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商辂的人物生平简介
篇首语: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商辂的人物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商辂的人物生平简介
商辂(1414—1486),字宏载,号素庵,明淳安芝山(今里商乡里商村)人。宣德十年(1435)乡试、正统十年(1445)会试以至殿试皆第一。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累官至内阁秩一品事,为一时名臣。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败绩,英宗被俘,瓦刺也先驱部大举入侵,人心惴惴。商辂偕群臣具本,恳请郕王即帝位,是为代宗。时有侍讲徐珵倡言南迁,商辂与兵部侍郎于谦上疏抗言:“京师为天下根本,若一动,宋南渡之事可鉴也。一步得离此!”至敌临城下,商辂与二三大臣统筹经略战守事。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朱祁镇被送还北京,代宗表面上热烈欢迎“太上皇”,暗地里串通心腹,废除了英宗儿子朱见深的皇储地位,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代宗惟恐大臣们不从,各赐金银元宝,一时升迁者甚众,致有“满朝皆太保,一部两尚书”之谣。唯独商辂拒不接受皇上所封“保傅”之职,表明了他在“易储”问题上的持正立场。天顺元年(1457)正月,被软禁在南宫的英宗,在一些旧臣的勾结拥载下,乘代宗病重,发动“夺门之变”,一举复辟成功。英宗重新执政后,第一个召见商辂,与商国是。在用人问题上,英宗提出,“像陈循这样的人不能用”;而商辂却向皇上进言,“陈循历事累朝,老成练达”,更何况“陛下初复大位,宜新天下耳,不宜有此议”。英宗听取了商辂的意见,任用如故。时有石亨、张輗、张辄、杨善等窃弄权威,势焰可畏,商辂从容不迫,与他们辩论不已。因此,石亨辈忌恨商辂,屡加弹劾,大肆诬陷,终因于谦事牵连下狱,最后被削职除名,贬斥为民,时年仅44岁。在罢官居家的十年中,多在深洞岭下“仙居书屋”赋诗自娱,并悉心募工,凿山开道,去险就夷,为乡梓做好事。成化二年(1466),宪宗朱见深召辂复出,以故官入内阁参与机务。不久,言官林诚、胡琛等交章诋毁商辂,说皇上不当用他。宪宗不信谗言,即升商辂为兵部尚书,兼职如故;同时,要加罪林诚、胡琛等人。商辂忙向宪宗进言:“臣尝请优容言者,奈何因论臣复责言乎?”宪宗喜曰:“真大臣也!”
商辂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他直言持正、刚正不阿。景泰间,“塞上腴田为势豪侵据,商辂请还之”;乾清宫门火灾,工部请采木川、湖,商辂极力劝阻稍缓;开封、凤阳诸府饥民流徙济宁、临清,商辂招垦畿内八府,给粮种,使民有所养。成化间,周太后管庄内吏侵占民间地产,众民与内吏械斗。太后大怒,“欲尽徙苏民之边者,计八十余家”。司礼太监将本下东阁会议,商辂据理力争:“天子以天下为家,何以庄为?”“只有内吏侵占民地,未有平民百姓敢侵占官地者”。众民遂得安宁,而免徙边庭。成化十四年(1478),司礼太监汪直设西厂,横恣无比,权顷朝野。商辂上疏抗言,力罢西厂。先是宪宗览疏不悦,认为“朕用一内臣,焉得系国安危乎?”于是传旨诘责甚厉。商辂力谏:“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取问。汪直辈擅自抄收三品以上京官,擒械南京留守大臣,害得大臣不安于职,商贾不安于市,旅行不安于途,士卒不安于伍,庶民不安于业,如此辈不黜,国家危乎、安乎?!”遂立命撤去西厂。不久,汪直心腹韦瑛等,亦坐“诬缉妖言”而斩于市,人心大快。事隔不多久,终因得罪宦官,以“疾作休致”而辞归故里。后居家十年而卒,赠太傅,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以及所纂《宋元通鉴纲目》等书。
相关参考
姓名:管辂所处年代:汉末三国www.cha138.com民族:汉族字号:字公明 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
中国的占卜风水术玄妙无比,古往今来,也出了很多占卜风水大师,三国时期的曹魏术士管辂就是其中一位,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放在管辂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管辂从小就喜欢看天
商辂(1414-1486),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商辂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第一个是黄观,被朱棣除名。所以又说商辂是明代唯一“三元及第”)“三元及第”(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
汪师韩(1707—?),字抒怀,号韩门,清钱塘(今杭州)人。年少时就工诗善文,名闻四方。名士李绂读其《龙书赋》50韵,大为欣赏,携存《八旗志》馆。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市)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淳安知县。为减轻穷苦百姓的赋役负担,海瑞到任后,亲自勘察民情,清丈土地,均平徭役。通过重新丈量,查实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清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12岁时入为县学生。去广西巡抚幕府探望叔父时,巡抚金鉷出题《铜鼓赋》试之,枚下笔成文,鉷甚为惊异。乾隆元年(1736)开博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清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受业何焯,与丁敬等相友善。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平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清仁和(今杭州)人。出身金石世家,父亲黄树毂,工隶书,博通金石。黄易自幼承习家学,但因家道贫困,游历在外,为人幕僚,后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在任期间
陈思(生卒年未详),字续芸,宋临安(杭州)人。约生活在宋理宗时(1225—1264),曾做过小官,后在都城临安棚北大街开设书肆,开始编书、刻书、售书和藏书。曾编刊《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英华》
方廉(1514—1583),字以清,号双江,明新城坊郭(今富阳新登镇)人。系唐代著名诗人方干后裔。少时勤奋好学,文思敏捷,每逢考试均名列前茅。嘉靖二十年(1541)成进士。历任江西南康府推官、礼部祠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