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却要杀他?
篇首语: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蓝玉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却要杀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蓝玉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却要杀他?
蓝玉,明朝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苗族人,出生于丹口镇上的一个小山村。后因战乱而北征,跟随父亲定居于安徽定远。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妻子,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起义军首领,蓝玉从此跟着常遇春起兵打仗。
常遇春十分欣赏蓝玉的有勇有谋,因此常常在朱元璋面前提起他,朱元璋也逐渐对蓝玉越来越关注。由于蓝玉屡次立下战功,朱元璋册封他为正二品指挥史,亲自率领军队。
在以后的打仗期间,蓝玉先后出征四川、云南等地,并且多次大胜仗,消灭元军主力,平定北疆,朱元璋对他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蓝玉对自己的战绩沾沾自喜,他凭借朱元璋对他的百般容忍使他不断胡作非为,在军队中部署自己的势力、蓄养义子、强占百姓的良田、毁关口、与元妃私通、在大会上出言不逊......种种非法的事情传入朱元璋的耳朵里,使得朱元璋为之恼怒不已,并思索如何整治这个傲慢不羁、蔑视皇权的狂妄之徒。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皇位空缺,朱元璋为此惶恐不安,怕有居心叵测之人夺他皇位。在那个十分敏感的时期,蓝玉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已引来杀身之祸。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告发蓝玉,并在蓝玉家搜出众多兵器,蓝玉被捕,被剥皮、抄家、诛三族。蓝玉的首级被他的同乡连夜赶路送回了他的故里,让他能在自己的故乡长眠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蓝玉血战洪都
在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中,很多观众应该对那场洪都保卫战令人记忆犹新。在那次战争中,我们看到了蓝玉为了保卫洪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剧中蓝玉率领的三万多的士兵要抵抗六十万敌军不断地进攻,以三万抵六十万这样悬殊的军队力量,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而且不但要守住城门,还要守住城门一百天,这样的艰巨任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蓝玉记得朱元璋对他说过,如果在一百天内你丢了城那就是死罪,但是在一百天以上你丢了城那你仍然是功臣,因为蓝玉的防守能为之后的水路战提供宝贵的时间。在南北城关被破的时刻,蓝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攻,他觉得守城是受不住了只能进行反攻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即使自己死了也要死的壮烈。他抱着必死无疑的决心率领几千人的敢死队去迎战敌军,在他认为他会战死沙场的时候后方援军赶到了,他们的信心增强了,最终胜利了。正如电视所放的,在这次大战中蓝玉立了大功,成为了一代英豪。
然而,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仍然还是有虚构的成分,蓝玉血战洪都并不是真实的。在史料中,是有洪都保卫战,但是人物却不是蓝玉,而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他以四万军队抵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为朱元璋南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蓝玉守洪都
很多观众看了电视剧《朱元璋》后,对蓝玉的英勇神武、大将风范给吸引了,尤其是他血战洪都的场景更是印象深刻。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蓝玉是否真的跟敌军大战了一百多天?电视中的故事情节还是有待考察的,下面请看对这场战争的分析。
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任命自己的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镇守洪都。洪都保卫战就发生在朱文正任命的期间,史料中记载陈友谅在趁着朱元璋出兵援助安丰之时,发动在江南地带的战争,洪都就是他想要攻下的第一座城市。陈友谅自认为敌军江南兵力不足,攻下洪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朱文正的高超的作战指挥能力。
当时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军队攻打洪都,而朱文正的军队却只有四万人,两边力量如此悬殊让人不寒而栗。朱文正按照朱元璋所说的计谋沉着应战,顽强抵抗陈友谅的军队。当时,城墙有多处被攻破,朱文正的军队既要打仗又要筑城,伤亡惨重,但凭着朱文正卓越的指挥能力,冷静沉着地应战,坚守洪都85天,为朱元璋南下赢得了宝贵的机会,最终朱军战胜了陈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场战役是历史上比较有标志性的战争,也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
那当时蓝玉在做什么呢?在洪都大战的期间,蓝玉跟姐夫常遇春去了北部抗战,那时的蓝玉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士兵,因此守洪都的主要人物并不是蓝玉,而是朱文正。
朱元璋杀蓝玉
蓝玉,明朝功臣,位高权重、有勇有谋,为明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如此令皇帝信赖的人,但结果却惨遭剥皮的下场,是怎样的情况下会让皇帝动杀他的念头呢?
首先,要说的就是蓝玉的性格特征,蓝玉虽有胆有谋,屡次立下战功,在打仗方面也算是个有胆识的将士,这方面也是朱元璋重视他的地方。但是,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却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在军营中擅自提拨士兵,私自培养自己的军中势力;在众多大臣面前不顾皇帝的威严竟说出“我难道不配当太师吗”的糊涂话;在回城的关口,由于守关口的卫兵没来来及开门,竟毁关而入......
以上这些举动都能看出蓝玉鲁莽、冲动和嚣张跋扈的性格。其次,蓝玉对身边的人太过于信赖,同时说明他太单纯,蓝玉跟太子的关系一直不错,他有次向太子提起朱棣这个人雄心很大,早惦记着皇位了。然而,太子却在朱棣面前提起了这件事,朱棣对蓝玉痛恨至极,并开始挑拨蓝玉与皇帝的关系。最后的一个原因,在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去世,皇孙朱允炆年幼,皇位没有了继承人,朱元璋担心自己的皇位被被别人夺去便苦心积虑地想要把身边碍事之人都除去。
以上三点,正好也使朱元璋坚定了自己杀蓝玉的想法,锦衣卫揭发蓝玉有谋反的想法,想在朱元璋经过的路途中把他杀掉。蓝玉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即使想要平反也是无济于事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侯君集曾经为大唐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什么李世民一定要杀他呢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侯君集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建功立业之后,基本上都会做一个事儿,就是诛杀功臣,从刘邦到朱元璋这些平民出身的皇帝,都不用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最没争议的忠臣,却因为卷入两兄弟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而被残害致死,他就是于谦。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后历经曲折返回大明后,却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过上了被囚禁的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最没争议的忠臣,却因为卷入两兄弟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而被残害致死,他就是于谦。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后历经曲折返回大明后,却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过上了被囚禁的
曹操祖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世人都说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武皇帝曹操是汉惠帝时的丞相曹参之后,可事实上曹操的祖先另有其人并不是曹参。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当时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曹腾便是曹参的后人,
在各朝中,开国的功勋都是深受皇帝信赖的大臣,很多人是从年轻的时候就追随皇帝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当江山坐稳后,这些功臣也会被一一封赏,并被授予高官厚禄。而在明朝时,朱元璋信奉“治乱世用重典”
他是开国名将,皇帝忍不住要杀他,最后十六年不出门,才得以保全
原题目:他是建国名将,皇帝不由得要杀他,最后十六年不出门,才得以保全在古代汗青上,有好多建国名将,为皇帝立下汗马劳绩,然则下场各有分歧,有些惨死灭族,有些却能得以善终。皇帝为什么要杀死建国功臣呢?原因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
在古代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不是特别好,因为其大规模的诛杀功臣和著名将帅,是个狠毒的皇帝,以至于到了朱棣谋反,朝中无将可用。尤其是洪武后期的名将蓝玉,被朱元璋凌迟,还灭了三族,牵扯的人多达好几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