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吴景帝孙休

Posted 博士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吴景帝孙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吴景帝孙休

2、三国魏晋 吴景帝孙休皇后·朱氏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吴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吴国皇帝,在位六年。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为丞相,孙权倾朝野,遂除孙。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其妻为朱皇后。

  孙休武功方面,无甚建树。曾图先统一南方,永安七年(264年),趁蜀中无主,西征巴蜀,屡败屡战。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语,尚能书;当年以三十岁英年早逝。侄孙皓继位。 孙休为孙权第六子,继父孙权、弟孙亮后成为吴国第三任皇帝。

  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为丞相,孙权倾朝野,遂除孙。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

  孙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武功方面,无甚建树。曾图先统一南方,永安七年(264年),趁蜀中无主,西征巴蜀,屡败屡战。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语,尚能书;当年以三十岁英年早逝。侄孙皓继位。

  孙休为孙权第六子,继父孙权、弟孙亮后成为吴国第三任皇帝。

  孙休-家庭成员

  妻:

  朱皇后,谥号景皇后,朱据女,262年立为皇后。

  子女:

  孙 (雨+单,音湾):孙休长子,262年立为太子。266年为孙皓所杀。

  孙 (雷+大,音公):孙休次子。266年为孙皓所杀。

  孙(音mang):孙休三子。

  孙 (亠+先+夂,音褒):孙休四子。

  孙休-人物事迹

  吴景皇帝讳休,字子烈,大帝六子也。年十三,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学。

  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四月,大帝薨,休弟亮承统。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要地,徙休于丹杨郡。太守李衡数侵休,诏徙休会稽。居数岁,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觉而异之。

  亮废,己未,孙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休初疑,楷、朝具述等所以奉迎本意。留一日二夜,遂发。十月戊寅,进及布塞亭。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事,率百僚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己卯,休乘辇进便殿,群臣再拜称臣。休谦不即御坐,止东厢。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是岁乃魏甘露三年也。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封大将军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授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免丹杨太守李衡之罪。己丑,封孙皓为乌程侯,皓弟德钱唐侯,谦永安侯。十一月甲午,风四转五复,蒙雾连日。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休恐其有变,于丙申、戊戌、壬子发数诏,数加赏赐。顷之,休闻逆谋,阴与张布图计。十二月戊辰腊,百僚朝贺,公卿升殿,诏武士缚,即日伏诛。己巳,加布为中军督,封布弟为都亭侯,给兵三百人,弟恂为校尉。又诏立五经博士。

  二年春正月,震电。三月,备九卿官,发诏增强国力。

  三年春三月,西陵言赤乌见。秋,用都尉严密议,作浦里塘。会稽郡谣言王亮当还为天子,而亮宫人告亮使巫祷祠,有恶言。有司以闻,黜为候官侯,遣之国。道自杀,卫送者伏罪。以会稽南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

  四年春五月,大雨,水泉涌溢。秋八月,遣光禄大夫周奕、石伟巡行风俗,察将吏清浊,民所疾苦,为黜陟之诏。九月,布山言白龙见。是岁,安吴民陈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

  五年秋七月,始新言黄龙见。八月壬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乙酉,立皇后朱氏。戊子,立子(雨单)为太子,大赦。冬十月,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帝欲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讲论道艺。曜、冲素皆切直,布恐发其阴失,令己不得专,因妄饰说以拒遏之。休答曰:「孤之涉学,群书略遍。所见不少也;其明君暗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览也。今曜等人,但欲与论讲书耳,不为从曜等始更受学也。纵复如此,亦何所损?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备之。不须曜等然后乃解也。此都无所损,君意特有所忌故耳。」布得诏陈谢,重自序述,又言惧妨政事。休答曰:「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此无所为非,而君以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政务学业,其流各异,不相妨也。不图君今日在事,更行此于孤也。良所不取。」布拜表叩头,休答曰:「聊相开悟耳,何至叩头乎?如君之忠诚,远近所知。往者所以相感,今日之巍巍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君其终之。」初休为王时,布素见信爱,及至践阼,厚加宠待,专擅国势,多行无礼,自嫌瑕短,惧曜、冲言之,故尤患忌。休虽解此旨,心不能悦,更恐其疑惧,竟如布意,废其讲业,不复使冲等人。

三国魏晋 吴景帝孙休皇后·朱氏

朱氏
吴景帝孙休皇后

□□档案:

姓名:朱氏

生卒年:公元234~265年

籍贯:吴郡(今江苏苏州)

婚配:吴景帝孙休

封号:皇后

朱氏,吴郡人,吴景帝孙休皇后。朱氏是孙权宠妃步夫人的小女儿鲁育公主的女儿。步夫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鲁班公主,小女儿鲁育公主。这两个女儿虽为一母所生,性情却很不相同。大女儿鲁班公主不仅害得孙和太子被废,孙和生母王氏的死也与她脱不了干系,后来连自己妹妹鲁育公主也害死了。鲁育公主则性情温和善良,朱氏继承了她母亲的优点,也是一个温柔贤惠的美丽姑娘。

孙休与鲁育公主应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所以也是朱氏的舅舅,只不过古时候这种婚姻也不奇怪就是了。

孙权去世以后,太子孙亮即位,孙休前往自己的封地丹阳。后来鲁班公主诬陷妹妹鲁育公主,说她有份参与谋害孙,结果孙就将她处死。朱氏是鲁育公主的女儿,孙休害怕她受到牵连,就把她送到南京避嫌。好在孙觉得这事是她母亲所为,同朱氏没有关系,不仅没有追究朱氏,还把朱氏送回了孙休身边。更让孙休意外的是,孙等人废掉了孙亮,还选择扶持他为皇帝,公元258年孙休即位,是为景帝。

孙休当上皇帝以后,立朱氏为妃,四年后将她立为皇后。

没过两年,孙休就一病不起,最终病逝。当时太子孙谭年幼,大臣们觉得当时形势非常严峻,必须要有一位可以支撑国家大事的皇帝才行,所以没有选择让年幼的太子登基,而是打算让孙休的侄子孙皓登基。这时朱氏已经被尊为皇太后,大臣们按照礼节向她请示了一下。她本来就是温柔善良,一切听从丈夫安排的类型,现在虽然丈夫去世,但她自己也没有把持政权的野心,所以就随着大臣们安排。

不过,孙皓登基以后,并没有善待她,而是将她的皇太后位子废掉,贬她为景皇后,最后还被孙皓给逼死,后与吴景帝合葬。

相关参考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开国大帝孙权

  吴太祖大帝孙权  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是春秋时大军事家孙子之后。任长沙太守,封破虏

揭开末代皇帝孙皓终结三国 从明君到暴君之路

...,奉尊法度,屡言之于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三国志·孙皓传》)于是,在朱太后的首肯下,濮阳兴等人扶立孙皓做皇帝。在孙皓被选为皇帝之前,他也是极其贤明的,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而且还

揭开末代皇帝孙皓终结三国 从明君到暴君之路

...,奉尊法度,屡言之于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三国志·孙皓传》)于是,在朱太后的首肯下,濮阳兴等人扶立孙皓做皇帝。在孙皓被选为皇帝之前,他也是极其贤明的,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而且还

揭开末代皇帝孙皓终结三国 从明君到暴君之路

...,奉尊法度,屡言之于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三国志·孙皓传》)于是,在朱太后的首肯下,濮阳兴等人扶立孙皓做皇帝。在孙皓被选为皇帝之前,他也是极其贤明的,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而且还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会稽王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在位252年-258年),字子明,是三国时代吴国的第二代君主,在位六年。由于他后来被废黜,故史称吴废帝;亦有史家根据其被废黜之后的爵位称之为会稽王。  孙亮是吴大帝孙权最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拓荒者孙坚

吴武烈帝孙坚  孙坚(155-191正月初七)即吴武烈帝,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

孙皓怎么从一位不错的君主变成了疯子呢?

三国孙皓,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单看这姓氏,便能看出其中一二的玄机,在三国之中,孙属于大姓,如无意外他必归属于吴国,经查阅史记后,更加印证了孙皓之身份。孙皓,三国时代吴国人,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吴国的第...

历代帝王三国之蜀汉昭烈帝刘备

蜀汉烈祖昭烈帝刘备  官职:安喜县尉——平原县令——徐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益州牧——汉中王——皇帝  字玄德,号汉昭烈帝,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汉族,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为什么会被灭国

孙皓字元宗。父孙和,祖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关系极好。曹魏成熙元年(公元264年),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

皇太子刘启误杀吴国太子刘贤,是不是引起 ”七国之乱”的根源

文景之治的景帝刘启,说到这位汉朝帝王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从剧中看到的景帝刘启都是特别的和蔼可亲或者是少言少语。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那么我们一起从下面这件事情分析一下刘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