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游吟诗人

Posted 哈萨克族 诗人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行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游吟诗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行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游吟诗人

“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吟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阿肯魅力

风从草原上吹过,在草原的深处、在那水草丰美的湖泊中,有大群的天鹅在戏水、飞翔。草原上的牧人,每日就在天鹅的陪伴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草原被白雪覆盖,天鹅纷纷离开乌孙大草原。

一个牧羊人用白蜡木雕成一把琴,用骆驼皮做琴箱,用马尾做琴弦,黄杨木的琴头上雕刻着牧人梦中的那只天鹅。

这把琴发出像天鹅一样婉转的声音,被行游在草原上的阿肯们带到各个部落,飘进了哈萨克牧民的毡房,融进了一个民族的血液中,这就是哈萨克族游吟诗人——阿肯的魅力。

“哈萨克”意为“战士”,或“ 白色的天鹅”。“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

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歌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阿肯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触景生情,即兴作诗,自弹自唱,兼有诗人和歌手的才能,而阿肯弹唱则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美丽传说

传说古代在阿尔泰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女歌手,深得牧民们的喜爱。一年夏天,头人要威逼她成亲。这时天上突然飞来一匹骏马,将姑娘驮上云天。

原来骏马是姑娘的情郎所变,将她救出险境,共同去向远方。姑娘留恋这里的草原,将手中的冬不拉扔下,化成了无数同样的乐器,飘落到人间。

因此每年夏秋季节,天山脚下大草原上的哈萨克人,都会在草场上举办阿肯弹唱会,成为草原上最隆重的盛会。方圆数百里的牧民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由各部落推选出的阿肯们纷纷登台亮相,竞技表演。

伴随着阿肯弹唱会的是赛马、叼羊、摔跤和其他娱乐活动。草原上的阿肯弹唱会时间长达数天,往日静谧的草原,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阿肯弹唱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诗歌是哈萨克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阿肯们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

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唱词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

一个好的阿肯弹唱歌手不仅能借弹唱抒发心曲,还可以借阿肯弹唱鞭挞丑恶。

在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哈萨克母女都是阿肯歌手,丈夫去世后,一个无赖几次想霸占她们。母女俩在一次阿肯弹唱会上自编自唱,现场对无赖的所作所为进行羞辱,在大家的哄笑和嘲弄中,无赖狼狈逃走。

流传千年

能吟善唱的阿肯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承担起了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教育的义务。

阿肯还以自己的智慧,成为牧民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主事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尊敬。

哈萨克族阿肯吟唱的内容广泛,有神话、故事、诗歌、民歌、 谚语、格言等,这些作品经过一代代阿肯们的口头吟唱传承积累下来,并形成了哈萨克族丰富的口头文学。

草原上,阿肯已成为行游在天山南北大草原上哈萨克族的灵魂吟唱者,哈萨克族有一句俗语:“阿肯活不到千岁,他的歌声却能流传千年。”

相关参考

唱响哈萨克族草原的“阿肯”和“冬不拉”

在哈萨克草原上,每逢节日和喜事,都要举行赛歌、对歌和赠歌。特别是到了盛夏,还要举行阿肯弹唱会。来自天山深处的哈萨克说唱诗人,聚集在一起用诗和歌进行表演和较量,这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次盛会。“肯”是哈萨

唱响哈萨克族草原的“阿肯”和“冬不拉”

在哈萨克草原上,每逢节日和喜事,都要举行赛歌、对歌和赠歌。特别是到了盛夏,还要举行阿肯弹唱会。来自天山深处的哈萨克说唱诗人,聚集在一起用诗和歌进行表演和较量,这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次盛会。“肯”是哈萨

哈萨克族婚礼趣事:主持人居然唱歌主持

翠绿如毯的新疆那拉提草原九日迎来一件喜事,二十四岁的哈萨克族男青年别克要迎娶二十二岁的帕丽旦。那拉提草原上生活着一点五万余哈萨克族牧民,被称为是“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也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

哈萨克族的爱情秋千:荡起青年男女的爱

秋千上,人被荡起来,在空中飘来荡去。近日,我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那拉提草原的“草原部落”旅游景区看到了哈萨克族式的秋千,这个秋千由四根绳子组成,两端分别是由三根木桩固定成的三角架。这种秋千是通过脚踩住绳

古老的哈萨克族人对毡房有着怎样的情节

古老的草原游牧民族天山雪水潺潺的流水滋润着广袤的草原,在山谷间哈萨克人的马踏之声以同样的节奏延续了两千多年。从古丝绸之路南北道的咽喉塔什库尔干,到古丝绸之路南北道的交通枢纽——和田,古老的草原游牧民族

哈萨克族服饰有何特点 哈萨克族服饰文化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大都宽大而又结实,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便于骑马和

哈萨克族美丽的“冬不拉”有啥神秘传说

冬不拉是居住在新疆伊犁一带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说起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满腔的厌恶和愤怒,他的同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

哈萨克族美丽的“冬不拉”有啥神秘传说

冬不拉是居住在新疆伊犁一带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说起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满腔的厌恶和愤怒,他的同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

塔吉克族禁忌 塔吉克族习俗简介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种青棵、豌豆、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适应生活环境的特色。

哈萨克斯坦国旗的历史沿革

哈萨克汗国时代(1456-1822)在苏丹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创立哈萨克汗国时,便采用了以蓝色为底色的国旗。占有很大的领土,最远到达东欧黑海沿岸。他们居住地区名为钦察草原,小玉兹、中玉兹、大玉兹。又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