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Posted 项羽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才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称之雄”,这是对“英雄”一词的解释,真正的“英雄”应该具有“智商”和“胆商”两大项素质。一个是聪明,再一个是胆量,英才加上雄才,这叫“英雄”。

所以,一定要能谋划在先,明察在后,行动果断,这样的人才称为“英才”,比如,汉初的股肱之臣张良就是这样。胆力过人,有勇气去做,有料事在先的头脑,这样的人才叫“雄才”,声称自己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就属此类。如果能一人身兼英、雄两种素质,那他就能纵横天下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英雄标准也有一番解释: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最后,曹操脱口而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言道出了三国中的真正英雄。

在三国人物中,人们对曹操列为英雄,争议不大。曹操谙熟军事,精通治世,有胆有谋,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超常的判断力和准确的执行力。在其诗文《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中,大家也能够感觉到其包藏宇内、驭驾四海的雄心壮志。

再看刘备,文不能安邦治国,武不能战场厮杀,如果没有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这些人帮忙,他哪能得到三分天下。大家总认为刘备的业务素质太差,其实,这都是大家的误判,曹操能把刘备放到天下英雄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上,不是没有原因:

曹操看出来刘备绝非池中之人,刘备严谨缜密,善于隐藏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办事坚忍执着,说白了刘备很能沉得住气。就像曹操描述的龙形变化一样,始终保持着坚忍和毅力,不会为了一时的义气得失而打乱自己的计划,这就是干大事的材料。

标准一:胸怀大志。诸葛亮的大志是出将入相,而刘备的志向却是匡扶汉室,在三国人物中,只有曹操有此实力和志向,而二人相比,刘备的“道性”、“根性”和“个性”,显然要比曹操高出一些,刘备讲究“治心”——躬施仁义,曹操讲究“治乱”——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他人相比就差得远了。

标准二:仁义归心。刘备扮演了一个领导“贤者居上”的最佳形象。领导的人格魅力就是“人本管理”的有力资本,都说刘备的假仁假义和厚道是装出来的,也许是装的,可一个人能装到死,那就是真的了。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托孤竟说出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这让下属们何等感慨啊。

标准三:性格坚忍。刘备能屈能伸,知雄守雌,做事拿得起也放得下,尽管经历失败,尽管寄人篱下,但都不改变他那份隐忍中的毅力和执着,他光复汉室的信念没有动摇过。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逆商”比较高,抵抗挫折、应对逆境的能力非常强,这是刘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标准四:行事果断。刘备身处逆境,但干起事来却一点都不手软。刘备在前期只带着关张两个小弟和区区数百人,就敢于会盟讨董卓,救徐州抗曹操;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仅凭一面之缘就果断地把军政大权交给这个27岁的毛头小伙儿,他也曾不顾大家劝阻率领倾国之兵伐吴,却招致大败,这真应验了“英雄做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这句话。

从刘备、曹操的英雄特征我们感到他们的成功不是没有缘由,与之对比强烈的袁绍、项羽之所以失败,其原因就在于个性方面的差距:

曹操的谋士郭嘉论曹操对袁绍有“十胜”,袁绍则有“十败”,其中之一就是在这个“仁”上。郭嘉说袁绍的这种仁爱是短浅的、没有胸怀的,因为他爱的范围只是他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太有局限性。他的仁爱并不是从普天下的所有人出发的,他没有博爱天下的气魄和勇气,所以他成不了大事。

类似的话,韩信在评价项羽时也说过:项羽对人很有礼貌,也很慈善。遇到有人病了,还要哭哭啼啼,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给他。可是,一遇到该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他却把印绶抓在手中,都快玩烂了,也不舍得给别人。项羽这种爱心,非常小家子气。他和袁绍有同样的毛病——“妇人之仁”。有道是“大仁不仁”,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就应当有博爱天下的胸怀,而且也应该有容纳天下的魄力,你总把目光盯在一时一事、一地一城上,你还能成多大的气候。

郭嘉论袁绍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上背的传统包袱太重了。袁绍有“累世之资”、“四世三公”,出身名门望族,这些世家子弟办起事来,总要先端出个达官贵人的架势,结果是既违背了人性,也不能使上下亲和,不影响效果才怪呢!他办事的风格远远不如曹操“体任自然”来得好。曹操是那种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人,讲求的是实际效果,那种直截了当的作风既顺应人性的要求,又非常实用。看来,曹操的胜利和袁绍的失败都不是偶然的。

相关参考

刘备在曹操眼中是英雄吗

《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操坦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自己也好,关张也好,无数三国的读者也好,就此认为刘备真的是和曹操并列的英雄。当然,多年之后,刘备果

曹操和刘备谁更值得后人推崇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这话倒是没有错,看三国后台的发展就知道了,但问题来了,真要把曹操和刘备拿来对比,看看谁

历史人物 煮酒论英雄典故 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

刘备卖草鞋的故事 刘备卖草鞋歇后语

在群星灿烂的三国英雄谱上,刘备无疑是最璀璨的,最耀眼的一个。从摆地摊到穿龙袍,没有超人的文韬武略,没有过人的领袖气质,那完全是白日做梦。枭雄曹操,在青梅煮酒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魏

为何不让赵云、张飞守荆州,非要选择关羽

三国中的刘备,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经常被敌人追着打,却从未想过要放弃,坚信自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当年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就看出刘备并非凡夫俗子,曾这么称赞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

历史人物 刘备刚被吕布赶出徐州如此落魄 为什么曹操会说他是英雄呢

还不知道:曹操为什么说刘备是英雄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当时曹操对刘备说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青梅煮酒”为何是曹操向天下人撒的谎

“青梅煮酒”论英雄,大家都知道曹操把英雄的称号硬塞给刘备,一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让刘备差点掉了脑袋。但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如果在曹操的心中刘备真的是英雄,能得天下的英雄,那刘备还有机会活吗?

刘玄德的仁义_闲话三国

>  《演义》中的以仁义诚信,感召天下,从一个救了,反而遭董卓白眼的平头百姓,在讨卓的盟军中,只是站在公孙瓒身后当跟班的些微角色,终于成了鼎立的三雄之一,被誉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竟是曹操向天下人撒的一个大谎

“青梅煮酒”论英雄,大家都知道曹操把英雄的称号硬塞给刘备,一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让刘备差点掉了脑袋。但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如果在曹操的心中刘备真的是英雄,能得天下的英雄,那刘备还有机会活吗?

历史秘闻 “青梅煮酒”为何是曹操向天下人撒的谎

“青梅煮酒”论英雄,大家都知道曹操把英雄的称号硬塞给刘备,一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让刘备差点掉了脑袋。但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如果在曹操的心中刘备真的是英雄,能得天下的英雄,那刘备还有机会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