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有机会当皇帝为何多次拒绝手下劝谏?

Posted 曾国藩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曾有机会当皇帝为何多次拒绝手下劝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国藩曾有机会当皇帝为何多次拒绝手下劝谏?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光听听这些名头就足见其份量了。

曾经太平天国运动浩浩荡荡,席卷而来,洪秀全定都南京,一时占据大清半边江山,势力正盛,然而曾国藩带领湘军在1863年攻下南京,规模如此之大的太平天国迅速瓦解,此时的曾国藩可以说已经控制了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军事实力远超清政府了,而此时他的手底下的那些大将也按耐不住,曾国荃,彭玉麟等十余名湘军大将联合上书希望曾国藩能振臂一呼,学习宋太祖赵匡胤也来个兵变,黄袍加身,然而曾国藩却回了一句“倚天照海花很多,流水高山心自知”表面自己不想造反。

那么曾国藩为何有如此实力而不造反?心里又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不懂觉得曾国藩不造反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曾国藩是我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是从秀才,举人,进士一步步走来的,有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而且曾国藩出身普通,父亲只是一个教书匠,能走到如今地位,离不开皇家的恩惠,曾国藩也感念清廷的恩泽,曾国藩自身的追求只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再次,其实朝廷看到曾国藩成长到如今地步,也极为不放心,已经有了后手,例如曾国藩在咸丰四年八月打下武汉,朝廷首发一道指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抚,结果有大臣密奏“匹夫一呼百诺,非朝廷之福”,结果,只要七天,朝廷就将曾国藩的湖北巡抚撤掉,湘军攻陷天京后,清政府不允许曾国荃八百里红旗报捷,继而又赖掉咸丰帝“取江宁者封王”的承诺,并且在天京周围布下满蒙重兵,科尔沁亲王的马队布置在华夏河南内地,这支部队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极强,监督东南,可见朝廷也是有所防备的,这也使曾国藩不敢草率行事。

最重要的一点是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天京后,士兵大肆抢掠,获得了不少的财富,湘军已经腐败掉了,士兵们只想着回家好好过日子,而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手上的淮军此时也有相当实力,李鸿章能否力挺曾国藩也实属难料,再加上左宗棠与曾国藩一直不和,他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而且国外的在华势力此时也是决定扶持清政府的,曾国藩也是深知外国的坚船利炮的威力,一旦起兵而得不到外国实力的支撑,必然风险就极高了。

因此,此时的曾国藩看似掌握着远超清政府的军事实力,但如果真的接受了下属大将的称帝造反的建议,恐怕旦夕之间,他那看似强大然而在攻陷天京后已经腐败的湘军恐怕就有不少人不愿意跟着再冒风险了,外加国内的如李鸿章,左宗棠之流的夹击,国外势力的使绊子,恐怕曾国藩是难逃兵败身死的命运,正所谓兵无常势,在一些特定的因素下,情形会急转而下,想必聪明的曾国藩也是想到了这些,故没有起兵。

相关参考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做皇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做皇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

他手握30万重兵,为何四次放弃了当皇帝的机会

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重臣之一,为腐朽的清王朝续命了不少年。他在政治军事文学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开创洋务运动,展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开端。但因为个人成长经历以及思想,造就了他只能是为封建王朝卖命,所以在后世也

康熙为何拒绝八阿哥当太子?只因他太“聪明”

康熙皇帝对太子失去信心,进而彻底废除太子。太子一废,除了太子不高兴,其他皇子可高兴坏了。太子之位悬空,意味着任何皇子都有机会向太子之位发起冲锋。虽说康熙皇帝有很多儿子,但够胆子且有资格图谋太子之位就只

康熙为何拒绝八阿哥当太子?只因他太“聪明”

康熙皇帝对太子失去信心,进而彻底废除太子。太子一废,除了太子不高兴,其他皇子可高兴坏了。太子之位悬空,意味着任何皇子都有机会向太子之位发起冲锋。虽说康熙皇帝有很多儿子,但够胆子且有资格图谋太子之位就只

历史人物 刘邦曾有一位救命恩人,当此人前来邀功时,为何要怒要砍了他

古代开国皇帝在打天下的时候,几乎都是历经磨难,甚至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通常来说,如果某人曾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必然记住他的恩情,以后肯定会大肆封赏,高官厚禄唾手可得。然而,刘邦曾有一位救命恩人,当此

手握重权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造反称帝呢?

历史上曾国藩对于自己称帝是拒绝的,但是曾国藩一生对晚清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湘军在攻占天京后,已经有称帝的实力,为何他不选择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呢!如果曾国藩称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这一方面的原因,也...

北洋水师曾有机会在朝鲜全歼日海军为何轻易放弃

 北洋水师曾有机会在朝鲜全歼日海军为何轻易放弃?  1882年平定朝鲜“壬午兵变”,北洋水师曾有力阻止日本第一次对“征韩论”的全面实践。笔者在

袁绍、韩馥为何拥立刘虞当皇帝?刘虞因何拒绝

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关东诸将商议,公推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控制汉献帝的董卓。可是,这一提议却找到了刘虞本人的强烈反对。刘虞疾言厉色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

曾国藩押送两个犯人到刑部 为何刑部拒绝接收

1870年夏天,直隶总督曾国藩派人押送两名犯人来到北京,送到刑部听候审讯。可是,在刑部尚书郑敦谨的授意下,刑部直隶司郎中拒绝接收这两名犯人。这是唱的哪出戏呢?原因是,这两名犯人不简单。他们一个是天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