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怎么乐不思蜀的

Posted 阿斗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禅是怎么乐不思蜀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禅是怎么乐不思蜀的

2、历史人物 蜀汉灭亡以后,刘禅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的?

刘禅是怎么乐不思蜀的

《三国演义》将刘禅塑造成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但软弱无能,而且贪图逸乐。其实真实的后主刘禅并非如此,史书中的他不但聪明机智,而且善于韬晦,所谓的“乐不思蜀”只不过是为了保全大局不得已上演的一幕戏。 襁褓之中遭大劫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对单骑救主的故事记忆深刻,那时候的刘禅还是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当时刘备被击败,狼狈逃遁,妻儿就落入了曹军手中。为了夺回幼主,刘备麾下的名将赵云就孤身杀入曹军大营,硬是将阿斗给救了出来。后来据说刘备曾怒摔阿斗以报赵云之恩。这段传奇故事自然有小说家的渲染夸张,不过据《三国志》记载,刘禅自小确实历尽磨难。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一个命中克妻之人,所以当年在老家的时候“数丧嫡室”。等到刘备起兵之后,在沛城娶了一个姓甘的女子为妾,这个甘夫人就是刘禅的生母。至于阿斗的小名,也是因为甘夫人夜梦仰吞北斗而孕,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小名。 据记载,刘禅童年的时候曾经被人拐卖到汉中,直到建安十六年(212),有一个扶风人刘括因避乱来到汉中,刘禅又被卖到他家。刘括问他的身世,知道他是正经人家的孩子,就把他收为养子,并且给他娶了妻,生了孩子。后来,有一个姓简的人是刘备麾下的将军,他听刘禅说自己的生父字玄德,便告诉了刘备。刘备这才派人前去验证,发现果然是自己失散的孩子,才将他接到了益州(四川),立为太子。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截江救阿斗”的精彩故事,主角也是赵云,不过这次还有张飞协助。当时刘备率兵入川,荆州政事暂由代为处理。这时候,吴国的孙权贪图荆州,便想趁刘备不在夺取荆州。但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尚在荆州,他怕作战时妹妹被扣做人质,便以老夫人病了为由将其先行骗回,并企图将刘备唯一的骨肉刘禅也带回去,将来可以做人质威胁刘备。不过,正待孙尚香登船之际,赵云便追了上来,夺回了刘禅。当时情况危急,幸好有张飞赶来断后,截住了东吴的船只,才使得赵云顺利脱身。 这几个故事的真伪现在也无从考证了,但都说明了刘禅的童年确实过得很不顺利,经受了很多磨难。 年少登基智量大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蠢笨的昏君,但据《三国志》记载,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诸葛亮曾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将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甚为欣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就是说,连诸葛亮都认为刘禅智量很大,比想象中还要聪明,那我还担忧什么呢?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即位,他牢记刘备死前的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之后才作决定。这也许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批判刘禅没有主见,“素丝无常,唯所染之”的原因,却也显示了年少的刘禅颇有容人之量。他深知君臣失和的危险后果,所以对诸葛亮尤为尊敬和倚重。即便诸葛亮功高震主,而且颇为专横,他都始终隐忍不发。 刘禅即位的时候年仅十七岁,对执掌国政来说稍显稚嫩,这时候辅佐他的大任便降到托孤大臣诸葛亮身上。但随着他一天天成长和历练,对于国家大事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时候,诸葛亮本应该还政与刘禅,但诸葛亮不放心,还是一个人总揽全局。即便是刘禅带兵出征的时候,诸葛亮还要派心腹董允率亲卫兵监管刘禅,生怕他出什么差错。这样严格的监护自然会让已经渐渐成熟的刘禅不满,但是他始终没有爆发,而是一如既往的谦卑恭顺,谨守着父亲的遗命。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才一举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不独对诸葛亮如此宽宏,刘禅对待其他大臣也是非常宽厚仁爱的。当时魏延因叛乱被杀,刘禅还是念及魏延先前所立功劳,下旨将其厚葬。 对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的国力衰退,刘禅虽然有心反对,但是鉴于刘备生前订立的北伐方针和诸葛亮在汉室的名望,刘禅还是忍了。直到诸葛亮死后,他亲领国事了,才改变了连年北伐的方略,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但由于他对于军队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不敢对急于北伐的将领过分施压,最终这一政策实施不彻,导致了施政方针的混乱。 “乐不思蜀”背后的无奈 乐不思蜀可能是后主刘禅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不但不知羞耻,苟且偷生,还贪图逸乐,丝毫不以故国为念,可谓昏聩至极。但其实,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当时,曹魏的大军已经包围成都,即便誓死抵抗,也很难挽回败局,而且一旦破城,蜀国的百姓肯定惨遭屠戮。为了保全自己的子民,刘禅不得已开门投降,一个人承担了卖国的骂名,却保住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所以,有史学家指出,在当时的形势下,刘禅的投降并非为了一己私利卖国求荣,而是一件造福苍生的明智之举。 在投降之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安乐公。北上洛阳之后,他明白自己的表现直接关乎蜀国百姓的命运。所以,他为了博取司马昭的信任,不得不韬光养晦,处处装疯卖傻,以减轻司马昭的疑心。 但是,多疑的司马昭始终没有真正放心,他总是找机会试探刘禅是否还有叛逆之心。有一次,他设宴招待蜀国君臣,故意让人奏起蜀地音乐。这时候,满座君臣哪个没有故国之思?一个个尽显悲戚之容。可是刘禅不敢暴露自己的情感,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也流露出忧思,不但自己生命难保,而且很可能为百姓招致大祸。所以,他不得不强忍悲痛,故意傻笑,摆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这时候,司马昭反而大惊,虽然一直以来看到刘禅都傻乎乎的,可人怎么能够这么无耻?便问他:“你难道不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说:“此间乐,不思蜀。”于是,司马昭哈哈大笑起来,从此认定此人没有反意,可以放心了。但是,很多卫道士却揪住这一句话不放,把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死死扣在他头上,丝毫不考虑当时的情景,假设刘禅像后主那样,早就被司马昭赐死了。 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降魏一共称帝四十一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如果说有诸葛亮的辅佐,那也只是前十一年,后来的二十九年全靠他自己亲政。当时蜀国实力最弱,能够坚持这么久,没有真才实干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仅从“乐不思蜀”一事便将其归为昏君,实在是有违史实。

历史人物 蜀汉灭亡以后,刘禅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的?

三国后期魏国攻打蜀国,刘禅选择投降,并没有拼死抵抗。蜀汉灭亡以后,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司马昭养在魏国,想必生活条件不会很差,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但是毕竟是在司马昭眼皮底下,司马昭的为人很多人都知道,刘禅是如何能够在司马昭眼下生活过来的?他的余生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和曹操、东吴三足鼎立,相争多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也被史书称为“刘蜀”、“季汉”。对于蜀汉来说,在综合实力上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也是三国中最先灭亡的。虽然诸葛亮、姜维等人的北伐消耗了曹魏,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止蜀汉的灭亡。到了公元263年,伴随着后主刘禅的投降,蜀汉正式被曹魏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在投降曹魏后,蜀汉后主刘禅的晚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陈寿在《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63年,曹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在邓艾兵临成都的背景下,刘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最终,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刘禅投降后,大将姜维依然抱有恢复蜀汉的决心,并且告诉刘禅等待一段时间就行了。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姜维被乱军杀死,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针对刘禅的晚年是怎样度过的,《三国志》等史料并没有详细地记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亡国之君一般都没有好下场。不过,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亡国之君至少没有遭到被灭亡的悲惨结果。在后主刘禅之前,汉献帝刘协继续享有一定的封地的待遇。而就刘禅来说,到达洛阳后,司马昭对刘禅同样非常客气。一方面,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划分,公无疑是非常尊贵的爵位。比如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仅仅是被封为侯爵,比如汉寿亭侯、武乡侯。通过安乐县公的封赏,说明司马氏可以说是厚待刘禅了。同时,对于刘禅的子孙,有五十多人被封侯。由此,可能不如在蜀汉那么君临天下,但是,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晚年在曹魏和西晋的生活无疑是超过大部分人了,也是南北朝时期的亡国之君难以相提并论的。当然,针对刘禅这位亡国之君,司马昭也不是一点防备的意思也没有。比如,最为明显的就是司马昭在宴会上故意安排蜀汉的舞曲,以此刺探刘禅是否怀念蜀汉了。

对此,刘禅用“乐不思蜀”打消了司马昭的疑心,这也是刘禅晚年可以在曹魏和西晋平安度过的重要原因。不然的话,刘禅如果太过怀念蜀汉,甚至有复国之心的话,难保不会遭到司马氏的加害。泰始七年(271年),刘禅病逝,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不过,对于刘禅的子孙,很多都没有得到一个善终的结局。其中,刘禅的太子死于战乱之中,北地王刘谌先杀妻子,再自杀以示忠烈。而刘禅的其他子孙虽然封侯,但却死于西晋时期“永嘉之乱”中。

相关参考

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真是曹操的儿子吗

刘禅是曹操的儿子刘禅因为投降魏国时,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而扬名天下。人们乐此不疲地评价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埋汰他的无能懦弱。此外,对他的身世之迷也是诸多探索。曹操大家都知道刘禅是蜀汉后主,理所应

刘禅是如何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

刘禅如何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

深度解析三国刘禅真的是个缺心眼皇帝吗?

世人都讥讽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一直背着昏庸无能、玩物丧志的头衔。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不知道寒了多少读者的心。真实的刘禅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他真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皇帝吗?刘禅,蜀...

三国乐不思蜀的刘禅在历史上其实一点也不傻

刘禅,蜀汉后主,小名为阿斗,刘备的儿子。刘备在入蜀之后,立刘禅为太子,在公元233年继承了皇位,在位四十一年。后来投降曹魏,蜀汉灭亡。有很多认为刘禅是弱智,主要表现在亲信小人、不战而降和没心没肺,但是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刘禅其实并不昏庸,也不傻。在面对司马昭提问是否思念蜀国的时候,如果说思念故国,恐怕会惹来杀头的祸害。人又不是草木,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刘禅在蜀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即使他再薄情,对蜀地总归

后主刘禅是怎样登基称帝的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蠢笨的昏君,但据《三国志》记载,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诸葛亮曾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将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甚为欣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

刘禅娶了谁的女儿 孙尚香刘禅是什么关系

刘禅娶了谁的女儿刘禅的两位皇后都是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刘备称帝,张飞的大女儿嫁给刘禅做太子妃,等到刘禅继位后,刘禅便封张飞的大女儿为皇后,这个就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任皇后,敬哀皇后。十五年后,张飞的大

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是怎么死的?  刘禅是刘皇叔刘备的宝贝儿子。当年赵云死里逃生当阳长坂坡救的就是这个小娃娃,后来在江上又救了一次。后来夷陵之战蜀汉失败后,刘备去世,刘禅继承大统。在位42年

刘禅是个有智谋的皇帝吗

自古以来,少主重臣,就是一对冤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诸葛亮为了打破这个定律,实现双赢,他选择了北伐,离开权力中心,给刘禅空间。史载,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不到十二年,只在朝中呆了三

刘禅是谁生的 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是谁

导读:甘夫人,一名甘倩,一说名甘梅。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蜀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事迹主要由《三国志》记载。据说刘备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数丧嫡室”。刘备起兵后,于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