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哥舒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哥舒翰历史评价,哥舒翰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Posted 潼关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哥舒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哥舒翰历史评价,哥舒翰人物生平事迹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哥舒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哥舒翰历史评价,哥舒翰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突厥哥舒部落人。蕃人多以部落为姓氏,因以哥舒为姓。父哥舒道元,安西副都护,由是居安西(今新疆吐鲁番县)。翰家富有,性卓越豪迈,疏财重气,为人仗义,好许诺,喜饮酒赌博。常读书,尤喜《左氏春秋传》和《汉书》。
年四十,父死,遂客居京师。在京师三年,曾为长安尉所不礼,愤然仗剑至河西(今甚肃敦煌县),为大斗军副使。翰治军严格,三军无不震惧。及奉命讨吐蕃,有同列为副者,高傲无礼,翰怒,立杀之,军中股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
翰作战勇敢。吐蕃寇边,其众三行(战斗队形),从山上顺次而下,翰持半段枪当其锋击之,所向无敌。翰有家奴曰左军,年十五六,亦有勇力。翰善使枪,追敌及之,以枪搭其肩而喝之,敌惊反顾,翰即刺其喉,挑高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左军即下马斩首,是以为常。翰亦善计谋。先是,每至麦熟季节,吐蕃则至积石军(在今临夏县西)抢收,人称之为“吐蕃麦庄”,无敢拒之者。翰至,先设伏于两侧,及吐蕃五千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生还。吐蕃自是不敢复来。由是知名。
玄宗闻翰名,特予召见。时节度使王忠嗣为奸臣李林甫所诬陷,被劾,翰至,极言忠嗣之冤;玄宗起,入禁中,翰叩头随之而前,言词慷愤,声泪俱下;玄宗感而宽之,忠嗣免死,众皆称之。
次年,翰破吐蕃于青海湖上。继筑城于青海湖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自是吐蕃不敢近青海湖。八年(公元749年)六月,以兵六万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东境)。其城三面险绝,唯一径可上;吐蕃仅以数百人守之,多贮粮食,又积檑木及石。翰遣将高秀岩、张守瑜攻之,数日未能克;翰怒,欲斩之,二人请宽期三日;果如期拔之,而唐军死者数万。继而翰遣兵于赤岭西开屯田,以兵二千戍龙驹岛。及封冻,吐蕃大攻,戍者尽没。
翰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素不和,玄宗常为之和解,使为兄弟,但终无效果。十一年(公元752年)冬,二人俱入朝,宦官高力士(玄宗亲信)宴于城东。禄山谓翰曰:“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与公族类同,何不相亲乎?”翰曰:“古人云,野狐向窟嗥(野兽吼),不祥,以其忘本故也。”禄山大怒,骂曰:“突厥敢尔!”翰欲应之,力士目视翰,翰乃止,装醉而归。自是二人结怨愈深。而时宰相杨国忠因与禄山不和,遂厚结翰,奏以翰兼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继而拜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翰好饮酒,恣声色,颇伤身。一日,至土门军,入浴室,受风寒,昏倒,良久乃苏。自是,身体麻木不仁。遂免官,回京养病,闭门不出。
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禄山于范阳(今北京市)发动叛乱,举兵南下。玄宗召见翰,拜兵马副元帅,率兵讨之。翰以病固辞,不许。十二月,翰率军二十万,进屯潼关。翰因病,及至,以军事委军司马田良丘。良丘不能专决,乃使属将王思礼主骑、李承光主步。王、李二人争权,无所统一,人无斗志。
时天下以杨国忠骄纵召乱,莫不切齿。王思礼密请翰抗表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千骑劫之东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同时,又有人谓国忠曰:“今朝廷重兵尽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哉!”国忠大惧,乃募万人屯霸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令所亲杜乾运将之,名为御贼,实以防翰。翰闻之,乃上表请霸上军归属潼关;继而召乾运至关,借故斩之,国忠益惧。
六月,有人上书,谓安禄山在陕(今河南陕县),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玄宗即催翰出关作战,以复陕、洛。翰奏曰:“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在坚守。况贼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而擒也。”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亦上言: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不可轻出。国忠却曰:“贼方无备,而翰逗留,将失机会。”玄宗然之,累遣使催之。翰不得已,抚膺恸哭,引兵出关。
叛军于灵宝西原,据险以待之。其地南靠山,北阻河,隘道七十余里。翰至,与田良丘浮舟中流以观军势,见敌兵少,令诸军急进;翰领兵三万登河北高处,鸣鼓以助其势。而叛军所出兵不过万人,三三两两,散如星星,或疏或密,或进或退,官军望而笑之。既战,叛军偃旗息鼓如欲逃遁,官军由是益懈,不复为备。须臾,叛军伏兵尽发,乘高下木石;因道隘,官军无法展开,士卒如束,枪槊不能用,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死伤惨重。翰以毡车驾马为前驱,欲以冲敌。日过中,东风暴急,叛军以草车数十,纵火焚之。一时烟焰充满山道,官军目不能张,谓敌在烟中,聚强弩而射之,自相残杀。日暮,矢尽,乃知无敌。继而叛军精骑自后击之,官军首尾受攻,不知所措,顿时大乱,或弃甲窜匿山谷,或被挤入河中溺死,于是大败,官军生还者仅八千余人。翰独与数百骑北走。
翰自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西渡河入关。关外有三堑,皆宽二丈,深一丈,人马坠其中,顷刻而满,继者践之而过。及至关西驿,收散卒,欲复潼关。蕃将火拔归仁等以百余骑围驿,叩头曰:“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请公东行。”翰不肯。归仁以绳系其足于马腹,诸将不从者,皆执之以东。翰被送至洛阳,禄山问曰:“汝常轻我,今定如何?”翰伏地曰:“臣肉眼不识圣人。”并愿以书招降光弼等人,禄山大喜,遂以之为司空、同平章事。翰以书招诸将,诸将皆复书责之。禄山知翰无用,乃囚之。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庆绪(禄山长子)先杀禄山,继杀翰。
翰治军严峻,但不关心士卒疾苦。玄宗遣使劳师,士卒皆诉缺衣,玄宗制衣十万以赐其军;翰不下发,及败,衣服仍藏库中。他勇敢有余,智谋不足,攻一个小小的石堡城(敌仅数百人),而官军牺牲数万,得不偿失。好报复,与户部尚书安思顺不和,及奉命守潼关,主天下兵权,即令人伪作禄山致思顺书,诬奏思顺与禄山潜通,杀之,天下冤之。及被俘,为免一死,一反已往态度,吹捧安禄山,世人耻之。
相关参考
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将。大帐内,志得意满的安禄山轻蔑的对哥舒翰说:“汝常易我(看不起我),今何如?”哥舒翰脑海翻腾:他壮年时被提拔于行伍之间,一生为大唐经
“哥舒夜带刀”什么意思?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战将,从此首西北民歌就可见其英勇之一斑。不仅如此,大诗人李白在其《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中,也曾言
哥舒翰 哥舒翰是时期的著名将领,虽然身为突厥人,但他为唐朝军事立下汗马功劳。唐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哥舒翰作为唐朝将领自然也平定叛乱,但不幸被俘虏,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后把哥舒翰也杀了。 哥舒翰为
历史人物 哥舒翰简介 哥舒翰怎么被安禄山击败 评价一代名将哥舒翰
中文名:哥舒翰 国籍:唐朝 民族:突厥 出生地:安西 逝世日期:757年 主要成就:屡破吐蕃、占领石堡城 夺取九曲,成立了宛秀、神策二军 官职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爵:西平郡
哥舒翰简介:自蒙恬后又一个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将军众所周知,蒙恬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秦朝大将,据说哥舒翰是自蒙恬后又一个让游牧族不敢南下的将军,关于他的事迹你知道多少?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
唐朝人物中文名:哥舒曜国籍:唐朝民族:突厥字:字子明(历史lishixinzhi.com)人物关系:哥舒翰之子所处朝代:唐人物生平哥舒翰之子,字子明。八岁,玄宗召见华清宫,擢尚辇奉御。累迁光禄卿。以翰
(?-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俘虏,后安庆绪杀安禄山,登基为帝,不久,败于唐军而逃,将杀害。唐代宗赠太尉,谥曰武愍。> 哥舒翰(?—公元757年),突
人物生平家世出身哥舒翰为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他的祖父名为哥舒沮,曾任左清道率,哥舒翰的父亲名叫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今甘肃武威县)使。哥舒翰世居安西(今新疆库车),他的母亲尉迟
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按突厥的习惯,常常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他的父亲是哥舒部落的首领,叫做哥舒道元,曾经做过唐代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哥舒翰的家族世居安西,他也生在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今
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按突厥的习惯,常常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他的父亲是哥舒部落的首领,叫做哥舒道元,曾经做过唐代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哥舒翰的家族世居安西,他也生在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