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唐宪宗独爱青楼歌妓之谜
Posted 宦官
篇首语: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唐宪宗独爱青楼歌妓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唐宪宗独爱青楼歌妓之谜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在位仅八个月的唐顺宗在宦官俱文珍的逼迫下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为太上皇。李纯即位,是为宪宗。宪宗力图削平藩镇割据,先后平定了剑南西川、夏绥、浙西、淮西、淄青的叛乱,收回了江淮财赋,其他藩镇也相继降服朝廷。
浙西观察使李铸厚赂权幸,得到了盐铁转运使的肥职,史称其“割剥六州之人以富其家,或劫杀其身而取其财”,后来被调为镇海节度使。夏蜀叛乱平定以后,朝廷又树立了一定的威信,藩镇多畏惧入朝。李铸的心里也忐忑不安,宪宗授李铸左仆射,遣使到京口讯问他入朝的行期。李铸杀死留后王澹举兵造反,兵败后被械送京都。
李铸被擒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姓郑的侍婢跟随着他。夜里李铸撕自己的衣襟,在上面写下自己内心的冤屈以及以往治理军政的功绩,并说他自己是被张子良所出卖。写完后,李铸对郑氏说:“你把这份状子藏在裙带里。假如我有机会当堂申辩,就会成为宰相或者杨、益二州的节度使;假如没有申辩机会,就要受到极刑了。一旦我不在人世,你一定会被没入掖庭,皇帝问起来你就把这份状子给他看。”郑氏含泪应诺。
李铸被送到长安城西南腰斩。当时,京城起了弥天大雾,三天都不消散,有人还听到鬼哭的声音。果然不出李铸的预料,唐宪宗从李铸的侍婢手中得到他留下的帛书,内心颇为疑惑他的冤情,从皇宫里取出几件黄衣赐给已死的李铸及其子弟,命京兆府收葬了李铸。
李铸叔父的儿子李鸽是宋州刺史,听到李铸谋反的消息恸哭了一场,强令妻子奴婢,无论老幼,都根据脖颈的尺寸制成枷锁,自拘到观察使面前请求治罪。朝廷怜悯他们,所以从轻发落。
李铸的宗属大都官居要职,过着养尊处优的奢华生活,挑选的歌妓婢妾都是冠绝于时的美色。他到浙西吃了败仗之后,没收后配在掖庭的婢妾中,除了这个姓郑的,还有个姓杜的,都是姿色艳丽,举世无双。
姓杜的婢妾名叫杜秋,历史上也称做杜秋娘(娘是古代妇女的泛称,不属于名字的一部分)。杜秋娘是唐金陵人,入宫以后得到了唐宪宗的宠幸。说起杜秋娘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及一首非常有名的《金缕衣》应该都有印象,其诗如下: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就是杜秋娘所作,写的是光阴易逝,青春难留,要在最年轻的时候恣意欢乐,不要等到年老体衰的时候空自后悔哀叹。这首诗也是杜秋娘传奇一生的真实写照。
杜秋娘原是金陵的一个青楼歌妓,她天生丽质,即使不施朱粉也远远地超出了一般的女子。而且谈吐诙谐,能歌擅诗,成为纨绔公子声色场中追逐的对象。镇海节度使李铸听说了她的艳名,便去与杜秋娘相会,一见之下十分倾心,于是要将她带入府中充为侍妾,杜秋娘也欣然相从。李铸娶秋娘为妾时已67岁了,而秋娘芳龄只有15岁。“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意思是人不风流枉少年,但是风流也离不开权势财富作底子。李铸看中了杜秋娘色艺双全,杜秋娘也看中他的权势。
李铸的府中艳妾如云,都是一时之选,但是杜秋娘一首《金缕衣》就足以让她们失色。李铸对杜秋娘极为宠爱,等到李铸死后杜秋娘作为罪犯的家属被没入掖庭,她顾眄依依的窈袅身影深深地吸引了唐宪宗。宪宗心动之下便召幸了杜秋娘。因为她才貌过人,一度受到宪宗的宠爱,给她赐名为杜仲阳,做了宫中女官。
宪宗的皇后郭氏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父亲郭暧娶了升平公主,著名的《打金枝》就是郭暧与升平公主之间的轶事。因为郭子仪功烈卓著,所以朝廷对郭氏与别的宫妃不同。郭氏生下了穆宗李恒。元和元年(806年)进册为贵妃,元和八年群臣先后三次请宪宗立郭氏为皇后,当时宪宗后宫多嬖艳,怕郭氏得到尊位后钳制他不能肆意,因此找借口推脱。
后宫里的美女虽然很多,但杜秋娘凭借她在青楼为歌女的阅历深深吸引着宪宗,始终在宪宗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宪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内忧外患已经病入膏肓,不是一时可以挽救的。宪宗后期开始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丹药多有毒性,他的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无故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弄得宦官人人自危。元和十五年(820年),宦官陈弘志毒死了宪宗,穆宗李恒继位,秋娘这时已三十多岁,但风韵不减当年,她又被穆宗召幸。为了掩人耳目,穆宗命杜秋娘为皇子漳王的褓姆兼教师。穆宗也很短命,杜秋娘后来又经历了敬宗与文宗两朝。文宗大(太)和年间,漳王受诬陷被废除,唐文宗诏赐杜秋娘归老还乡。
等她被朝廷弃置回家时衣食无着,过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名士听到她既老且穷的困境都十分同情哀伤,杜牧为此写下一首长诗,记叙她的身世经历。后世以杜秋娘泛指美女,比如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有时也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郑氏当初是李铸的婢妾,郑氏及笄的时候,有相士说她将来会生下一个天子,当时李铸心有异志,便将她纳为侍妾。李铸败亡郑氏没入宫掖后成为郭氏的侍女。那时候太皇太后郭氏是宪宗的贵妃,宪宗在贵妃宫里出入时看见郑氏姿容艳绝,便召幸了她。郑氏本是个有罪的人,忽然得到宪宗的宠幸使其他嫔妃都十分气愤,一腔郁闷发泄在郑氏身上。只要宪宗不在眼前,郑氏便会受到包括郭氏在内的后宫嫔妃的随意打骂,但她想到自己罪婢的身份,只得将眼泪往肚子里吞。
郑氏被宪宗纳入后宫,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李怡,是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因为母亲的关系,李怡幼年时寡言少笑,宫中都以为他是白痴。待他稍大了些被封为光王,更加韬光养晦,不让别人猜到自己的心事。
会昌六年(846年)六月,唐武宗病重,宫中的宦官谋立李怡,因为他们认为李怡是个白痴,当了皇帝好被他们控制。当时武宗有五个儿子,年纪都很幼弱。33岁的武宗死后,宦官便立李怡即了帝位,是为唐宣宗。等到宣宗即位以后,仿佛换了一个人,朝廷大臣才看清他以前隐藏起来的刚毅决断。宣宗尊生母郑氏为皇太后。
有人说婢妾郑氏就是李铸临终前托付帛书的那个,也有人说当初在裙带里藏着李铸帛书的是杜秋娘,但是宫闱事秘,世人对于真相已不得而知了。
相关参考
杜秋娘原是间州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 填词作曲,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作为歌妓曾
读过《唐诗三百首》迁本的人大概都知道此书的压卷之作是唐代才女杜秋娘的诗作《金缕曲》,其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句更成为千古传唱佳句。而对杜秋娘慕名已久的唐代大诗人杜牧所作的五言长诗《...
杜秋娘原是间州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填词作曲,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
杜秋娘原是间州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填词作曲,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
在婚配年龄上,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丈夫年长于妻子”这一模式占主流,即使妻子年纪稍大,一般也都是在三两岁之间。若论起纳妾,男人们更是非要挑选比自己年少许多的对象。然而在明朝的深宫大院里,曾经出现过完全相反
皇子的出生本来是件值得庆贺的喜事,可是朱祐樘的出世却经历无数的波折和不幸,他几乎让他们母子共同丧命,也让他的母亲纪氏遭遇了嫉妒的恐慌。早在成化元年春天,广西就曾经发生过瑶民动乱,当时刚即帝位的宪宗派赵
你真的了解明宪宗为何一生独爱比自己大17岁,和母亲同龄的万贵妃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成功男人总是能吸引万千女人的注意。如果一个人,出生皇族,是一位能继承皇位的太子,年纪尚幼就是人生赢
柳永年少成名,少时家境优渥。他们家世代做官,他自小发愤读书,希望能在朝庭为官,继承家业。从十八岁入京赶考到五十岁终于在朝为官,他的一生都在功名之间徘徊,他将所有对功名的渴望全部化成了诗词留于后世。他有
中国历史上的妓女有两大类,细分有五类。大的来说,有艺妓和色妓之分,前者主要从事艺术表演活动,如同今日之文艺工作者,娱乐明星;而后者主要出卖色相,就是今日人们普遍认为的娼妓。但之所以把艺术家和娱乐明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