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蒙巴顿 生平事迹简介,蒙巴顿个性品质,蒙巴顿怎么死的?
Posted 司令部
篇首语: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想想可能是自己太闲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蒙巴顿 生平事迹简介,蒙巴顿个性品质,蒙巴顿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蒙巴顿 生平事迹简介,蒙巴顿个性品质,蒙巴顿怎么死的?
路 易 斯 · 蒙 巴 顿 ( LouisMountbatten,1900—1979),英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英军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最高司令,战后任英国海军参谋长兼第一海务大臣、印度总督等职。
1900年6月25日,蒙巴顿生于英国温莎的王室家庭。曾祖母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父亲巴登堡亲王路易斯,原系德国王室成员,后放弃德国国籍,参加英国皇家海军,曾任海军参谋长兼第一海务大臣。母亲为赫茜·维多利亚公主。
蒙巴顿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能说流利的德语和法语。1913年5月,蒙巴顿入奥斯波恩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914年10月,其父因原籍为德国而被迫辞去海军最高职务,极大地刺激了他的进取精神。1916年,蒙巴顿以中等成绩毕业并进入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同年7月,蒙巴顿以优异成绩毕业,先赴海军战列巡洋舰舰队的狮号旗舰任职,后至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任职,受舰队司令戴维·贝蒂的影响很大。大战后期,蒙巴顿一家的姓氏由巴登堡改为路易斯。
1919年,蒙巴顿奉命进入剑桥大学补习大学课程。他是学生会辩论委员会委员,在辩论比赛中领导剑桥大学队力克牛津大学队,以能言善辩蜚声全校。1920年,蒙巴顿随威尔士王子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利用出访机会组织拍摄了英国第一部军事教育片。次年,蒙巴顿陪同威尔士王子出访亚洲诸国。1922年,蒙巴顿与坦普尔勋爵的女儿埃德温娜·阿什利结婚。
1923年,蒙巴顿重返海军服役,在达达尼尔海峡与君士坦丁堡国际舰队所属的复仇号战列舰任职。1924年,参加皇家海军通信学校军官长期集训班,毕业成绩名列前茅。1925年,进入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1927年起在地中海舰队任无线电通信军官,有过20多项发明和改进措施,工作极为勤奋。1931年,晋升为海军中校。1934年,出任勇敢号驱逐舰舰长。
1936年,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上校,被选调到海军航空兵处任职,负责发展政策问题。1938年,被送往奥尔肖特高级指挥官学习班深造,结识了后来在战争时期与之合作的许多将军。
1939年8月,蒙巴顿出任第5驱逐舰队司令兼凯利号驱逐舰舰长。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蒙巴顿率凯利号首次参加作战即击沉德国潜艇1艘。12月,凯利号在搜索德国潜艇时触雷致伤,返回基地整修。1940年5月,凯利号在北海作战时被鱼雷击中,上级考虑到护航困难,遂命令将该舰凿沉。蒙巴顿拒绝沉舰,率部奋战92个小时,将该舰驶回基地。在克里特岛战役中,蒙巴顿率舰队参战,击沉德国凯克号军舰,轰击马莱姆机场。1941年5月,凯利号驱逐舰被德国飞机击沉,但蒙巴顿幸免于难。稍后,蒙巴顿调任卓越号航空母舰舰长并出访美国太平洋舰队。
1941年10月,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丘吉尔任命蒙巴顿为联合作战司令部顾问,并指示蒙巴顿: 为进攻欧洲的登陆作战和而后向大陆推进的作战提出指导思想;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的登陆艇和其他各种装备,并尽快投入大规模生产; 3个军种的部队要进行联合训练,协调行动。丘吉尔强调,1941年10月,当英国的其他司令部都正忙于制定防御措施的时候,联合作战司令部就要考虑进攻,设法将英格兰西南部由抵御希特勒入侵的堡垒变成横渡英吉利海峡向欧洲发起反攻的跳板。
蒙巴顿与麦克瑟协商盟军作战问题
1942年3月,蒙巴顿出任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临时军衔晋升为海军中将,并获得陆军和空军中将荣誉军衔。3月28日,联合作战司令部组织实施对圣纳泽尔的规模最大而极富戏剧性的袭击,设法用满载高爆炸弹的英军驱逐舰坎贝尔敦号堵在干坞的出入口爆炸,摧毁了德军在大西洋沿岸惟一可以停泊战列舰蒂尔皮兹号的大型干坞。此后,德军的蒂尔皮兹号战列舰再也未能驶入大西洋。
蒙巴顿与史迪威视察战地部队
1942年4月,罗斯福总统特使霍普金斯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抵达伦敦,同英国政府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商讨盟军的作战计划。在此期间,马歇尔要求参观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此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派出各军种人员参加蒙巴顿的司令部。因此,联合作战司令部成为世界大战史上第一个由盟军各军种联合组成的司令部,成为后来各种类似司令部的先导。美军还派遣部队参加联合司令部组织的两栖作战训练。
1942年8月19日,根据蒙巴顿及其联合作战司令部制定的计划,英军对法国西北部的迪埃普港实施试探性袭击,旨在为后来的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经验。参战人数为5000人,损失多达3300余人。迪埃普作战为诺曼底登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最主要的是: 必须有绝对优势的火力支援,而火力支援可能导致港口设施的破坏,故必须建造“桑树”人工港。“桑树”人工港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建造 “桑树”人工港正是蒙巴顿所极力主张的。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之后,丘吉尔、马歇尔等6名高级军政领导人联名致电蒙巴顿称,“我们知道登陆作战的妙计和这次冒险的成功都与你和你所领导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参谋人员的努力分不开”。
美英在魁北克举行“四分仪”会议,决定组建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由蒙巴顿任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的作战行动,英军的印度司令部则负责盟军的训练和补给工作。10月,蒙巴顿前往印度德里就任新职。盟军最高副司令为美国的史迪威,下辖陆、海、空3个军种司令。蒙巴顿规定,组织单一军种的行动,陆、海、空军的作战计划处长直接向各自的军种司令报告即可; 组织诸军种的联合行动,则必须共同以计划委员会的名义向他本人报告。蒙巴顿对东南亚盟军的作战指导主要有: 当日军在丛林地带实施惯用的翼侧包围战术时,盟军应坚守阵地而不能向补给线方向撤退,补给问题通过空投解决; 鉴于热带病给战斗实力带来的巨大损失,成立热带病专家医疗咨询小组以求解决; 乘日军认为雨季双方都会停火而无准备之机,实施雨季突击而扩大战果。蒙巴顿注重宣传鼓动工作对全军士气的影响。他对各个军种和不同国籍的官兵们说:“我听说你们称这里是被人遗忘的战线,你们是被人遗忘的军队。事实上没有人听说过你们。”“但是,人们会听到你们的,我们要让他们听到你们……” 为此,他在锡兰设立“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广播电台”,让英国报界转载该台新闻; 创办《东南亚盟军司令部》报纸和《凤凰》画报; 为部队放映电影、演出节目。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在缅甸作战指导方面,蒙巴顿与史迪威存在分歧。史迪威主张打通滇缅交通线,收复北缅; 蒙巴顿则主张将主力部署在孟加拉湾沿岸的若开地区作战。后来日军对若开地区和英帕尔地区发动的攻势解决了双方的争执,蒙巴顿接受了史迪威的主张。
1944年3月,日本第15军司令官牟田廉也率3个师团进攻印度英帕尔地区,企图攻占该地,震撼印度。因眼伤而住院的蒙巴顿摘掉双眼绷带,飞往卡拉米的缅甸陆空军司令部指挥,下令将第5印度师和第7印度师从若开空运至前线,使战局转危为安。经过英美中军队的共同努力,英帕尔战役至7月胜利结束,日军损失7万余人。在缅甸北部,史迪威指挥的中美军队于8月攻克军事重镇密支那,启用该地的机场。
至1944年底,蒙巴顿所辖的东南亚盟军多达近百万。蒙巴顿不失时机地制定盟军反攻计划。盟军既从北缅向南推进,亦从西部向中部进攻。蒙巴顿和斯利姆率部强攻曼德勒,突袭敏铁拉。1945年3月,盟军攻占曼德勒及其附近的8个机场,改善了空中补给状况。5月,盟军收复缅甸首都仰光。此后,蒙巴顿立即准备发起 “拉链” 战役以收复马来亚,但因美军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而未能如愿。1945年9月,蒙巴顿在新加坡接受东南亚日军的投降。
1946年6月,蒙巴顿回到英国,获得高级爵士勋章。次年,被英国国王封为 “缅甸的蒙巴顿伯爵”。1947年1月至1948年6月出任印度总督。任内提出关于印度独立的“蒙巴顿方案”并于1947年7月获得英国议会批准。蒙巴顿方案导致印巴分治和长期纷争。1948年蒙巴顿返回英国海军任职。先后担任马耳他巡洋舰队司令、海务大臣兼供应运输部长、地中海舰队总司令等职。1955年至1959年,出任英国海军参谋长兼第一海务大臣。1956年,晋升为海军元帅。1959年,出任国防参谋长和参谋长委员会主席。任内积极推行军队改革计划,设立国防委员会而撤销原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1965年,退出现役。1974年,蒙巴顿前往中国访问。
1979年8月27日,蒙巴顿在马勒摩海滨因乘坐的游艇被爱尔兰共和军炸毁而遇难。
相关参考
国外名人传 蒙巴顿人物生平简介,蒙巴顿怎么死的,蒙巴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路易斯·蒙巴顿(LouisMountbatten,1900—1979),英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印度最后一位总督。1900年6月25日,蒙巴顿生于英格兰的温莎,是王室亲属,曾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一)皇家将才作为二战期间同盟国方面的主力国,英国军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战争中也涌现出一批足智多谋、个性鲜明、能征善战的著名将领,蒙巴顿将军就是这样一位声名
全名:路易斯·弗朗西斯·阿尔伯特·维克托·尼古拉斯·蒙巴顿,缅甸第一伯爵蒙巴顿,(出生于巴滕贝格的路易王子)职业:印度最高盟军指挥官和最后一任总督国籍:英国为什么著名:蒙巴顿是一位杰出的英国政治家和巴
路易斯·蒙巴顿(L.LouisMountbatten,1900年6月25日-1979年8月27日),英国海军元帅,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英国近代最褒贬不一的人物,长于协调,但被指责为虚荣。>蒙巴顿1913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
1947年6月3日《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迅速发展,同时,印度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矛盾也十分尖锐。1947年2月,英国政府派蒙巴顿为新任印度总督。
1年轻的海军军官1900年6月25日,路易斯·蒙巴顿出生在英国温莎的王室家庭,是巴登堡的路易斯亲王与维多利亚公主的第四子。他的曾祖母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父亲原系德国王室成员,后放弃德国国籍,参加英国
蒙巴顿方案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发生的 最后的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背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于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AIML)已在达卡成立。穆斯林怀疑印度国大党由印度教徒所占多数。穆斯林抱怨穆斯林成员没有印度教的成员相同的权利。许多不同的方案在各个时间里被提出
纳粹副元首赫斯在大战正酣之际以其单独驾机飞往敌对的英国而为人们留下难解之谜。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RudolfWalterRichardHess,1894—1987),1894年4月26日出生
让·穆兰(JeanMoulin,1899—1943),化名勒克斯(Rex)和马克斯(Max),法国政治家和民族抵抗运动英雄。穆兰出生在大学教授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穆兰身材瘦小,皮肤黝黑,有一对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