不推辞,看到这里读者们或许会从心里鄙夷这位冯大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只是怜惜这些女子无家可归,便收于府中,置于别室,并无越距之为,反而在战乱结束,替女子们寻找家人,安全送返,相比之下,一些与尼姑私通的封建的卫道士要逊色许多。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冯道就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越做越好。在官任翰林期间,父丧,众所周知,古代父母离世,要守孝三年,即使官再大也不例外,冯道也是如此,在解官守孝期间,乡里饥荒,易子而食乃是常事,他便慷慨解囊,变卖家产以穷人用,并且亲自背柴种田,有遇到鬻妻换食的人家,他便偷偷将那人妻子买来,塞些银钱送返。有看到地荒而无力耕种的人家他便在夜里偷偷替人耕种,乡里对他感恩戴德,守孝期满更是上演了一出十八里相送。做人,如果做到了这个份上,无论成就如何,他都是成功的。

这时候朝廷刚刚经过一场血洗,李嗣源即位,深知做人臣难的帝王甚是爱才,命冯道为端明殿学士,而冯道不久又官拜宰相。此时位列三卿的冯道便开始了他兼济天下的路,在位期间,他推荐并且起用了不少寒门学子中的有识之士,因此受到了一些名门的讽刺打击,反而因此一直得到皇帝的信任。

后晋灭亡,他又事后唐,石敬塘时期,位同国公,石重贵时期又官拜宰相,兼任太尉,出任节度使。后来契丹因掌握燕云十六州而灭晋,冯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与京师,耶律问曰“尔是何等老子?”他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耶律又问,“天下百姓,如何可救?”他答,“此时佛出救不得,唯皇帝救得。”正是这几句“谄媚之词”使得中原地的广大人民没有生糟夷灭,冯大人用心可以谓之良苦啊!

而后耶律德光北撤,刘知远建后汉,刘帝对冯老推崇备至,拜冯道为太师。不久后周灭汉,他又被奉为太师兼中书令为首相,地位不减反升。

身在桃源外,勿自笑春风,说得便是冯道这种人。据史书记载,冯道七十三岁病逝,谥号文懿,寿年堪比孔子。相反于后世史官的痛骂,时人对冯道可谓赞誉备至。据史书记载,“闻之逝,时人莫不嗟叹。”在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不断,冯道反而能在宦海沉浮中像《楚辞》中的渔父,浊世直流,随其而动且不失其本心,独善其身且无愧于天地,无悔与自身,试问当今几人能容。

相关参考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汗青上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纰谬,少说为佳;一尘不染,但求无过”的处世原则,这种人大多数生于幽谷,存于乔木,坦然自若般餐风露宿。能在正史中能博得一席之地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位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汗青上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纰谬,少说为佳;一尘不染,但求无过”的处世原则,这种人大多数生于幽谷,存于乔木,坦然自若般餐风露宿。能在正史中能博得一席之地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位

历史秘闻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汗青上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纰谬,少说为佳;一尘不染,但求无过”的处世原则,这种人大多数生于幽谷,存于乔木,坦然自若般餐风露宿。能在正史中能博得一席之地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位

历史人物 此人拯救千万百姓,效力过11位皇帝,却被骂了1000多年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忠君思想始终是士大夫的主旋律之一。>千年以来,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的评价是越来越低,骂声不绝。仿佛这样一个屹立于官场的不倒翁,就是最大的投机派,仿佛他就应该为国殉,为主殉,而他

历史人物 范文程身为清朝四朝元老 为什么会被骂为汉奸呢

还不知道:范文程到底是何许人也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清朝的建立和问鼎中原范文程都算得上功勋之臣。当然,他也因此被许多后人成为

历史人物 范文程身为清朝四朝元老 为什么会被骂为汉奸呢

还不知道:范文程到底是何许人也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清朝的建立和问鼎中原范文程都算得上功勋之臣。当然,他也因此被许多后人成

为什么遭欧阳修痛骂? 十朝元老冯道被世人敬仰

历史上有一位最会当官的人,经历过四个朝代更替,侍奉过十位君王。为人所吃惊的是他能在朝代更替中稳居高位,均被器重,还位及宰相,他就是人称“不倒翁”的冯道!这冯道有何能耐,在王朝更迭频繁的过程中泰然自若,

为什么遭欧阳修痛骂? 十朝元老冯道被世人敬仰

...高位,均被器重,还位及宰相,他就是人称“不倒翁”的冯道!这冯道有何能耐,在王朝更迭频繁的过程中泰然自若,永远不倒?其实,冯道并没有什么背景,祖上以务农为生,但冯道从小就十分勤奋,刻苦读书。史书上说他“...

他被骂为汉奸 关键时刻用7字情报干掉2万日军

核心提示:夏文远的七字情报的传来瞬间改变了敌我态势,当时情报内容是:日军北动南不动。李宗仁知道了日军的基本动向,重新部署,最后成功干掉了两万日军。李宗仁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奇妙地

历史人物 此人竟是老外眼中的圣君,但在国内却被骂为昏君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民怨沸腾,滥用民力,征调了几十万的民夫修建大运河,还曾经三次征伐高丽,隋朝本来非常强大,但是隋炀帝用药过猛,将隋王朝压的喘不过气来了,却还不以为意,繁重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