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杨时的人物生平简介
Posted 国子监
篇首语:也许就是那么一颗不甘服输的心带着我奋斗下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杨时的人物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杨时的人物生平简介
杨时(1053—1135),字吕立,号龟山,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省将乐县)人。熙宁九年(1076)进士。曾以理学家程颢、程颐为师,有“程门立雪”故事。杨擅长理学,四方之士前征求学,尊称龟山先生。崇宁五年(1106),任余杭令。其时,权臣蔡京葬母于余杭南湖之侧,欲浚南湖潴水,以壮形胜。时征询父老,皆曰不可。时不畏权势,竭力劝阻,京乃止。民感其德,建龟山书院以示纪念。成化中,又改为“三贤祠”,祀陈浑、归珧、杨时三人。政和二年(1112)调任萧山县令。当时县城周围的崇化、新义、由化、夏孝等乡农田易涝易旱,连年遭灾。熙宁和大观年间,县民曾两次奏请在低田处筑堤蓄水为湖,以浇灌周围农田,均未实现。杨时到任后,实地勘察地形,会集各方意见,决定废低洼田3万余亩,周长80余里,蓄水成湖,用以灌溉周围9乡农田,受益面积达14.68万余亩。因其地山水清幽,景若潇汀,故名“湘湖”。人们为纪念杨时开筑湘湖的业绩,于明成化元年(1465)在城厢镇西门外净土山麓建造德惠祠,以颂其功德。
杨时离萧山后,又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右谏议大夫、国子监祭酒等职。宋高宗即位后,杨时任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晚年,告老还乡故里,在家乡龟山讲学。南宋绍兴五年(1135)逝世,终年83岁。宋高宗赐“左太中大夫”,谥文靖。有《礼记解义》、《列子解》、《史论》、《周易解义》、《三经义辨》、《解字说》、《二程粹言》、《龟山集》等著作。
相关参考
钱时(1175—1244),字子是,号融堂,宋淳安县蜀阜人。幼年即奇伟不群,不肖世俗儒生之见,绝意科举,深究理学。因游慈湖杨简门下,成为杨门高弟。杨简深爱之,大书“融堂”二字相赠。时任江南提刑的袁甫器
北宋时期有两位著名的理学派大家,这两人还是兄弟,后世人称其为“二程”。我们常说的“程朱理学”,实际上就是以“二程”和朱熹为主体的理学。“二程”,即程颢和程颐。 程颢和程颐,一生著书立学,在很多地
汪师韩(1707—?),字抒怀,号韩门,清钱塘(今杭州)人。年少时就工诗善文,名闻四方。名士李绂读其《龙书赋》50韵,大为欣赏,携存《八旗志》馆。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市)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淳安知县。为减轻穷苦百姓的赋役负担,海瑞到任后,亲自勘察民情,清丈土地,均平徭役。通过重新丈量,查实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清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12岁时入为县学生。去广西巡抚幕府探望叔父时,巡抚金鉷出题《铜鼓赋》试之,枚下笔成文,鉷甚为惊异。乾隆元年(1736)开博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清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受业何焯,与丁敬等相友善。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平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清仁和(今杭州)人。出身金石世家,父亲黄树毂,工隶书,博通金石。黄易自幼承习家学,但因家道贫困,游历在外,为人幕僚,后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在任期间
陈思(生卒年未详),字续芸,宋临安(杭州)人。约生活在宋理宗时(1225—1264),曾做过小官,后在都城临安棚北大街开设书肆,开始编书、刻书、售书和藏书。曾编刊《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英华》
方廉(1514—1583),字以清,号双江,明新城坊郭(今富阳新登镇)人。系唐代著名诗人方干后裔。少时勤奋好学,文思敏捷,每逢考试均名列前茅。嘉靖二十年(1541)成进士。历任江西南康府推官、礼部祠祭
杨辉(生卒年未详),字谦光,宋钱塘县(今杭州)人。精研数学,被列为宋元四大数学家之一。宋景定二年(1261),著《详解九章算法》,后附《纂类》,共12卷。内有“开方作法本源图”,即二项式定理系数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