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李悝《法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osted 李悝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李悝《法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李悝《法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战国时魏人,相魏文侯,富国强兵,著有《李子》三十二篇(失传)。见《汉书·艺文志》

魏用李克(应作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


《史记·平准书》

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什一之税十五石,馀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馀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馀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馀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籴至于甚贵者也。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熟。上熟,其收自四,馀四百石。中熟自三,馀三百石,下熟自倍,馀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

【评】尽地力之教,与平粜法,是李悝在魏国推行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施行的结果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对于战国时期其他各国的经济改革有着重要影响。

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其律具其加减,是故著六篇而已。


《晋书·刑法志》

周衰刑重,战国异制,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选《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


《唐律疏议》卷一

【评】李悝所著《法经》,贯穿了早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与“重刑轻罪的精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他所提出的“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指导思想以及六法的结构,对后世封建法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卫鞅受之(指《法经》),入相于秦。是以秦魏二国,深文峻法相近。


汉·桓谭《新论》

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户、兴、厩三篇,谓九章之律。


《唐律疏议》卷一

【评】秦汉律都是在《法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关参考

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李悝变法的内容

战国初期,魏文侯让李悝担任宰相,实行自己的变法大业,李悝在任期间,得到了统治者和同僚的大力支持,李悝的变法是成功的,魏国在李悝的变法后,迅速崛起成为让老牌大国产生警惕的新兴国家。那么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李悝变法的内容

战国初期,魏文侯让李悝担任宰相,实行自己的变法大业,李悝在任期间,得到了统治者和同僚的大力支持,李悝的变法是成功的,魏国在李悝的变法后,迅速崛起成为让老牌大国产生警惕的新兴国家。那么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魏国李悝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如何?

李悝(lǐ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阳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

李历史名人

1.古代李姓的名人有哪些●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

春秋战国 第7节 李悝变法

  魏文侯以礼贤下士著称,他在任期间,曾先后用魏成、翟璜、李悝为宰相。在李悝任相国期间,实行了著名的李悝(kuī)变法。>>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简

春秋战国 李悝的评价?李悝的主张?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前403),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韩、赵、魏三家卿大夫被威烈王姬午册封为诸侯,晋国一分为三,鼎足而立。于是,魏斯成为魏国开国君主,都于安邑(今属山西),他便是历史上鼎鼎

中国历史上的法律

一、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法律好多啊给楼主说点例子吧:1、《法经》战国李悝制定,共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亦作《网法》)、《捕法》、《杂法》、《具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李悝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李悝战国时法家。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食禄制度,按能力和功劳选拔官吏;作“尽地力之教”,鼓励耕田,增加产量,以巩固封建统

历史百科 试述法家源流

试述法家源流法家之祖为李悝,其说以正刑名为本。盖谓治天下宜以法术,不宜以仁义。悝尝集诸国刑书,著《法经》六篇;申不害、商鞅传之,皆有著作,《申子》今不传。韩非亦为法家,有《韩非子》传世。

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李时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