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教子良方《劝学文》 柳永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

Posted 柳永 进士

篇首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著有教子良方《劝学文》 柳永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有教子良方《劝学文》 柳永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出身名门,词坛称雄,风流绝代。柳永先祖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他们的道德、文章、书法,称雄当世,光耀后代。先祖遗风,对于柳永不无影响。柳永不仅擅长诗词,更是治学严谨,堪称大儒。

在古书《古文真宝》中收录的柳永《劝学文》,就是明证。这不愧是一篇教子经典,劝学名篇。由于柳永词名太盛,这篇文章,少有关注。全文不长,抄录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都是进士,文播四方。柳永之子柳涚、侄子柳淇,皆中进士,名传后世。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可谓显赫一时。这并非是偶然的,这与柳氏家学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苏镇江柳永后裔编纂出版了《京江柳氏宗谱》。根据家谱记载,柳永后人中,出过多名进士,至于举人、秀才、学士、硕士、博士,更是不计其数。国学大师柳诒徵、著名企业家柳传志等,是当世柳永后人中的佼佼者。

柳氏家谱中,记载柳永事迹的不少。抄录其中两套家谱有关内容,可见柳永在家族中的崇高声望。安徽泾县清嘉庆二十一年《泾川柳氏宗谱》记载:“公讳永,字三变,宋仁宗景祐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屯田先生。尝作词,辑之名曰《柳氏乐章集》,见者嘉之,诗曰:斯文奕世仰公传,天赐繇裔启后贤。梓里邑中沾化育,万家黎庶庆重天。章章乐府称佳句,集集新诗荫海边。当时手泽今还在,六合弥闻动地欢。”

清光绪十七年《京江柳氏宗谱》记载:“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有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者,世居丹徒,登宋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柳永的《劝学文》,时下仍有现实意义,可谓千金不换的教子良方。

相关参考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過程中,人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同時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凡人之所以爲人者,

为何古人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

我国以前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只不过流传了这么多年已经被人们逐渐淡化了,现在人不像过去人那样讲究。比如人们在吃饭喝酒的时候,老一辈人可是有很多讲究的,吃饭的时候需要等长辈入座才能动筷子,不然就是对长辈的不

他是慈禧看中的武将,慈禧交给他一个任务,导致他被全国通缉10年

对于民国军阀马联甲,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肯定知道「”一门四进士,父子五登科”这个美谈,说的就是他和三个弟弟先后考中进士,而他的父亲也曾做过建威将军,可谓满门精英。马联甲这个武进士绝非浪得虚名,他的身高

明代此才女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四个考中进士,其中三个官至尚书

在一些古典戏剧中,经常有女扮男装高中进士、状元的故事。比如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中的黄春桃、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贞以及《再生缘》中的孟丽君。这些女状元个个都是才貌双全,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也在观

历史秘闻 明代此才女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四个考中进士,其中三个官至尚书

在一些古典戏剧中,经常有女扮男装高中进士、状元的故事。比如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中的黄春桃、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贞以及《再生缘》中的孟丽君。这些女状元个个都是才貌双全,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也在观

宋朝 宋代·风流才子柳永

风流才子柳永柳永是建州崇安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景祐年间举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喜作歌词,常与乐工合作。怀才不遇,在仕途上坎坷不平,多牢骚,放荡不羁,卒于润州

一门八进士--你可能不知道的王安石家族

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大名,只要是个文科生,很少有不知道的。然而,以下这件事则恐怕很多人都未曾听说:王安石家族,从他爷爷辈到他儿子辈,四代人六十九年间,登进士者八人。即: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北宋真宗咸平三年

历史人物 柳永简介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柳永生平

  ,(约987年—约1053年)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

苏辙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苏辙  朱德曾评价三苏“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父子三人都颇有成就,那么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有何贡献呢?历史如何评价呢?  苏辙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水利  元丰五年(10

李寻欢简介和个人早年经历有哪些

在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家住「李园」,那里气象恢宏,宅第连云,庭园林木之胜,更冠於两河,门上更写有「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字样。李寻欢乃是位世家公子,历代缨鼎,可说是显赫已极,三代中就中过七次进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