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方腊的人物生平简介
Posted 方腊
篇首语: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方腊的人物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方腊的人物生平简介
方腊(?—1121),又名方十三,宋青溪(今淳安)万年乡人。出身佣工。
北宋宣和年间,徽宗皇帝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朱勔等爪牙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青溪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酷取之地。这种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方腊身为佣工,更痛感这种剥削压迫之苦,因而对宋王朝的反动统治怀有刻骨仇恨,遂起反抗之心。
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在万年乡洞源里正方有常家做佣工,积极联络四方百姓,准备起义。他们的秘密活动被方有常发觉,便派二子方熊向县告发。十月初九,方腊发现事泄,遂在洞源村杀里正方有常一家(唯三子方庚越墙逃脱)而举义。方腊集合千余人,在洞源村东方有常家的漆园誓师。
在誓师会上,方腊慷慨陈词,愤怒揭发宋王朝的罪恶统治:“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最后,方腊发出了“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的呼声,号召大家伏义而起,那么“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我但画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孰不敛衽来朝?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方腊提出鲜明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张,付之于革命实践。他领导的义军烧孔庙,毁神像,杀贪官污吏。批判佛教教义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虚伪性,指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焉,人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
方腊的政治主张和革命行动,深受贫苦百姓的拥护,数日间聚众十万。 自号圣公,改元永乐,置偏裨将,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镇压帮源一带地主武装的反抗,占领青溪县西北重镇——万年镇,随即向县城进发。这时,两浙路都监蔡遵、颜坦带领5000兵前来征讨。十一月二十八日,方腊将他们一举歼灭在息坑。这是方腊义军旗开得胜的第一仗。次日,方腊打下青溪县城。十二月打出青溪县,四日攻占第一座州城——睦州。随后攻下睦州各县。方腊率主力部队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着回师东线,向杭州进发。十二月二十九日,占领杭州,革命力量发展壮大,“众殆百万”。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响应方腊起义:浙北有苏州石生和湖州陆行儿,浙东有剡县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吕师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东阳霍成富,兰溪灵山朱言、吴邦。这时在浙西的方腊部将郑魔王、洪载和响应部队已占领了婺州、衢州、处州等地。
在杭州作出了分兵“尽下东南郡县”的决策,派方七佛率领六万人马进攻秀州(今嘉兴),以图北上,攻取金陵,实现“画江而守”的计划。这时,童贯率领15万精兵,已赶到秀州。方七佛攻不下秀州,退回杭州。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退出杭州,由富阳、新城、桐庐、建德、青溪,时战时退,最后退守帮源。四月二十四日,宋军从东西两面包围帮源。方腊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作一死战。在战斗中,方腊坐骑战死,战刀丢失,最后不得不带亲信,退往洞源村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极为隐蔽,官军无法寻找。统制官王禀下令搜山。裨将韩世忠由方庚作向导,收买叛徒方京,才寻得方腊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方腊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将辛兴宗随后赶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机逃脱,实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在汴京英勇就义。
方腊余部坚持斗争,直到次年三月,方腊起义才被最后镇压下去。方腊起义打下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半壁,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方腊作为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永远被人们怀念。方腊最后坚守的洞源石洞被称为“方腊洞”。全省各地,乃至近邻安徽等地都有纪念方腊的方腊洞、方腊庙。
相关参考
小霸王周通是怎么死的?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周通,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生得面阔体壮,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周通打劫路过的打虎将李忠,抵敌不过,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头领。周通看上了桃
小霸王周通是怎么死的?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周通,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生得面阔体壮,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周通打劫路过的打虎将李忠,抵敌不过,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头领。周通看上了桃
历史人物 北宋方腊麾下大将方杰简介,南国第一名将方杰怎么死的
角色介绍方腊的侄子,常用的兵器是一枝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南国第一名将。他年纪后生,精神一撮,一枝戟使得精熟,与秦明连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在助手杜微飞刀的帮助下,一戟将霹雳火秦明耸下马去,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方腊的印象,是来源于电视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情节。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受朝廷诏安,之后挥师前往江南平定方腊起义。最终,行者武松付出了断臂的代价,在战场上将方腊撞下马,将其掐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方腊的印象,是来源于电视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情节。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受朝廷诏安,之后挥师前往江南平定方腊起义。最终,行者武松付出了断臂的代价,在战场上将方腊撞下马,将其掐
方腊在歙县寺庙大树上的鸟窝里找到一根黑棍子,原来这是一件宝贝
方腊是历史上真有其人的,他发起的起义,撼动了北宋朝廷的东南,但是历史被《水浒传》这部小说给带偏了,很多人以为方腊只是故事里的人物,忘记了历史上真正的方腊。其实方腊的故事,在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流传的还
历史秘闻 方腊在歙县寺庙大树上的鸟窝里找到一根黑棍子,原来这是一件宝贝
方腊是历史上真有其人的,他发起的起义,撼动了北宋朝廷的东南,但是历史被《水浒传》这部小说给带偏了,很多人以为方腊只是故事里的人物,忘记了历史上真正的方腊。其实方腊的故事,在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流传的还
汪师韩(1707—?),字抒怀,号韩门,清钱塘(今杭州)人。年少时就工诗善文,名闻四方。名士李绂读其《龙书赋》50韵,大为欣赏,携存《八旗志》馆。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市)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淳安知县。为减轻穷苦百姓的赋役负担,海瑞到任后,亲自勘察民情,清丈土地,均平徭役。通过重新丈量,查实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清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12岁时入为县学生。去广西巡抚幕府探望叔父时,巡抚金鉷出题《铜鼓赋》试之,枚下笔成文,鉷甚为惊异。乾隆元年(1736)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