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 蔡琰的作品争议

Posted 蔡琰

篇首语:人还是要乐观,心碎了就对自己说,碎碎平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悲愤诗》 蔡琰的作品争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悲愤诗》 蔡琰的作品争议

郭沫若在为曹操翻案的同时发表论文质疑蔡琰的作品是不是出自蔡琰之手。郭沫若等人认为《后汉书》所著录的《悲愤诗》不是出自蔡琰之手,主要理由有三点:1.据《后汉书·董祀妻传》,文姬是“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的,诗中不应说是为董卓部众所驱虏。2.文姬之父蔡邕受董卓重视,在董卓控制的中央政权里爵位很高,董卓死后他才被王允所杀,文姬的流落必定在蔡邕死后,而诗中说为董卓所驱虏入胡。3.骚体一章中有“历险阻兮之羌蛮”一句,与文姬为南匈奴所掠获事实不合。又有“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二句,与当时南匈奴所处地域河东平阳一带地理环境不合。

但谭其骧认为这三项中,没有一项是站得住的。因为:

1.董卓的部众中正多的是羌人和胡人,《悲愤》中说“卓众来东下”,“来兵皆胡羌”,这些胡兵不正是“胡骑”?

2.南匈奴自中平五年(188年)以来已分裂为二部分,一部分内徙河东,另一部分仍在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如果“南匈奴”是指留居在那里的一部分,地理环境与所描叙的就正相符合。

3.董卓的部众纪律很差,当时蔡文姬在关东原籍被掳,蔡邕远在长安,而她被掳后三个月蔡邕即被杀,无从获得消息,更谈不上营救。董卓部队中的羌胡都是关中人,蔡文姬被掳后被西驱入关,入关后到过羌蛮之地,也就毫不足怪。所以可以肯定《悲愤》二章确是蔡文姬的作品。

生年争议

蔡琰的生年一说是174年,一说是177年,但都是猜测,没有史料依据。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蔡琰历史评价 蔡琰生平 蔡琰简介 蔡琰的人物成就 蔡琰的典故 蔡琰的作品争议 蔡琰的艺术形象

  本名:蔡琰  别称:蔡文姬、蔡昭姬  民字号:文姬、昭姬  民族:汉人www.cha138.com  主要作品:《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主要成就:首次创造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  籍贯:陈留郡

蔡文姬的作品悲愤诗,蔡文姬的《悲愤诗》的原文

蔡文姬的《悲愤诗》的原文《悲愤诗》东汉末年:蔡琰【其一】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蒙纱暧昧说是无缘却有缘 曹操与蔡文姬的爱情

...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

才女蔡琰作了《悲愤诗》二首后为何销声匿迹

陈留董祀的妻子,同郡蔡邕的女儿,名字叫做蔡琰,字文姬,十分有博学,有才华,善于辩论,而且又精通音律。她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丈夫早年逝世,没有儿子,于是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汉武帝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

才女蔡琰作了《悲愤诗》二首后为何销声匿迹

陈留董祀的妻子,同郡蔡邕的女儿,名字叫做蔡琰,字文姬,十分有博学,有才华,善于辩论,而且又精通音律。她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丈夫早年逝世,没有儿子,于是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汉武帝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

默写古籍 蔡琰的典故

默写古籍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什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

默写古籍 蔡琰的典故

默写古籍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什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

蔡琰简介 蔡琰的人物生平

蔡琰,陈留郡圉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蔡琰简介 蔡琰的人物生平

蔡琰,陈留郡圉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才气英英 蔡琰的历史评奖

范晔:“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陈陶:“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徐钧:“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郝经:“文姬之才辩,不幸而失身绝域。然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