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陈后主是如何亡国的?
Posted 军队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陈后主是如何亡国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陈后主是如何亡国的?
陈祯明二年(公元 588 年)三月,隋文帝杨坚下诏,列出陈朝后主陈叔宝的种种罪状,宣布将要对其进行讨伐。
十月二十八日,杨坚祭祀太庙,然后任命各路统帅,部署行军路线。共有各路军总管九十人,士兵五十一万八千人。
十一月初二,杨坚亲自为将士饯行。隋师出发后,各路军队推进很快,抵达长江北岸。陈叔宝让朝廷群臣商议,由于奸臣阻挠,也一直定不下方案。
陈后主曾经从容地对身旁侍奉的近臣说:“帝王之气在这里。齐军三次进犯,周军两次入侵,全都惨败而归。现在他们又算什么呢?”因此没有布置防备,仍然奏乐、歌舞、纵酒、赋诗不断。
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正月,隋军渡过长江,进逼建康。当时建康还有正式武装的军队十多万人,陈后主这才开始害怕,白天黑夜地哭泣,台城里的安排布置,全都委托大监军施文庆。
施文庆知道众将领都痛恨自己,因此他唯恐他们立功,于是上奏说:“这些将领总是不满足,平时就不服从陛下,现在情况紧急,怎么能完全信任他们呢?”因此这些将领凡是有事启奏的,大部分都不被批准。
陈后主召集萧摩诃、镇东大将军任忠在内殿商议军事。
任忠说:“兵法有言:到敌人地盘进攻,速战速决更为有利;在自家地盘抵抗,稳重放手更为有利。现在国家兵力粮草都很充足,应该固守台城,沿秦淮河修建栅栏,隋军即使前来进攻,也不要出兵交战。
“然后分出兵力截断长江水路,让隋军的消息无法传递。
陛下再给我一万精兵,金翅战船三百艘,顺江而下,直接进攻六台镇。隋朝军队一定以为他们渡过长江的士兵已经被俘虏,气势自然挫败。
“淮南的百姓与我以前就很熟悉,现在听说是我前往,一定会响应服从。再扬言说要进军徐州,截断敌军的退路,那么不用进攻敌人,他们自己也会撤退。等到雨季春水上涨,上游的周罗睺等各部队一定能顺流而下,赶来增援。这是良策。”陈后主没有听从。
第二天,陈后主忽然说:“长期相持不战,让人心烦,让萧摩诃出兵攻打他们。”任忠叩头苦苦请求不要出战。
忠武将军孔范又上奏说:“请求决战,一定为陛下在燕然山刻石记功。”陈后主答应了,对萧摩诃说:“你可为我决一死战!”萧摩诃说:“从来作战都是为了国家与自己,今天的情况也是为了妻子儿女。”陈后主拿出很多金帛财物犒赏各军队。
二十日,陈后主让鲁广达在白土冈布阵,在各路大军的最南边;接下来依次是任忠、樊毅、孔范,萧摩诃的军队在最北边。各路军队南北绵延了二十里,首尾之间,进退互相都不能知晓。
隋将贺若弼率领轻骑登上钟山,望见陈朝各路军队,于是奔驰下山,与手下的七位总管杨牙、员明等人,士兵共八千人,也布好军阵等待陈军。
因为陈后主与萧摩诃的妻子私通,所以萧摩诃一开始就没有拼死作战的想法。只有鲁广达率领士兵拼死奋战,抵挡贺若弼的军队。隋军士兵死了二百七十三人,隋军撤退了很多次。后来贺若弼的军队放烟火掩护,士气重新振作。
陈朝士兵得到隋军的人头,都跑去献给陈后主求取赏赐。贺若弼知道他们骄纵松懈,于是又带领军队进逼孔范。孔范的军队刚一交锋就立刻逃走,陈朝各路大军看见,骑兵、步兵都陷入混乱,溃散不能阻止,死了五千人。
总管员明擒获萧摩诃,押送到贺若弼那里,贺若弼命令拉出去斩首,萧摩诃神色自若,贺若弼于是把他放了,并且以礼相待。
任忠骑马进入建康台城,觐见陈后主,告诉他失败的情况,说:“陛下自己保重,我是无能为力了!”陈后主给了他两串金子,让他再招募人马出战,任忠说:“陛下只有准备船只,前往上游会合各路大军,我当以死侍奉护卫。”陈后主听信了他,让他出外布置,命令宫女整理行装等待,等了很久都没有回来,大家都觉得奇怪。当时隋朝韩擒虎率军从新林进军,任忠已经率领几名骑兵去石子冈投降。
陈朝领军将军蔡徵率领部队镇守朱雀航,听说韩擒虎的军队即将抵达,军队惊慌溃散。任忠领着韩擒虎直接进入朱雀门,一些陈军的士兵想抵抗,任忠挥挥手说:“我都投降了,你们还想干什么?”于是全都四下逃走。
台城里的文武百官四处奔逃,全都躲了起来,只有尚书仆射袁宪还在殿里,尚书令江总等几个人留在尚书省府。陈后主对袁宪说:“我一向对你并不比对别人好,今天只感到非常惭愧。这不仅因为朕没有德行,也是因为江东士大夫的道义全都丧失了。”陈后主惊慌失措,想要逃走躲起来,袁宪严肃地说:“隋军入侵,一定不会冒犯陛下。情况已经这样了,陛下还想到哪里去?请陛下整理衣冠,在正殿端坐,像梁武帝萧衍见侯景一样。”陈后主不听,下了坐床骑马离开,说:“兵刃底下,不能抵挡,我自有办法!”与十几个宫人走出后堂景阳殿,准备跳到井里,袁宪苦苦劝谏也不听。后阁舍人夏侯公韵用身体挡住井口,陈后主与他争执,争了很久,才得以跳进井里。
过了不久,隋军士兵来了,向井里张望,大声叫喊,没有人答应,准备要扔下石头时才听到叫声,于是用绳子拉上来,还惊讶为什么如此沉重,后来才发现,原来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嫔三个人是一起被拉上来的。
沈皇后仍然在平时住的地方,像平时一样,一点儿也不惊慌。皇太子陈深当时十五岁,关闭阁门坐在屋里,舍人孔伯鱼在旁边侍奉。隋军推门进屋,陈深安然而坐,慰劳他们说:“一路行军,非常劳累吧。”隋军士兵都向他致敬。
当时,陈朝宗室王侯在建康城里的有一百多人,陈后主担心他们变乱,把他们全都召进宫,命令他们聚集在朝堂,让豫章王陈叔英监视他们,又偷偷地加以戒备。台城失守,他们都出去投降了。
相关参考
五代时,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僭称帝号,历史上名为后蜀。孟知祥称帝不出数月即死,其子孟昶即位,是为后主。孟昶年仅16岁,他爱好文艺辞赋,曾命人在石头上刻《论语》、《尔雅》、《周易》、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里的蜀国分为前蜀和后蜀。前蜀的建立者是王建,他从小就是一个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盐谋生,乡里人称他为“贼王八”。长大后当了军卒,又升到将领。黄巢陷落长安后,唐僖宗跑到了西蜀,王建做了
崇祯在有明一代是略有作为的皇帝,但他生不逢时,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经非人力可以挽救,加上崇祯性格中刚愎自用、猜忌心重的缺点,虽然除去了阉宦魏忠贤和秽乱后宫的客氏,使天下人心为之一振,但杀掉了袁崇焕无疑是自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顼的次子――即陈叔宝的二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
李煜是南唐的末代国主。他即位时,南唐国力已呈衰颓之势,这位性格懦弱的国主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国破家亡的威胁。他仇恨宋朝的压迫,但又没有能力用武力与宋朝相抗衡,只要能以小邦苟且偏安,他甘愿贡物称臣最后沦为
南北朝历史 陈后主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为了不辱没亡国之君这个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
虽是亡国之君但是诗词歌赋颇有造诣 陈朝后主陈叔宝和南唐后主李
陈后主和李后主 在历史上,有这样两个奇特的皇帝,他们虽然都是亡国之君,但是却在诗词歌赋方面有突出的才能,他们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陈叔宝和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李煜。 先来看陈叔宝,他字元秀,小字黄
陈武帝建立南陈王朝的时候,北方的东魏、西魏已经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公元550年,东魏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公元557年,西魏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北齐和北周互相攻战,到北周武帝时,灭掉了
李煜像文|丁十二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亡国之君;作为一个诗人,他是千古词帝。这是历史在李煜身上刻下的烙印,「”亡国之君”和「”千古词帝”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标签成为李煜一生的真实写照。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
陈叔宝,生于公元553年,字元秀,小字为黄奴。他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陈后主。他是陈宣帝陈顼的的长子,母亲是陈顼的皇后柳敬言。他于582年至589年在位,一共做了七年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