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杨坚辅政掌权,杨坚是如何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Posted 隋朝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杨坚辅政掌权,杨坚是如何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杨坚辅政掌权,杨坚是如何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北周杨皇后的父亲杨坚任大前疑,地位声望都很高,天元皇帝宇文赟很忌惮他。宇文赟曾经生气地对杨皇后说:“一定要把你家灭族。”宇文赟召见杨坚,对左右侍从说:“如果他变了神色,就立刻杀了他。”杨坚到后,神色自若,宇文赟于是作罢。
内史上大夫郑译,小时候与杨坚一同学习,惊奇于杨坚的相貌,诚心与他交往。杨坚既然被宇文赟忌惮,心里总是很不安。有一次在宫中的长巷里,他偷偷地对郑译说:“很久以来我就想镇守藩镇,你是知道的,希望你能帮我留心!”郑译说:“以您的德行声望,天下归心。我也想祈求多福,怎么敢忘呢?我自当向皇帝启奏。”宇文赟准备派遣郑译率领军队进攻南陈,郑译请求任命一位元帅。宇文赟问:“你认为派谁合适?”郑译回答说:“如果要平定江东,当然非懿戚重臣不可,不然难以镇守安抚。可以让随公杨坚同行,担任寿阳总管,督管军事。”宇文赟答应了。
陈太建十二年(公元 580 年)五月初五,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让郑译发兵前往寿阳,与杨坚会合。正要出发之际,杨坚突然得了脚病,未能成行。
初十夜,宇文赟乘坐车驾,临幸天兴宫,次日生病返回。小御正刘昉,一向以狡黠谄媚受宇文赟宠爱,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都很得宇文赟的信任。宇文赟召见刘昉、颜之仪到卧室,想托付后事,但是喉咙嘶哑,说不出话来。
刘昉因为静帝宇文阐年幼,杨坚是杨皇后的父亲,声名隆盛,于是与领内史郑译、御饰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謩、御正下士皇甫绩商议,让杨坚辅政。
杨坚坚决推辞,不敢接受。刘昉说:“您如果想做,就赶快上任;不然,我来辅政。”杨坚于是听从了,声称接受诏命,入宫居住侍奉宇文赟。
当天,宇文赟去世,秘不发丧。刘昉、郑译又假传诏命,让杨坚总管内外的军队。颜之仪知道不是皇帝的旨意,拒绝接受。
刘昉等人草拟诏书并署上名字,逼颜之仪也署名,颜之仪严厉地说:“天元皇帝已经升天,继位的皇帝年幼,辅佐朝政的任命,应该选宗室中有才能的人。你们备受朝廷恩惠,应当考虑如何尽忠报国,怎么能把天下神器借给他人呢?我颜之仪宁愿死,也不能欺骗先帝。”刘昉等人知道不能让他服从,就替颜之仪署名,然后颁布下去。各将领既然接受了诏命,就服从了杨坚的调度指挥。
杨坚索要兵符玺印,颜之仪严厉地说:“这是天子的东西,自然有人掌管,宰相为什么要呢?”杨坚大怒,令人把他拉出去杀了,随即又因为颜之仪很有声望,放过了他,把他调离京城,去西部边境任郡守。
杨坚最初接受诏命辅佐朝政的时候,派邗国公杨惠对御正下大夫李德林说:“朝廷赐令,让我总管文武大事。治理国家,责任重大,我现在想与你共事,你一定不要推辞。”李德林说:“我愿意以死侍奉您。”杨坚大喜。
当初,刘昉、郑译商议让杨坚任大冢宰,郑译自己想担任大司马,刘昉又要求担任小冢宰。杨坚私下询问李德林,说:“要怎么安排我呢?”李德林说:“您应当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不然,就不能镇住大家的心意。”等到为宇文赟发丧后,就按照李德林说的实行。
当时群臣还没有全部服从杨坚,杨坚把司武上士卢贲安置在自己的身边。杨坚准备去正阳宫,百官都不知道是否应该跟随。
杨坚秘密命令卢贲布置侍卫禁军,同时召见公卿,对他们说:“想求取富贵的人就跟随我。”大家都窃窃私语,有的想去有的不想。卢贲带着禁兵到了,众人都不敢再离开。
众人出崇阳门,到正阳宫,守门的卫士不让他们进去,卢贲上前说明,卫士仍然不退下。卢贲瞪大眼睛,呵叱他们,守门的卫士畏惧地退下,杨坚进入正阳宫。于是让卢贲负责丞相府的守卫,任郑译为丞相府长史,刘昉为司马,李德林为府属。
杨坚执政以后,革除了宇文赟时期过于苛酷的政令,删削旧律,制定《刑书要制》,上奏朝廷颁行天下。他提倡节俭,身体力行,朝廷内外的人都很高兴。
相关参考
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隋文帝杨坚出兵北击突厥、南灭陈朝及平定江南的统一战争。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陈朝三个主要政权并存。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
在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时期。上有南陈,下有北周。鲜卑族人统治着北周。在北齐和北周时期,鲜卑贵族都极其排斥汉人,而且十分热衷于他们鲜卑族的鲜卑化事业,就是想让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建立隋朝的?隋朝之前是什么朝代?在杨坚之前的皇帝是谁?
在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时期。上有南陈,下有北周。鲜卑族人统治着北周。在北齐和北周时期,鲜卑贵族都极其排斥汉人,而且十分热衷于他们鲜卑族的鲜卑化事业,就是想让
北魏末年,突厥崛起,先后打败了北方的几个少数民族,北方戎狄悉归之,抗衡中夏。①北齐、北周都争相与之结好,倾府藏以事之,以至于突厥可汗说: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隋统一北方以后,对突厥的态度自然就不
杨坚是如何让北周静帝禅位的?杨坚最终能称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当时北周仅仅成立了24年,静帝便禅让杨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军事
公元581年,周静帝退位,杨坚取而代之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隋朝。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杨坚便开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并于公元590年灭亡南方的陈政权,结束了南北对峙,完成了统一大业。 杨坚怎
在对外关系方面,首先是对付北面的突厥。突厥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后来向东迁移,活动在蒙古草原一带。早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变常骚扰内地。在执政北周时,和突厥和亲,尽力搞好双方关系。但在杨坚建立之后
隋文帝杨坚是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的君主,他原本是北周的重臣,篡夺了北周的江山、建立隋朝,同时打败了南朝的陈国、让分裂几乎长达3个世纪的中国再度统一。杨坚的年号为开皇,他个性简朴,体恤百姓、广设粮仓,建立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贡献很大,但是却一直没有多少存在感
杨坚是官二代出生,其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战功赫赫,封随国公。后来杨坚继承父亲的爵位随国公,还当了北周相国。大权在握的杨坚“顺应人心”逼迫北周小皇帝宇文阐禅让皇位,改国号为“隋”。>杨坚和他父
杨坚篡周周杨后[1]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2]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天元昏暴滋甚[3],喜怒乖度[4],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5],天元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6],后母独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