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鲁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鲁肃历史评价,鲁肃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鲁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鲁肃历史评价,鲁肃人物生平事迹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鲁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鲁肃历史评价,鲁肃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字子敬,临淮东城(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人。出身士族,家富有。生而丧父,由祖母抚养。肃体貌魁奇,少有壮志,好为奇计。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而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以衣食,至南山射猎,而暗中讲武习兵。标卖田地,大散财货,以结士为务。父老皆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至肃处求粮。肃家有米两仓,各三千斛;肃以一仓与之,瑜奇肃之为人,遂相亲结。割据者袁术闻肃名,命为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共事,又时天下大乱,盗寇横行,乃谓所属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众皆从命。肃乃使细弱者在前,强壮者殿后。及州骑追至,肃勒兵满弓,谓之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继引弓射之,矢皆洞贯,追骑遂还。肃南至居巢(今巢县)就瑜,欲渡江从江东豪杰孙策。

五年(公元200年)闰十月,肃之好友刘子扬致书于肃,言在巢湖之郑宝,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请肃从速参加。肃然其计,欲北行就郑宝。瑜谓肃曰:“昔马援(割据者隗嚣部将)答光武(刘秀)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上(时孙策已死,孙权继其事)亲贤贵士,纳奇录异。”肃从之。瑜荐肃于权,权即见肃,与语,悦之。及宾客退,独引肃对饮,曰:“今汉室倾危,孤思有桓、文(春秋五霸中之齐桓公和晋文公)之功,君何以佐之?”肃曰:“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耳。若因北方多务,剿除黄祖(江夏太守),进伐刘表(荆州牧),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此王业也。”此诚为一远见卓识之见解。然长史张昭疾肃为权所亲信,言肃年少时粗疏,而权益亲信之。

十三年(公元208年)八月,刘表死。肃谓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寄居刘表处)天下枭雄,与操有隙。”“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从之。

十月初,肃至夏口(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闻曹操已向荆州,乃星夜兼程;及至南郡(治所在今江陵县),而刘琮(刘表子)已降操,刘备南逃,肃直往迎之,与备相会于当阳长坂。肃论天下形势,致殷勤之意,且问曰:“豫州(备曾为豫州牧)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操以权为讨虏将军)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诸葛瑾,亮兄,孙权长史)友也。”即与定交。备用肃计,进驻鄂县之樊口。

时曹操挥军南下,势如破竹;且致书于权以胁之,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书示群臣,众皆恐惧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力主归附于操,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随其后。权知其意,执肃手问曰:“卿欲何言?”肃曰:“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肃劝权召周瑜(时在鄱阳)以问之。瑜至,坚决主张抗操。权遂以瑜、程普为左右都督,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十一月十三日,曹操兵败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肃先还,权使诸将迎之。权谓肃曰:“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肃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古车有立乘、坐乘两种;坐乘谓之安车,常赐予高官告老或征召有重望者)软轮(用蒲草裹轮,减少震动,古时征贤士用之)征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刘备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求借荆州。瑜与彭泽太守吕范力主留备不遣,并建议盛为筑宫室,多以美女玩好,娱其耳目,消磨其意志。肃以曹操威胁尚在,主以荆州借刘备,以联合抗操。权从之。

是月,周瑜病危巴丘(今湖南岳阳市)。上书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瑜死,权遂以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肃初驻江陵,后移屯陆口(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南陆溪口),治理有方,恩威大行,部众增加万余人。十九年(公元214年)闰五月,从权破皖城(今安徽潜山县)。

是年,刘备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与肃邻界。羽数生狐疑,纠纷屡起,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得益州,权求归还荆州之长沙、零、桂诸郡,备拒之。权遂置三郡长史,羽尽逐之。权大怒,遣部将吕蒙攻之,三郡望风归服。刘备遣羽争之,肃率万人屯益阳以拒之。肃邀羽会见,诸将疑有变,议不可往。肃曰:“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及相见,各驻兵百步上,肃责曰:“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毕羽方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无以答。时曹操将攻汉中,刘备恐失益州,乃遣使求和于权,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死。时年四十六。

肃为人正直严肃,寡于玩饰,性好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善于谈论,能作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鲁肃为冠。赤壁之战,首功归瑜,但肃功不可没。在主和派之议盛嚣尘上时,肃独主联刘抗曹。至于借荆州一事,似有失策之处,其实不然。如果刘备被灭,三足鼎立变成南北对抗,以操之雄才大略,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有利政治地位,南北对抗之结局:孙权凶多吉少。曹操深知鲁肃此手之利害所在,故得知这一消息时,笔落于地。史谓:“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名将之鲁肃简介 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导读:(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为索取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鲁肃简介 吴国名将鲁肃是怎么死的

  鲁肃的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

历史上的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里是诸葛亮的跟屁虫,在单刀赴会里是关老爷的陪衬。事实上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气概、他的干云

历史人物 东汉著名军事家鲁肃的简介 鲁肃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鲁肃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字子敬,是东汉末年时期最杰出的战略家和外交官。鲁肃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鲁肃的简介 吴国名将鲁肃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鲁肃的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

吴国大将鲁肃性格特点如何

鲁肃性格特点鲁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这样一个人却也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事实上鲁肃的才能完全不输于周瑜,但是不像周瑜那样有锋芒,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鲁肃比较的老实,在罗贯中的《三国

鲁肃简介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鲁肃简介】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导读: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

鲁肃服孔明歇后语故事赏析

鲁肃服孔明歇后语史书上没有记载鲁肃是如何服孔明的,但是在家喻户晓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将鲁肃写成了一个老实的人,一个直心眼的人,对孔明可以说是非常佩服的,至今还有从《三国演义》中来的一个歇后语,那就

历史上战略家鲁肃怎么死的

鲁肃怎么死的鲁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战略家和外交家,周瑜非常了解鲁肃的能力,周瑜临死之前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替代自己的职务,事实上鲁肃是当时一个最为清醒的人,他在刚刚与孙权见面的时候就预言了将来必将是三分

新三国鲁肃是怎样的人

新三国鲁肃鲁肃的形象在许多文艺作品中都有呈现,因为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或者说是其看穿了三国鼎立的必然,并且积极的将其实践,所以鲁肃是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的人。鲁肃早年资助周瑜是看出了周瑜的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