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杨师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杨师厚历史评价,杨师厚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Posted 节度使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杨师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杨师厚历史评价,杨师厚人物生平事迹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杨师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杨师厚历史评价,杨师厚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颍州斤沟(在今安徽太和县北)人。少事唐东南面副招讨李罕之,以勇敢著称,尤善骑射。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罕之归附于河东节度李克用;罕之选劲卒百人献之,师厚在其中。后逃奔宣武节度使朱温,为押班、曹州刺史。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七月,率兵攻王师范(平卢节度使王敬武之子,敬武死,师范为节度使),及至临朐(属今山东省),声言将往密州(今诸城县)。师范果来攻,师厚伏兵奋击,杀万余人,俘师范弟王师克。次日,莱州(今掖县)兵五千救师范,师厚邀击之,杀俘几尽,师范降。
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与杨行密(淮南节度使,据地称雄)相勾结,朱温决定讨之。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八月,师厚为先锋,连下七州。九月,作浮桥于阴谷口(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引兵渡汉水,与匡凝战,大破之,直抵襄阳城下。匡凝趁夜焚府城,率族人、亲信,从汉水入长江,奔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继南讨荆州(治所今江陵县),赵匡明弃军西逃。不十日,师厚连下两镇,受襄州刺史。
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温代唐,即皇帝位,是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六月,忠武节度使刘知俊据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叛。师厚前往讨之。至潼关,擒知俊弟刘知浣。及军抵长安,敌已据城。师厚以奇兵绕道南山,自西门入,敌将王建惊愕,不知所措,遂降。
七月,河东兵大举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师厚将兵救之。军至绛州(今新绛县),敌大将周德威扼蒙坑(在今曲汾县西北、汾河东,东西三百里,蹊径不通)之险,师厚破之,直抵晋州,敌解围而去。
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正月,晋人围邢州(今邢台县),掠魏博(治所在今大名县),南至黎阳(今河南浚)。师厚引兵救之,晋解围而去,邢州之围亦解。改授宣义节度使。
次年正月,太祖北征,师厚围枣强(属今河北省)。枣强城小而坚,敌以精兵数千人守之,顽强抗击,城坏复修,虽死伤惨重,仍不屈。师厚攻数日不能下。太祖屡加责备,命昼夜急攻,乃拔之,无问老幼皆杀之,血流盈城。
六月,郢王朱友珪(太祖第二子)杀太祖,即皇帝位,内外愤怒,魏州衙内都指挥使潘晏等谋为乱,师厚计斩之。继又有指挥使赵宾为乱,师厚围捕之,宾越城而逃。师厚为天雄节度使。自是,宿卫劲兵多在其麾下,诸镇兵皆可调发,权重当世,心轻友珪,遇事往往专行。友珪忧之,发诏召之,曰:“有北边军机,欲与卿面议。”师厚将行,其心腹皆言不可往。师厚不听,率精兵万余人往洛阳。至,师厚留兵于外,与十余人入见。友珪惧,甘言逊辞以待之,继厚礼而遣之。
均王朱友贞(太祖第四子)密谋诛友珪,驸马都尉赵岩(太祖婿)曰:“此事成败,在招讨杨令公(师厚)耳。得其一言谕禁军,吾事立办。”友贞即遣心腹说师厚,曰:“郢王篡弑,人望属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时友贞在此),公若因而成之,此不世之功也。”师厚与诸将谋之,曰:“方郢王弑逆,吾不能即讨;今君臣之分已定,无故改图可乎?”诸将有曰:“郢王弑逆,贼也;均王举兵复仇,义也。奉义讨贼,何君臣之有!”师厚曰:“吾几误计。”乃遣心腹将至洛阳,与左龙虎统军袁象先(太祖甥)密谋,并调兵遣将以为外应。及友珪被杀,友贞即位,是为末帝,首封师厚为邺王,兼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咨而后行
五年(公元915年)三月,死。末帝对师厚虽外加尊礼,内实忌之;及死,私于宫中庆贺。
师厚聪明能干,深为太祖所赏识,委以重兵重镇,他人莫能及。然晚年矜功恃众,选军中骁勇,置禁卫军数千人,给养优厚,时人忧之。又专割财赋,纵情奢侈。往昔河北之俗,元宵无夜游,及师厚至,乃令每户立竿,千灯万炬(火把),洞照一城,纵士女嬉游;又彩画舟舫,令女妓歌于其上,纵酒为乐。为立碑以纪德政,于黎阳采巨石,以车载之,驱牛数百牵引之;所经之处,坟墓庐舍皆毁,百姓怨声载道。及巨石至,师厚已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杨师厚系的牙兵历史_杨师厚生卒年_杨师厚和王彦章谁厉害
本名:杨师厚字号:邺王所处时代:五代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颍州斤沟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915年主要成就:击破李茂贞,迫降王师范,击败李存勖官职: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爵:邺王追赠:太师逝地:镇州(
朱友贞能政变成功,当上皇帝,与手握重兵的杨师厚支持不无关系。杨师厚是颍州斤沟人,「”少事河阳李罕之······师厚在晋,无所知名,后以罪奔于梁”。杨师厚原先在李罕之麾下没有得到重用,投奔朱温之后,先为
导读: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第一代:金台侯金刀杨会(杨师厚)、杨
唐朝末年,前任丞相柳璨,一味献媚朱温,屡次替朱温出谋划策。朱温趁机昭告天下,表明自己要取代皇帝。晋、岐、蜀、吴等国当然不从,襄州节度使赵匡凝与弟弟赵匡明也不肯听令。朱温马上派大将杨师厚率兵围攻襄州和江
杨师厚(?-915),五代时期后梁名将。颖州斤沟(今安徽太和)人。唐天复三年(903),迫降王师范。后梁开平三年(909),袭取长安(今陕西西安)破刘知俊军。破军而解晋州(今山西临汾)之围。乾化三
本名:杨师道别称:杨景猷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弘农华阴出生时间:不详主要作品:《杨师道集》主要成就:镇守灵州,击退突厥杨师道–唐朝宰相 杨师道是观王杨雄幼子,隋末客居洛阳,被王世充扣留
梁太祖朱温乾化二年(912年)三月上旬,晋将李存审、史建玛、李嗣肱用奇兵妙计仅以数百轻骑,在河北旧县击溃朱温及梁朝近10万大军,使抱病亲征的朱温病情再次加剧,梁军上下无心再战,杨师厚奉命留守河北魏州,
唐朝人物本名:杨师道别称:杨景猷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弘农华阴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647年主要作品:《杨师道集》主要成就:镇守灵州,击退突厥官职:中书令爵位:安德郡公谥号:懿杨师道人
谢景初(1020—1084),字师厚,号今是翁,宋富阳县人。谢绛子。初以父荫为太庙斋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授大理评事。旋任余姚知县,任内政绩卓著:发动民工,修筑堤坝,缓解海潮冲决之患;制订
高仁厚恩威镇逃——惩办首恶,宽恕众人唐朝末年,唐僖宗李儇在位期间,杨师立在东川聚众反叛朝廷。于是,朝廷便任命高仁厚为正使、杨茂言为副使,率领大军前往东川平定叛乱。叛军首领杨师立乘着官兵初来乍到,根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