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诸葛亮怕关羽吗
篇首语:生活可以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诸葛亮怕关羽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诸葛亮怕关羽吗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
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
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
但诸葛亮害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
他深知关羽其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
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马超不懂规矩,口称玄德,而不称陛下。关羽和张飞都很恼怒。但两人要出的招数却不相同。关羽要处死马超,张飞则要做个样子给马超看。第二天上朝,马超不见关张二人在班,正自纳罕,一抬头,看见二公正站在蜀帝身后,垂手而立,甚是恭敬。马超深自惭愧,从此对玄德再不敢失礼。
可见,张飞识大体而关羽执小义。张飞比关公更懂得,得人和,是刘备与曹操、孙权分庭抗礼的最大资本。如果因失礼而失人,刘备就会失去这个资本。况且蜀国偏居一隅,人才凋零,得失一员身经百战的虎将,关系军国大计。依张飞,刘备得义得计得人和;如果依关羽,刘备则可能失义失计失人和。
关羽降曹,曹操善待于他,此"义"(其实是计)不忘,故有华容放曹,遗祸国家之举。联吴抗曹,对关羽来说,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此"义"(国家大义)不记,故有拒亲辱吴、丧盟失地之举。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
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
既如此,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不行。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公。
诸葛亮怎能不怕?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而在诸葛亮看来,关公最不能守荆州。但疏不间亲,此话怎好对刘备直说?
为了让关公心悦诚服地执行他亲手制订的联吴抗曹之基本路线,诸葛亮可谓煞费苦心。他智算华容,阳算曹操,阴算关公。他料定关公的曹操情结不解,不能真心联吴抗曹。所以,故意给关公一个放走曹操的机会,同时又要他立下军令状。
其目的有四:一是杀杀他的傲气,赢了他的脑袋,又还给他,是要折服他的心;二是抓抓他的把柄,提醒他注意,他有历史问题,他的历史并不清白,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让他执行重要军事任务,如果放走曹操,则又有了现行问题;三是解除他的曹操情结,放曹操一条生路,足以报答曹操所给他的一切,此后抗曹不会背不义的名声;四是晓以大义,让他体会守小义(报曹)而损大义(误国)的真实后果。
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逻辑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
这就造成了刘备的大不幸,逼着他面对自己一生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誓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报仇,就要伤害自己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刘备一生,也是个好演员,而且是个相当本色的演员,其主要演技是哭。痛哭了几场,便决定为义弟报仇。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连胜过几战之后,真的进入了角色,以为甩掉军师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地灭了吴国。
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
有了诸葛,才有联吴抗曹;有了孙刘联盟,才有赤壁之胜,才有吴国转危为安蜀国从无到有,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亭之败,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
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三国之成,成于两弱相加攻一强;三国之败,败于两弱相减养一强。
联吴抗曹,就是加一(吴)减一(曹)的战略,这是正确的加减法。诸葛与鲁肃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使国家从无到有转危为安。周瑜与关羽不懂这种方法,以一(己方)减二(敌方),都没有好结果。
这是我第一次想到加减法,想到它在国家战略上的运用。
相关参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都是智者的化身,足智多谋,几乎什么事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而他手中拿着的羽扇也是象征了他是智慧和光芒的智者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位足智多谋的人,也会有他一生中最害怕的敌人,那么他到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都是智者的化身,足智多谋,几乎什么事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而他手中拿着的羽扇也是象征了他是智慧和光芒的智者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位足智多谋的人,也会有他一生中最害怕的敌人,那么他到
张飞最怕的人是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人誓同生死,对于刘备来说,关羽张飞都是自家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张飞来说,大哥二哥都是哥。平时张飞尊敬关羽,但张飞不怕关羽,关键时刻张飞敢拿刀捅关羽。&nbs
张飞最怕的人是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人誓同生死,对于刘备来说,关羽张飞都是自家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张飞来说,大哥二哥都是哥。平时张飞尊敬关羽,但张飞不怕关羽,关键时刻张飞敢拿刀捅关羽。&nbs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颜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濮阳之战,吕布更是20个回合就使得许褚露败象,需要曹营六将联手才能与吕布抗衡,而且即使如此,吕布也能全身而退。吕布征战一生,虽然壮年早逝,但却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大太监,极受明熹宗的宠信,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魏忠贤少年时家境贫寒,不学无术。长大后只是一个街头无赖,整日沉迷于酒色,还喜欢赌博。后来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只好狠心切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大太监,极受明熹宗的宠信,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魏忠贤少年时家境贫寒,不学无术。长大后只是一个街头无赖,整日沉迷于酒色,还喜欢赌博。后来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只好狠心切
历史人物 司马懿最怕的人并非诸葛亮 这三人都让司马懿寝食难安
在三国里,司马懿只要对上诸葛亮就非常的怂,从来不主动出击活活的把诸葛亮给熬死。很多人说司马懿是怕诸葛亮所以不敢正面交锋,但是魏军是防守方,这样的策略也最稳妥,当时司马懿是绝对不能出现一丝失误的,不然回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唐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时期,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三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第一位是建立隋朝的隋文帝,他结束了乱世开创了少有的盛世,被称为是能与秦始皇其
今天全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唐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时期,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三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第一位是建立隋朝的隋文帝,他结束了乱世开创了少有的盛世,被称为是能与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