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有文王姬昌的名字? 三百六十五路正神里
Posted 姬昌
篇首语:没有比知识更好的朋友,没有比病魔更坏的敌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没有文王姬昌的名字? 三百六十五路正神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没有文王姬昌的名字? 三百六十五路正神里
终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归于结束,姜子牙在封神台封完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完成了封神大任。当然,在这场大混战中,死去的远不止上榜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那些参与战争的无名士兵们,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封神榜写不下。不过,书上有几个人还是相对单独描写过,只是也无名无姓,也上不得封神榜,比如被杨戬故意杀死的张奎的母亲,比如被纣王敲骨剖腹的居民等。不过,有一个人,在书中不仅有名有姓,而且还描写的比较多,但是也没上封神榜,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人就是姜子牙的大BOSS,西周王国的奠基者,西伯侯姬昌。论地位,在死之前是纣王的封疆大吏,与其他三侯一起镇守四方,其他三侯都已被封神,姬昌没封;论功绩,姬昌是西周的奠基者,也可以算是开国之王,与纣王最后应该属于一个级别,纣王被封,姬昌没封;论身份,他是姬伯邑考的父亲,儿子姬伯邑考被封,姬昌没封;论影响,姬昌再世时,虽然已经在准备伐纣,但是表面上还是忠臣一个,在书中,忠臣商容等被封,奸臣尤浑费仲等被封,就连被姬昌杀死的崇侯虎,以及讨厌姜子牙的原配马氏,都榜上有名,姬昌没封。
其实,这也不怪姜子牙不封,只要看看下面几条原因,我们就会知道为啥不封文王姬昌了。
第一,文王姬昌不能封。不能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文王姬昌是姜子牙的大BOSS,按照权利分工,姜子牙无权封自己的上司。有网友可能会说,纣王也是姜子牙的上司,因为他曾为商臣,不错,姜子牙是在纣王手下干过几天,但那只是为后来的跳槽做准备,算不得真正的上司。二是文王姬昌当时的贤名很大,影响很广,无论安排在三百六十五路神里的哪一位,都会被吐槽不合适。所以说,文王姬昌不能封。
第二,文王姬昌不想封。虽然文王姬昌在姜子牙封神之时,已经死去多时,但是作为在《封神演义》里的人物,死去之后都还是有魂灵的。比如谁谁死了之后,一魂径往封神台等等,文王姬昌死了之后,由于封神台不要,暂时还是待在他的王宫里,时不时的与姜子牙聊聊天。文王姬昌在世时,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让姜子牙去攻打纣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文王姬昌不重虚名,对于封神之事根本不感冒。再说,对于姬伯邑考之事,姬昌心里很是内疚,也不想在封神榜里与他见面。所以说,文王姬昌不想封。
第三,文王姬昌不该封。细读《封神演义》中上榜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上榜经过,我们就会发现,这三百六十五个人,虽然都是死之后被弥封的,但是却都摆脱不了一个词,那就是非正常死亡,也就是死于非命。他们个个都是被别人要么刀剑上身杀死,要么是被各种法宝害死,要么就是悲愤羞愧,自杀而亡。而文王姬昌呢?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叫寿终正寝,无疾而终。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按照中国的一句古话说,那都是有一股浓浓的怨气的,为了平抚这些怨气,只能让他们上封神榜。而文王姬昌,属于无疾而终,虽然也有魂灵,但无怨气,所以说,文王姬昌不该封。
第四,文王姬昌不会被封。虽然文王姬昌很有贤名,但是在《封神演义》里还是做了一些人神共愤的事,导致他也不会被元始天尊选中。第一件事便是在羑里吞食伯邑考之肉的事,虽说当时是迫于无奈,但虎毒不食子,何况是自己亲儿子的肉?不过,文王姬昌还是吃了,这也说明姬昌还是有残忍的一面的。
这件事其实对文王姬昌影响很大,虽然知道的人都怨恨纣王的无道,但是嘴上不说,心中却想:文王真不该吃自己的儿子,文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从羑里回到西岐后,无端的就大病了一场,正是此由。第二件事,便是以报仇为名,实质是试探纣王的虚实之意,斩杀崇侯虎,用他自己的话说:乱臣贼子,虽人人可诛,今明君在上,不解天子而自行诛戮,是自专也。况孤与侯虎一般爵位,自行专擅,大罪也。
自杀侯虎之后,孤每夜闻悲泣之声,合目则立于榻前。吾思不能久立于阳世矣。吞食儿子,擅杀大臣,这些对于纣王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文王姬昌而言,乃是真真的大罪,如果封姬昌,则等于承认姬昌的所作所为,但是根据书中所辩,吞食儿子是迫于无奈,斩杀大臣是为了清君侧,这些都是有正当理由的,既然理由正当,则还是圣人一个。所以说,文王姬昌不会被封。
其实,在书中,还有一个人,情况和文王姬昌差不多,也是活着之人,活着之人自然不能上封神榜,这个人便是姜子牙。姜子牙在整个《封神演义》里可谓是劳苦功高,可是在最后的结局里,元始天尊并没有给姜子牙一个名分,这是为什么?
相关参考
姬昌之父季历励精图治,对周国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
姬昌之父季历励精图治,对周国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
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 古人的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论.如孔子就排行老二故姓孔名丘字仲尼.因邑考是长子故称之为伯邑考。 所以电视里叫他邑考是错误的,如果叫他
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柏鉴)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火龙标、攒心钉、二柄锤;五岳正神: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五色神牛、金眼神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兽、铁嘴
周文王姬昌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在位50年,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
周文王姬昌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在位50年,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
太姜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而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三位女性都是以德行著称,可以说周朝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与这三位女性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分不开,这三位女性可以说是历史上贤良淑德的...
太姜太任太姒太姜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而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三位女性都是以德行著称,可以说周朝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与这三位女性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分不开,这三位女性可以说是历史
太姜太任太姒太姜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而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三位女性都是以德行著称,可以说周朝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与这三位女性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分不开,这三位女性可以说是历史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姓什么呢?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邑考在周文王的儿子中排行老大,古时长幼按照“伯、仲、叔、季、显